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化学   300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1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聚甲氧基二烷基醚(RO(CH2O)nR)具有高的十六烷值(CN)和含氧量,能显著改善柴油的燃烧特性,有效提高热效率,大幅减少碳烟和NOx排放,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环保型燃油组分.随着–R基碳链的增长,CN值、热值和闪点逐渐增大,密度和冷凝点逐渐降低.同时,该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及渗透性能,能与许多有机溶剂互溶,低毒,可以用作溶剂或颜料分散剂.近年来,聚甲氧基二甲基醚(CH3O(CH2O)nCH3,PODEn,DMMn)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而对封端基团(–R)碳数大于1的多醚类化合物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本文以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对甲醛和二乙氧基甲烷或脂肪醇(碳数 ≥2)缩醛化反应制备聚甲氧基二烷基醚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和酸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3H功能化的离子液体[MIMBs]HSO4在催化三聚甲醛与二乙氧基甲烷的缩醛化反应中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n([MIMBs]HSO4):n(DEM1):n(HCHO)=1:80:80,140°C下反应4 h,甲醛转化率达到了92.6%,DEM2–8选择性为95.1%.考察了不同甲醛源(三聚甲醛和多聚甲醛)与提供封端基团化合物(二乙氧基甲烷、乙醇、丙醇和丁醇)的缩醛化反应.结果发现,在反应过程中不生成水或不引入水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分别采用静置分层和萃取实现了催化剂的分离与重复使用.推测反应机理认为,三聚甲醛首先在氢键作用下分解生成甲醛单体,甲醛和二乙氧基甲烷通过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实现了DEMn的链增长.  相似文献   
42.
Zr(SO4)2·4H2O/SBA-15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鹏远  杨春 《应用化学》2010,27(8):924-930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四水硫酸锆(ZS)负载型催化剂ZS/SBA-15,用FT-IR、EDS、XRD、N2吸附-脱附、Hammett指示剂等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酸强度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硫酸锆负载后,催化剂仍基本保持六方有序的孔阵列和尺寸不变的介孔孔道;在负载量<40%时,硫酸锆均能在载体上高度分散。 该系列催化剂具有中等强度的酸中心,对乙二醇单乙醚与乙酸、正丁醇与柠檬酸的酯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对目标酯产物的选择性为100%。 在最佳的负载量和反应条件下,乙二醇单乙醚和柠檬酸的转化率约高达98%,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仍可保持相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43.
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高空工作时, 以高温高速纯净空气作氧化剂使燃料燃烧. 但在地面实验中, 高温空气往往通过燃烧加热方式获得, 会使空气中含有H2O和CO2等污染组分. 本文用活塞流反应器进行动力学模拟, 研究在不同初温、压强和燃气比的条件下, H2O和CO2污染组分对乙烯燃烧的温度、压强和点火延迟时间等特性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乙烯在含有H2O/CO2污染物的空气中燃烧, 相比纯净的空气而言, H2O对乙烯的点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CO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空气中含H2O和CO2污染物使乙烯燃烧的平衡温度和压强降低, 在污染物浓度相同时, CO2引起的下降幅度比H2O的大. 模拟结果能较好地解释现有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44.
高博  余学峰  任迪远  崔江维  兰博  李明  王义元 《物理学报》2011,60(6):68702-068702
对一种非加固4007电路中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在不同剂量率条件下的电离辐射损伤效应及高剂量率辐照后的退火效应进行了研究. 通过测量不同剂量率条件下PMOSFET的亚阈I-V特性曲线,得到阈值电压漂移量随累积剂量、退火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发现,此种型号的PMOSFET具有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 通过描述H+在氧化层中的输运过程,解释了界面态的形成原因,初步探讨了非加固4007电路中PMOSFET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模型. 关键词: 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60Co γ射线')" href="#">60Co γ射线 电离辐射损伤 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FPGA器件内部最基本的CMOS单元出发,分析了器件功能失效时反相器输出波形随累积剂量的变化关系,进而研究Altera SRAM型FPGA器件60Co γ射线辐照后的总剂量辐射损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场氧漏电和结构漏电的影响,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输出波形发生畸变,峰峰值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输出波形还有相对的高低电平;同时,输出高电平不能保持原有的状态,迅速地向低电平转换,并且转换速度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加快,输出低电平相对初始值有一定程度抬高;由于栅氧厚度变薄,输出波形 关键词: 60Coγ')" href="#">60Coγ 总剂量辐射损伤效应 SRAM型FPGA CMOS单元  相似文献   
46.
47.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L.f.)Royle是应用于太湖的生态修复的一种沉水植物,每年秋天必须将种植的沉水植物收获才能彻底降低湖水中的营养盐负荷。本文中首次从环境修复植物黑藻全草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1-(5´-羟基- 4´- 羟甲基-1´-甲基-1H-吡咯-2´-基)-二十一烷- 2,12,15-烯-1-酮(2) 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 经EIMS, 1HNMR, 13C NMR 和IR确定其化学结构,用X 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地芰普内酯(1)和γ-硫 (4) 的晶体结构,并进一步用1H NMR 和红外光谱确定了地芸普内酯的化学结构。同时还根据质谱、红外光谱和文献数据鉴定了十八二酸(5) 。其中,化合物 2 为一种新化合物,化合物1 和3 是生物活性物质。为将收获后的生态修复植物黑藻开发成医药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8.
太阳远紫外辐射是临近空间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临近空间环境对太阳爆发活动的响应是有待深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对太阳远紫外在中高层大气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是研究临近空间大气成分与密度变化、光化学反应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基础。利用FISM2耀斑模型计算的远紫外数据和MSIS-E-00模型提供的地球中高层大气数据,将120~190 nm的太阳远紫外辐射分为7段,使用基于Lambert-Beer定律的大气辐射传输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11年间的150组耀斑数据,利用时间滞后互相关(TLCC)评估了太阳远紫外辐射和软X射线的耀斑峰值时间差,使用最小二乘法(LS)计算了二者的耀斑峰值流量关系,然后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方法计算了耀斑爆发时太阳远紫外在临近空间(20~100 km)的光谱特性、流量变化以及加热率变化,最后计算了太阳远紫外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沉积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太阳耀斑爆发过程中,远紫外辐射的流量出现明显变化,流量峰值比软X射线提前240 s左右;远紫外辐射与软X射线的流量峰值近似线性相关,大于140 nm波段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大;在20~100 ...  相似文献   
49.
通过二维粒子模拟(particle-in-cell)方法研究了强激光与亚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近前向光子加速机制.该机制利用强激光在亚临界密度气体传输过程中的电离效应产生在纵向和横向上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电子等离子体.在纵向上,入射激光电离氦气产生一个陡峭的电子密度前沿分布.在密度前沿处,入射激光与电子等离子体波作用发生近前向散射.散射光频率较激光频率增大,在频谱中产生了第一个特征峰.在横向上,密度不均匀造成电子等离子体波具有不同的相速度并与入射激光相互作用,使入射激光发生近前向散射,在频谱中产生了第2个特征峰.由于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较电子等离子体波的密度扰动大得多,因此基于微扰理论的散射模型和色散关系,如受激拉曼散射,无法解释频谱中两个特征峰的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入射激光、电子等离子体波和散射光三者之间仍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的三波耦合关系.这能够解释两个特征峰对应的频率和强度增长过程.该研究对于强激光在亚临界密度气体传输过程中的频谱演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0.
朱新远 《高分子科学》2015,33(5):680-687
It is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of aliphatic poly(amido amine)s including linear and hyperbranched ones can be dramatically enhanced by simple aggregation of polymer chains, at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variety of intra- and interchain clusters with shared lone-pair electron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motions. Thanks to the combination of strong solid fluorescence and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these non-conjugated polymers becom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bioimaging such as bacterial detection. This finding not only extends th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 systems from conjugated compounds to non-conjugated materials, which expands the bioapplication range of AIE systems,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exploration of novel unconventional luminog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