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化学   489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4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文讨论了具多非线性模不确定的一般Lurie系统的鲁棒问题.用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鲁棒绝对稳定代数准则,这些准则减少了现有的结果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2.
高动态范围图像合成中相机响应函数的快速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动态范围图像合成过程中相机响应函数标定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相机响应函数标定的方法.首先根据不同曝光度的图像在成像过程中场景照度保持一致的特性,提出构建一种新的最小平方代价函数,以降低相机响应函数标定方程组的维数;然后在保证标定方程组求解效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曝光度图像的噪音分布,引入高斯加权函数,有效减小多曝光图像在高亮或过暗区域成像过程中引入的噪音,并利用稳健的QR分解算法提高标定方程组的求解速度;最后采用查表的方法,利用高斯加权函数完成场景照度的合成及相应的色调映射,得到能表现整个场景亮区和暗区细节的可视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在保证相机响应函数标定准确度的同时,具有计算量小、速度快的优点,可实现相机响应函数的快速标定,而且所获得的可视化图像主观效果有所提高,在便携式摄像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基于最基本的缓冲算子x(k)d=(x(k)2)/(px(k)+(1-p)x(n))变形,获得了几类范围大大拓宽的适用缓冲算子的构造方法,讨论了缓冲算子的内在联系,研究了缓冲算子调节度与可变权重之间的关系,解决了传统缓冲算子作用强度过强或过弱的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变权缓冲算子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
分别使用3种不同结构的二元羧酸[酒石酸(TA)、 苹果酸(MA)和丁二酸(SA)]对棉纤维改性引入羧基并与Fe 3+离子反应制备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 考察了二元羧酸结构和浓度对改性棉纤维的羧基含量(QCOOH)及其铁配合物的铁配合量(QFe)的影响. 研究了3种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作为有机染料氧化降解反应和Cr(Ⅵ)还原反应光催化剂的性能. 结果表明, 改性棉纤维的QCOOH值随羧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含羟基的SA比2种羟基羧酸TA和MA能给棉纤维引入更多羧基, 而2种羟基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则具有更高的QFe值. 3种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对染料氧化降解反应和Cr(Ⅵ)还原反应都表现出显著的光催化作用, 且随其QFe和辐射光强度的提高而增强. TA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比其它2种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3种配合物不但能将Cr(Ⅵ)还原为Cr(Ⅲ)离子, 而且还能将其部分吸附去除, MA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具有较高的铬离子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5.
干宁  杨倩 《大学化学》2019,34(6):38-45
本综合性实验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2D MOFs)和MicroRNA (miRNA)分析等前沿研究领域引入化学(材料)本科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中。主要包括2DMOFs材料的合成及表征、基于2DMOFs的荧光核酸探针构建以及将探针用于miRNA荧光分析等,共10个学时。所需掌握的实验技能包含溶剂热法、离心分散和外标法等基本材料合成和分析化学操作以及荧光、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等材料表征和分析方法。我们在实验中实施了一种新型的"赛学结合、三位一体评价"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分组开展团队作业、实验和汇报,不仅要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还需对实验过程录像并总结做成PPT。各组间通过"PPT答辩、实验报告和录像"等进行比赛,三位一体决出成绩。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学习了大量实验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拓展了学术视野;而且通过比赛和教学相结合,激发了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该实验和教学模式也适合推广至其他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96.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 GW加速器平台上开展了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振荡器(RKO)的单次和重复频率束流调制和微波辐射的实验研究。采用无箔空心阴极和0.9 T的恒流源磁场引出束压1 MV、束流13 kA、脉宽40 ns的环形电子束驱动RKO,该电子束经过3个紧密耦合的扩展互作用腔再经过一段漂移管的群聚后,产生了7.8 kA/20 ns的基波调制束流,该调制束流激励三轴输出腔,单次运行输出了3.5 GW的微波辐射,束波转换效率29%,脉宽20 ns;脉冲重复频率20 Hz运行时,输出微波功率3.4 GW,束波转换效率26%。该振荡器具有起振时间快、输出频谱较纯和结构紧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合成了双核铜-β-丙氨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Cu2(HL)2](NO3)2·2H2O,简称CuL).在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结合会引起蛋白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急剧增强.最大RRS峰位于470/470nm.对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散射强度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浓度与散射强度成正比.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蛋白(HSA)的检测范围为5.0-30.5ng/mL.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干扰影响,并对蛋白质合成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采用类弹碎片质量数为变量的一维(1D)主方程(ME)描述重离子熔合反应时的受限制条件, 建立了以类弹碎片中子和质子数为独立变量的二维(2D) ME, 并采用分步差分格式法数值解(2D) ME得到了熔合几率。 新的方法适用于研究任何弹靶组合系统, 给出了与实验符合更好的结果, 为寻求合成超重核的反应道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选择空间。 同时也研究了弹靶的不同同位旋组合对复合核形成截面的影响。 The limitation of the one dimensional master equation with the mass number of project like fragment as the variable is discussed. A two dimensional master equation with neutron and proton numbers of the project like fragment as variables is set up, and solved numerically by means of a two step difference scheme to obtain fusion probability. The new equation is suitable for studying fusion reactions with any projectile target combination, and can better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so that it can provide a large probability to choose the reaction system for synthesizing a certain superheavy nucleus.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ile target combinations with different isospins on the cross sections of compound nuclei is studied.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3(5)-羟甲基-5(3)-甲基吡唑(L~1),4-羟甲基吡唑(L2)及双(3-羟甲基-5-甲基吡唑)甲烷(L3)与羰基钨(钼)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单齿及双齿氮配位的羰基金属衍生物LW(CO)5(L=L1或L2)和L3M(CO)4(M=Mo或W)。通过核磁、红外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往往通过O-H…O,N-H…O及O-H…OC-M等氢键作用,形成一维或二维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并且依赖于配体中羟甲基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些金属有机超分子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构特征。初步的催化活性测试表明,这些新化合物在苯乙炔三聚反应中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0.
借助较为成熟的纳米技术手段,采用PVP为保护剂、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具有不同Pt/Fe比例的双金属纳米粒子,最终通过氧化处理获得具有不同微结构环境的纳米Pt-FeO_x催化剂,并以此为模型考察它们对CO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O_x物种的数量一方面影响Pt物种的价态,同时也影响Fe物种自身的氧化还原性质,这些性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CO和氧分子的活化,Pt周围适量FeO_x物种的存在对构建高活性CO氧化催化剂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