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8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2329篇
化学   4430篇
晶体学   319篇
力学   382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863篇
物理学   28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71.
红树植物木榄叶的基本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树植物木榄叶的基本化学成分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对其水分、灰分及灰分中的酸不溶物和硫等组分的测定.直接从新鲜的树叶取样,采用120H型电子水分测定仪测定其水分,而灰分则将试样在高温炉中干法灰化后按国标GB 5009.4-1985中所述方法测定.试样中的粗蛋白及粗脂肪则分别按国标GB 5009.4-1985和GB 5009.3-1985中所述方法测定.供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测定的树叶样品,需经在空气中凉干并粉碎.按需要取一定量的样品,用6 mol.L-1盐酸浸取和用活性碳脱色后所得溶液中分别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共测得17种氨基酸,其总量达14.0 mg·g-1,其中约占总量30%的7种氨基酸为人体所必需的.在树叶样品中还测定了15种微量无机元素,其中大部分属有营养价值的矿物质元素.  相似文献   
972.
悬浮液进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核桃粉中钙和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液进样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核桃粉中钙和镁的含量.将核桃粉悬浮于琼脂胶体中制成悬浮液,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灰化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经 t 检验,在显著性水平α=0.05 时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检出限分别为 0.11 mg·L-1和 0.045 mg·L-1.  相似文献   
973.
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醛与烯烃的Prins缩合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以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甲醛与烯烃Prins缩合反应生成1,3-二噁烷及其衍生物,水解得到1,3-二元醇.对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实现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目标.产物易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74.
用溶液法以碘化亚铜和tptz反应得到Cu(Ⅰ)的配位聚合物[Cu2I2(tptz)]n(1)(tpzt=2,4,6-tris(pyrazole-1-yl)-1,3,5-s-triazine),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热重等表征,并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配位聚合物[Cu2I2(tptz)]n(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体学数据为:a=1.30683(17)nm,b=1.25425(16)nm,c=1.14732(15)nm,β=94.940(2)°,Z=4.tptz以双联吡啶形的配位方式和Cu(Ⅰ)配位形成一条Z字形的1D链.  相似文献   
975.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 浸渍法两种方法制备了CuO-Ce0.7Zr0.3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Raman等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溶胶-凝胶 浸渍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CuO-Ce0.7Zr0.3O2催化剂容易形成氧缺位和表面高分散CuO的颗粒较大,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6.
本文报导了在前人基础上改进的碳酸盐岩(白云石-方解石)地质样品钙同位素化学分离方案。通过对比云南永善桧溪剖面白云岩-灰岩过渡岩性在不同浓度盐酸下淋洗结果,确定了4N浓度盐酸能有效富集白云石-方解石体系中的钙元素,且热电离质谱(TIMS)测试结果显示4N盐酸与1.6N盐酸淋洗方案处理后钙同位素测试结果一致,表明在相同测试精度的情况下,针对白云石-方解石体系下碳酸盐岩地质样品化学分离方案能提高化学分离效率。本文进一步结合青藏高原研究热点问题,对钙同位素在青藏高原地质样品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钙同位素在青藏高原隆升前古海洋环境重建、隆升期构造活动恢复及隆升后火成岩来源示踪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7.
铁矿物相的准确定量对矿物价值评价及选冶工艺研究有重要作用,现有化学法流程复杂效率低,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可溯源性差,结果准确性难以评价和验证。本研究建立了以Si为内标,以Cu靶X射线为辐射光源,步进扫描方式获得衍射谱图,以待测相含量为横坐标,待测相与内标相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建立校准曲线,以曲线对铁矿中Fe3O4、Fe2O3和SiO2物相进行定量的方法。试验对制样条件、扫描参数、内标物选择、积分方式、重叠峰校正等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试样全部通过45 μm标准筛,Si内标比例为10%,步进长度0.01°,步进时间30S,选择对Fe3O4(311)、Fe2O3(104)、SiO2(011)和Si(111)的衍射峰进行积分强度计算,可获得最优结果。在选定工作条件下,Fe3O4在1.07~100%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53,相对标准偏差(RSD)1.1%~13.2% (n=6),加标回收率99.7 %~114.8 %,检出限(LOD)4.29%;Fe2O3在1.51~100%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1,相对标准偏差(RSD)2.8%~10.6% (n=6),加标回收率87.1%~112.2%,检出限(LOD)2.56%;SiO2在0.79~29.72 %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57,相对标准偏差(RSD)3.2%~10.3% (n=6),加标回收率86.6%~98.9%,检出限(LOD)0.68%。方法易溯源、准确性易评价和验证,适合开展标准化检测和应用。  相似文献   
978.
多级孔结构ZSM-5分子筛的合成过程复杂。利用双模板剂,通过优化晶化条件(如晶化时间与晶化温度)和Si/Al物质的量比等一步水热晶化合成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ZSM-5分子筛,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吡啶红外吸脱附、SEM和TEM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孔道结构、表面酸性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一步法合成多级孔结构ZSM-5分子筛的适宜条件是:晶化温度160-180℃,晶化时间24-96 h,反应物组成为SiO2/Al2O3/Na2O/CTAB/TPABr/H2O=1/x/0.4/0.05/0.12/280,(x:50-240)。其中,晶化温度160℃、晶化时间48 h和以Si/Al物质的量比50的凝胶合成的样品具有有序的介孔(平均尺寸3.60 nm)结构、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强的酸性。  相似文献   
979.
分别以β、ZSM-5和US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锰铈催化剂,对其低温NH_3-SCR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XRD、BET、NH_3-TPD、H_2-TPR以及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筛负载的锰铈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低温NH_3-SCR反应活性,其中,Mn-Ce/USY的催化性能最好,在107℃时NOx转化率可达到90%。负载锰铈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下降;活性组分MnOx主要以无定型态分布于催化剂表面,且在ZSM-5上检测到聚集的CeO_2。催化剂表面弱酸对低温NH3-SCR反应起主要作用,催化剂表面上活性组分的表面浓度和氧化态明显不同,较高的Mn~(4+)/Mn~(3+)原子比和吸附氧表面浓度对提高催化剂的低温NH3-SCR反应活性有利。  相似文献   
980.
以四种不同的准东高碱煤及气化飞灰为研究对象,对高碱煤及气化飞灰中碱金属(Na、K)的赋存形态,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低温灰化法、直接消解法、中国国标法、萃取法及氧弹燃烧法)对准东高碱煤及气化飞灰中碱金属(Na、K)含量测定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准东高碱煤中碱金属Na主要以水溶态形式存在,碱金属K主要以水不溶态形式存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准东高碱煤中碱金属(Na、K)含量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对于准东高碱煤及气化飞灰中碱金属(Na、K)含量测定,建议采用氧弹燃烧法,萃取法也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煤中碱金属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