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51篇
  免费   8855篇
  国内免费   6437篇
化学   34935篇
晶体学   795篇
力学   3068篇
综合类   440篇
数学   5649篇
物理学   19756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1236篇
  2021年   1723篇
  2020年   2101篇
  2019年   1998篇
  2018年   1739篇
  2017年   1682篇
  2016年   2404篇
  2015年   2437篇
  2014年   2991篇
  2013年   3760篇
  2012年   4490篇
  2011年   4704篇
  2010年   3288篇
  2009年   3169篇
  2008年   3487篇
  2007年   3039篇
  2006年   2821篇
  2005年   2179篇
  2004年   1759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296篇
  2001年   1042篇
  2000年   1044篇
  1999年   989篇
  1998年   845篇
  1997年   767篇
  1996年   798篇
  1995年   679篇
  1994年   610篇
  1993年   495篇
  1992年   473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29篇
  1989年   269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85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167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8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2.
The phenomenon that metalloporphyrins are coordinated to axial ligands is very common especially in green-plant and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where such coordination impact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oth the primary charge separation in the reaction center and energy transfer in an-tenna systems[1]. In addition, it plays a key role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medicine synthesis in a sense that some metalloporphyrins have been assembled by coordination bonds to anti-cancer drugs, enhancing the se…  相似文献   
993.
钒的氨基酸配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和医学意义。VO(Ⅱ)-组氨酸配合物及VO(Ⅱ)-π受体二元配合物的ESR研究已有报道。但是VO(Ⅱ)-氨基酸-π受体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其ESR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考察了VOSO_4与组氨酸(His)和邻菲啰啉(Phen)及α,α′-联吡啶(bipy)三元体系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低温(173K)ESR波谱,获得了不同pH条件下配合情况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994.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用Xα方法计算出不同价态与电子组态下锰、铁、钴、铜、锌及钼等过渡族重要生物微量元素和氮、氧、氟、磷、硫、氯、硒和溴等常见负电性元素的数值原子轨道和轨道电负性值,再用数值拟合方法得出这些原子轨道的单ξ和双ξSlater型基函数的指数.研究了这些元素的原子所带电荷和电子组态对其原子轨道指数与轨道电负性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这些公式有较高的精确度,不但为研究这些元素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提供基础参数,也为电荷自洽型的计算提供较可靠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6.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7.
CuO-BaO/SiO2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XRD、XPS和EXAFS手段对CuO-BaO/Sic2催化剂及其还原态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uO-BaO/SiO2体系中铜和钡都是以氧化态的形式存在,超细SiO2载体对所负载的CuO的结构有影响.随着样品负载量的逐渐降低,Cu-O和Cu-Cu睡的健长和配位数逐渐征小,而且低载量样品的健长和配位数减小的幅度最大.在总负载量>13.39%的样品中,CuO以晶相的形式存在;总负载量<13.39%的样品中,CUO呈现单层分布的高分出状态.还原态样品中钢以本价铜的形式存在,随负载量的降低,还原态Cu-Cu健的镇长和配位数也分别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还原态中心铜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分布状态基本上保持了氧化态催化剂中CuO物相的分市状态.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共沉淀法引入Si对SO2-4/TiO2进行改性,制得了SO2-4/Ti-Si-O系列固体超强酸,试样经IR、SEM、XRD表征和低温正戊烷异构化活性测试,发现超强酸中心是硫酸根离子与金属原子Ti结合形成的双配位螯合结构,在超强酸性的样品中TiO2均呈锐钛矿晶型。引入Si仅迟滞TiO2晶化过程,控制Si在SO2-4/Ti-Si-O体系中的含量可以有效调节固体超强酸的酸性,并提高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9.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