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23篇
化学   816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141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216篇
物理学   5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是高效处理石油焦的有效方法,作者对选用的石油焦和煤不同配比的混合燃料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使用常压高温热天平研究、分析了各配比混合燃料的热解特性和燃烧特性。并根据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各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即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0。结果表明,各混合燃料热解起始温度大致相同,随煤焦比减小,挥发分析出速率变缓,最大释放速度所对应的温度升高,最终失重率减小,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减小;随煤焦比增大,混合燃料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逐渐降低,最大燃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降低,燃烧特性指数增大;随煤焦比减小,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32.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 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 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 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 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 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 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 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 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3.
Sesquiterpenoids from Chloranthus spicatus (Thunb.) Makin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wo new sesquiterpenoids, namely 1β,4β-dihydroxy-5 α,8β(H)-eudesm-7(11)Z-en-8,12-olide (1) and 1β,4α-dihydroxy-5α,8β(H)-eudesm-7(11)Z-en-8,12-olide (2), along with six known ones, homalomenol A (3), oplodiol (4), 5α,7α(H)-6,8-cycloeudesma-1β,4β-diol (5), oplopanone (6), 4β,10α-dihydroxyaromadendrane (7) and spathulenol (8),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Chloranthus spicatus (Thunb.) Makino,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相似文献   
34.
水热处理氢氧化镁微晶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Shape apprearance and crystallite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t different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SEM, XRD and DSC methods. The grain size, cell parameter and lattice distortion rate of powders under each condition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s had grown up, especially along the (001) surface as the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was raised, accompanying the shrinkage of lattice and the de-scending of distortion rate. These could be relate to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Mg(OH)2, as well as the thermal dif-fusion of OH- with lower charges, resulting in good dispersion, high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Mg(OH)2. Moreover, it is helpful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retardant behavior of Mg(OH)2.  相似文献   
35.
d~9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几何构型一般为拉长八面体或平面正方形,晶体场理论和角重叠模型都对此作出了较满意的描述,但就该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与指定配体配位时易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数、配体所处的位置等问题,至今尚无满意解释.本文通过分子轨道稳定化能(MOSE)的计算及其曲面的绘制,形象地解释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6.
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3a~3h),产率68%~87%,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46.3~69.4 μmol·L-1)。  相似文献   
37.
用NaNO2/FeSO4·7H2O体系替代TEMPO在有机相中合成分子量可控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及酯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乙酯(EA)等]聚合,得到两嵌段共聚物.其多分散性指数小于1.5,体现了可控聚合的特征.用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进行活性链增长,单体的转化率较高.嵌段共聚物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结构经1HNMR和GPC表征.NaNO2/FeSO4·7H2O体系在纯有机相中的应用降低了活性聚合的成本,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38.
IntroductionItiswellknownthatyttriumcanbeusedinmanyfields ,suchasmetallurgy ,ceramics ,lasersandelectron ics ,especiallyinfluorescentmaterialswhoseneedforhighpurityyttriumoxideisincreasing .InChina ,there sourceofyttriumisrich ,andthehighpureyttriumisbe ingo…  相似文献   
39.
活性聚苯乙烯膜诱导碳酸钙异相成核结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飞  岳林海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11):1361-1366
0引言生物矿物材料(如骨、牙齿、贝壳等)的优异性能[1]使得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又称有机模板合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2]。该合成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有机物分子与无机离子的相互作用,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具有多级结构、特殊形貌和优异性能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CaCO3  相似文献   
40.
李治衡  董平华  岳明  刘欢 《合成化学》2019,27(10):788-792
以顺丁烯二酸酐及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一步熔融法”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酰胺(HBP-OH);以环氧氯丙烷改性HBP-OH制得端基为氯甲基的超支化聚酯酰胺(HBP-ECH);以三乙胺改性HBP-ECH制得端基为季铵基的超支化聚酯酰胺(HBP-L),其结构经IR表征。研究了HBP-L的静态防膨率、耐水洗能力及对岩心的渗透伤害率。结果表明:HBP-L加量为1 wt%时,粘土防膨率为90.36%;经10次水洗后,其防膨率仍超过85%;模拟地层温度为45 ℃时,HBP-L对岩心的渗透伤害率仅3.86%。采用XRD和Zeta电位法分析了HBP-L对粘土水化膨胀及运移分散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经1 wt%HBP-L处理的粘土,其晶层间距为6.91 nm,较去离子水处理层间距(4.71 nm)小;粘土表面的zeta电位由-39.2 mV升高至-19.6 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