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8篇
  免费   2171篇
  国内免费   4261篇
化学   8332篇
晶体学   386篇
力学   775篇
综合类   678篇
数学   1538篇
物理学   53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912篇
  2008年   1049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950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616篇
  2001年   658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于洋 《应用数学》2008,21(2):326-330
以随机分析的知识和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一类带停时的奇异型随机控制的折扣费用模型,在原模型的状态过程的基础上添加了漂移因子和扩散因子,并在λ<δα的情况下讨论了该问题相应的变分方程的解,给出了此随机控制问题的最优策略,即最优控制和最优停时,并且证明了变分方程的解即为最优费用函数.  相似文献   
992.
 制备了碱金属 M (M = Na, K, Rb 和 Cs) 掺杂的 Au-Pt/CeO2 催化剂, 考察了其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活性, 并采用 X 射线衍射、H2 程序升温还原、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 K 助剂对 Au-Pt/CeO2 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少量电负性较低的 K 虽然使 Pt 的还原变得困难, 但有利于 Au 金属态的稳定, 并使催化剂表面 Ce3+ 富集而产生氧空位, 显著提高了 Au-Pt/CeO2 催化剂活性. 当 K 负载量为 0.025%, 反应温度 250 oC 时, CO 转化率可达 95%.  相似文献   
993.
 将酰氯化的羧基金属卟啉 (MP) 与表面含羟基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共聚物微球 (P(St-co-HEMA)) 进行酯化反应, 制备了共聚物微球固载的金属卟啉催化剂 (P(St-co-HEMA)MP). 采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等手段对微球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它在“金属卟啉?抗坏血酸?分子氧”体系中催化环己烷羟化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共聚物微球固载的金属卟啉比非固载的金属卟啉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催化剂重复使用 4 次, 仍保持较高催化活性. 各共聚物微球固载的金属卟啉催化活性顺序为 P(St-co-HEMA)FeP > P(St-co-HEMA)MnP > P(St-co-HEMA)CoP.  相似文献   
994.
刘成  谭蓉  银董红  喻宁亚  周裕旭 《催化学报》2010,31(11):1369-1373
 研究了 PMO-SBA-15 材料负载的金属钯纳米粒子 (Pd/PMO-SBA-15) 在水相中催化苯甲醇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 考察了纳米粒子种类、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苯甲醇转化率及苯甲醛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水为溶剂, 以 H2O2 (30%) 为氧化剂时, 可得到较高的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 当以 0.05 g 的 2%Pd/PMO-SBA-15 为催化剂, H2O2 用量为 1.5 ml, 反应温度为 80 oC, 反应 4 h 时, 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达到 97.1% 和 100.0%. 对该催化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 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 苯甲醇转化率有所下降, 但苯甲醛选择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95.
富氧条件下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氧条件下, 氢气选择催化还原 (H2-SCR) 是消除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 H2-SCR 反应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重点总结和评述了应用于 H2-SCR 反应的氧化物和分子筛负载的 Pt 或 Pd 催化剂, 以及 H2-SCR 反应机理, 并展望了今后 H2-SCR 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γ-Al2O3 负载的 Pt 和/或 Ni 双金属催化剂或单金属催化剂, 测定了它们的 CO 化学吸附量, 并在原位红外间歇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催化 1,3-环己二烯 (1,3-CHD) 的低温 (308 K) 加氢和脱氢性能. 结果表明, Pt-Ni/γ-Al2O3 催化剂性能优于 Pt/γ-Al2O3 或 Ni/γ-Al2O3.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不同催化剂上 1,3-CHD 的表面吸附能, 验证了具有较弱环烯烃吸附能的双金属催化剂加氢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7.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TiO2-Al2O3 复合氧化物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Ni2P/TiO2-Al2O3 催化剂, 并用 X 射线衍射、N2 吸附脱附、红外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载体中 TiO2 含量、焙烧温度及其制备方法对 Ni2P/TiO2-Al2O3 催化剂上同时进行噻吩加氢脱硫和吡啶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 Ni/P 摩尔比为 1/2 的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仅出现 Ni2P 物相; 当载体中 TiO2 的含量为 80%, 焙烧温度为 550 oC 时, Ni2P/TiO2-Al2O3 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的活性最高. 在 360 oC, 3.0 MPa, 氢/油体积比 500, 液时体积空速 2.0 h?1 的条件下, 噻吩和吡啶转化率分别为 61.3%和 64.4%.  相似文献   
998.
The title compound, [Cu_4I_4(C_4H_8N_4)_4],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bca, with α =18.1851(10), b = 9.3697(5), c = 19.8034(10)(A), V= 3374.3(3) (A)~3, C_(16)H_(32)Cu_4I_4N_(16), M_r = 1210.34, Z= 4, Dc= 2.383 g/cm~3,μ = 6.183 mm~(-1), F(000) = 2272, S = 1.032, the final R = 0.0309 and wR =0.1180 for 3854 observer reflections (I> 2σ(I)).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consists of tetranuclear copper cluster units bridged by the halogen atoms with the 3,5-dimethyl-4-aminotriazole ligands coordinated to the metal ions through the triazole nitrogen atoms.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1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999.
The title compound,[Cu4I4(C4H8N4)4],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space group Pbca,with a=18.1851(10),b=9.3697(5),c=19.8034(10),V=3374.3(3)3,C16H32Cu4I4N16,Mr=1210.34,Z=4,Dc=2.383 g/cm3,μ=6.183 mm-1,F(000)=2272,S=1.032,the final R=0.0309 and wR=0.1180 for 3854 observer reflections(I2σ(I)).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consists of tetranuclear copper cluster units bridged by the halogen atoms with the 3,5-dimethyl-4-aminotriazole ligands coordinated to the metal ions through the triazole nitrogen atoms.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1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000.
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对醋酸地塞米松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孔滤膜分离方法研究了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对醋酸地塞米松的增溶作用,并利用差热分析法(DTA)分析TMeQ[6]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包结物。结果表明,TMeQ[6]对醋酸地塞米松有一定的增溶作用,随TMeQ[6]浓度增大,醋酸地塞米松的溶解度呈增大趋势,当TMeQ[6]浓度从0.04mmol/L提高至0.28mmol/L增溶倍数可达4~17倍;当温度从10℃升至70℃,增溶倍数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同时,还利用共溶剂法制备了TMeQ[6]与醋酸地塞米松的固体包结物,并对其主客体作用进行了DTA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