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化学   622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111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206篇
物理学   7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条件下退火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谱图, 用谱带分离技术对归属于反式构象的1340cm^-^1谱带进行阻尼最小两乘分峰处理, 结合属左右式构象贡献的1454cm^-^1谱带, 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得晶区反式构象、非晶区反式构象、非晶区左右式构象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2.
合成了3-醛基-2-羟基-5-甲基苯甲酸,将其与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反应合成了3种Sch iff碱配体.用元素分析,IR,MS,1H NMR和13C NMR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3.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溶胀接枝共聚,考察了CPE对MMA/S共聚动力学行为的影响.CPE提高了聚合体系的粘度,使自动加速提前,扩散因素增加,对共聚有阻滞作用.CPE是链转移剂,使MMA/S共聚物分子量降低.CPE对MMA的吸附渗透优于对S的吸附,造成接技部分与非接技部分组成的差异.CPE含量、溶胀时间、转化率、硫酸用量对共聚组成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
合成了 4种不对称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 [Cu( oxca) M( phen) 2 ]Cl O4· 2 H2 O[oxca表示 N -( 2 -羧基苯 ) -N -( 3-氨丙基 )草酰胺三价阴离子 ,phen代表邻菲啉 ,M=Mn、Co、Ni、Zn].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室温磁矩等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在 DMSO溶剂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在 4~ 30 0 K范围测量了 Cu( ) -Mn( )和 Cu( ) -Ni( )的变温磁化率 ,经拟合分别得磁参数 J=-1 0 .5 6 cm- 1 和 J=-1 7.0 8cm- 1 ,表明在异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较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 .  相似文献   
25.
CuO/TiO2的制备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三种不同的TiO2为载体,负载6%CuO,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三种Cu6-Ti催化剂对NO+CO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由于制备方法不同,活性差别很大,三者活性顺序依次为:Cu6-Ti(T)> Cu6-Ti(S)> Cu6-Ti(nm),TiO2的比表面积及晶型对活性的影响不明显。H2-TPR结果表明,Cu6-Ti在整个TPR过程中出现了3或4个还原峰,表明有多种CuO物种存在。不同预处理Cu6-Ti的TPR显示,在反应中Cu物种可能以多种价态同时存在。NO-TPD结果亦证明,Cu6-Ti对NO+CO的反应活性与NO在催化剂表面的解离难易密切相关,而与NO的吸附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以修饰有甲基紫(MV)的微晶酚酞作为固相吸附剂分离富集和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Bi(Ⅲ)的新方法.研究表明,Bi(Ⅲ)与I-、 MV 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BiI6] (MV)3能定量吸附在微晶酚酞上,在适当条件下,Bi(Ⅲ)能与Co(Ⅱ)、 Ni(Ⅱ)、 Mn(Ⅱ)、 Fe(Ⅱ)、 Al(Ⅲ)、 Zn(Ⅱ)等常见阳离子分离,且基本不受Br-、 SCN-、 SO42-、 NO3-、 Cl-、 ClO4-等阴离子影响.Bi(Ⅲ)的静态吸附容量为0.81 mmol/g,富集因数可达200倍,回收率在97.2%以上,RSD 1.3%~2.2%之间.已应用于环境水样中Bi(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近来发现的促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其家族成员包括Angl、Ang2、Ang3、Ang4.  相似文献   
28.
Two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s with the unusual sulfonic acid group, 13-sulfo-dihydrosantamarine (1) and 13-sulfo-dihydroreynosin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Saussurea lappa C. Their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相似文献   
29.
微波辐射下双(2-苯并咪唑基)丙烷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与传统加热相比较,微波辐射促进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加热时间短、节能、产率高、不使用或少使用溶剂而对环境友好和节约成本等优点[1]。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被应用到仿生有机合成、遗传学染色体研究及单层膜合成与形态研究的领域[2~4]。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是:在HC1、多聚磷酸(PPA)、H3BO3等酸性催化剂使用下加热回流有机酸与邻苯二胺的混合物,然而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压力、温度或较长的时间,副反应多[5]。本研究在微波辐射下,以戊二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PPA为催化剂合成了双(2-苯并咪唑基)丙烷,用正交试…  相似文献   
30.
过氧化氢在乙酸均相体系中对壳聚糖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制备分子量较低的可溶于水的壳低聚糖,研究了在乙酸均相体系中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壳聚糖的过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跟踪测定了壳聚糖氧化降解过程中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探索制备不同分子量壳低聚糖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