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21篇
  免费   9653篇
  国内免费   14133篇
化学   41942篇
晶体学   1528篇
力学   3505篇
综合类   1706篇
数学   8458篇
物理学   2346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1412篇
  2021年   1707篇
  2020年   1818篇
  2019年   1766篇
  2018年   1622篇
  2017年   2047篇
  2016年   2046篇
  2015年   2525篇
  2014年   3010篇
  2013年   4147篇
  2012年   4385篇
  2011年   4986篇
  2010年   4186篇
  2009年   4474篇
  2008年   4802篇
  2007年   4369篇
  2006年   4286篇
  2005年   3748篇
  2004年   2985篇
  2003年   2204篇
  2002年   2187篇
  2001年   2239篇
  2000年   2251篇
  1999年   1524篇
  1998年   956篇
  1997年   830篇
  1996年   819篇
  1995年   682篇
  1994年   687篇
  1993年   676篇
  1992年   595篇
  1991年   488篇
  1990年   454篇
  1989年   428篇
  1988年   355篇
  1987年   284篇
  1986年   285篇
  1985年   241篇
  1984年   213篇
  1983年   168篇
  1982年   143篇
  1981年   132篇
  1980年   113篇
  1979年   106篇
  1978年   69篇
  1976年   46篇
  1974年   51篇
  1973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e spontaneous magnetization of the Ising model on a 4–8 lattice with six different coupling constants and two different magnetic moments is studied. A formula for the spontaneous magnetization is proposed. The result agrees with the exact low-temperature series expansions up to the 12th order.  相似文献   
62.
Let V be a hypersurface with an isolated singularity at the origin in ? n+1. It is a natural question to ask when V is defined by weighted homogeneous polynomial or homogeneous polynomial up to biholomorphic change of coordinates. In 1971, a beautiful theorem of Saito gives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V to be defined by a weighted homogeneous polynomial. For a two-dimensional isolated hypersurface signularity V, Xu and Yau found a coordinate free characterization for V to be defined by a homogeneous polynomial. Recently Lin and Yau gav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3-dimensional isolated hypersurface singularity with geometric genus bigger than zero to be defined by a homogeneous polynomia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e that Lin-Yau’s theorem remains true for singularities with geometric genus equal to zero.  相似文献   
63.
 从推广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出发,推导出了部分相干电磁光束的偏振态在湍流介质中传输的表达式。并以电磁高斯-谢尔模型(EGSM)光束为例,研究了湍流对电磁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偏振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轴上点,湍流介质的折射率结构常数越大,偏振度趋于最大值的速度越快,达到的最大值越小;光斑越大,偏振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离光源越远,在光斑增大的过程中,偏振度所达到的极大值会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与光源相同的偏振度不变。对于轴外点,一个固定的z,光的偏振度随着离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并最终等于零。折射率结构常数越大,偏振度随离轴距离的增大而下降得越缓慢;光斑越大,偏振度随离轴距离的增大下降得越快。  相似文献   
64.
The singularly perturb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nonlinear higher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volving two small parameters has been considered. Under appropriate assumptions, for the three cases:ε/μ2→0(μ→0),μ2/ε→0 (ε→0) andε=μ2, the uniformly valid asymptotic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expansion method of two small parameters and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65.
一个图的最小填充问题是寻求边数最少的弦母图,一个图的树宽问题是寻求团数最小的弦母图,这两个问题分别在稀疏矩阵计算及图的算法设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k-树G的补图G称为k-补树.本文给出了k-补树G的最小填充数f(G) 及树宽TW(G).  相似文献   
66.
高分辨(e,2e)谱仪采用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同时对能量和角度进行多道测量.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由级联使用的微通道板和电阻阳极板组成,由于电阻阳极板的边缘效应和制造工艺的缺陷,测量得到的位置图像与实际图像总会有一定的形变,存在一定的非线性.本文针对高分辨(e,2e)谱仪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输出图像的“桶形”畸变及位置非线性,采用一种简易的冷刻法(用脉冲信号来模拟真实电子束团),检验了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的Gear型电阻阳极板的线性好坏,并用分割成小三角形的方法找出测量得到的畸变图像与原始真实图像的映射关系,再用此关系对其它测量得到的畸变图像进行修正,并对修正的结果进行了评估.通过修正,由“桶形”畸变所造成的图像扭曲得到明显改善.修正后的x方向非线性由修正前的2.1%变为0.59%.这种检验和修正方法对其它领域类似探测器输出图像的修正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物理领域的最新应用:蛋白质去折叠、DNA拉伸、生物膜受力,通过分析实验得到的力谱,可以获取关于蛋白质、DNA、生物膜结构信息.原子力显微镜不仅能反映测量体系的力学性质,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时间、空间分辨及实时成像,因而能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实时监测直径0.2~1.0 mm激光核聚变靶球涂敷状态的光学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环形LED照明系统以适合特殊的照明要求,用Petzval型物镜使500 mm处的微球清晰成像于CCD像面上,CCD输出的图像电信号经图像采集卡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该数字信号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实现了系统对靶球膜层涂敷作业的自动监控,大大提高了涂敷效率。所设计的系统轴上点最大弥散斑直径为12.6 mm,轴外最大弥散斑直径为15.8 mm,整个视场的像质比较均匀,分辨率较高,对于波长522 nm的光线,场曲和畸变分别小于15 mm和0.012%,像质优良。  相似文献   
69.
张赫  王琳  何多慧 《中国物理 C》2006,30(Z1):138-140
介绍了一组合肥光源新高亮度模式的Lattice. 新的设计维持了储存环上所有元件和光束线位置不变,也没有加入新的元件. 取得了较低发射度. 所有直线节处的垂直方向β函数值都很小,适合插入件的运行. 跟踪计算表明新Lattice具有足够大的动力学孔径用于注入和储存粒子.  相似文献   
70.
超尺寸物品装箱问题及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一类新装箱问题-超尺寸物品装箱问题。针对实际解决该问题的两涉法,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价效率更高的目标函数,证明了在此目标函数下两步法的渐近最坏比不小于2,并给出了渐近量坏比与拆分次数的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两步法的新在线算法MA,证明了在新目标函数下其渐近最坏比不超过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