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146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1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报道国内首次开展的双β衰变实验研究工作.国产大尺寸CaF2闪烁晶体既用来做为探测器,又做为双β衰变的放射源.数据采集总共7588.5小时.实验给出48Ca无中微子双β衰变的寿命下限T1/2>1.1×1022年(68%C.L.);由理论推算相应的中微子质量v≤8eV;右手流混合参量η的限值η≤0.69×10-5.  相似文献   
132.
测定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方法一般有冲击法(直流法)和示波法(交流法)。冲击法测磁滞回线的原理稍为复杂,操作麻烦,费时间;示波法测磁滞回线虽迅速,但学生不易了解回线的形成过程,而且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回线所包围的“面积”代表的磁滞损耗往往还有涡流损耗的成份。这两种方法的主  相似文献   
133.
本文着力分析山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并引发出师专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4.
庆承瑞 《物理》2005,34(5):321-322
今年欣逢彭先生九十华诞,我和大家,更确切地说,是和众多彭先生的弟子们一起,衷心祝愿彭先生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5.
研究了一个生成(ΩΩ)0^ 的二步过程:第一步过程为N Ω→(NΩ)022 γ,或NΩ→(NΩ)022 π;第二步为Ω (NΩ)022→(ΩΩ)000 N。结果表明这个二步过程的每一步的截面都比较大,有可能是一个生成(ΩΩ)0^ 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高压下bcc结构钨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钨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以及其对压强的一阶偏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在常压下弹性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基础上,预测了其高压数据.针对钨的固相结构稳定性问题,根据力学稳定判断标准得到0~600 GPa范围内bcc结构是力学稳定的.此外,通过体模量和剪切模量的计算得到bcc结构钨在压力低于600 GPa时的力学性能表现为韧性.最后,基于准简谐德拜模型,成功预测了钨的热膨胀系数、等压热容、等容热容和熵随着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关系,为钨及其合金的进一步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卞王东  柴安  吁松瑞  薛思佳 《有机化学》2008,28(8):1475-1478
设计并合成了20种N-(5-芳基-1,3,4-噻二唑-2-基)-5-氟代苯基糠酰胺类化合物, 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38.
以6-甲氧羰基-2,2′-联吡啶(mbpy)为氮杂环二齿螯合配体,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和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个单核铜(Ⅰ)配合物[Cu(mbpy)(dppe)]Cl O4(1)和[Cu(mbpy)(dppp)]Cl O4·CH2Cl2(2),并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单核铜(Ⅰ)配合物,中心铜(Ⅰ)离子与联吡啶环的2个氮原子和双膦配体的2个磷原子相连接而构成一个扭曲变形的四面体几何构型。配合物1和2在350~525 nm范围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吸收带,归属为具有明显的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LCT)特性的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139.
近年来,生物医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医源性感染问题层出不穷,对人们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表面抗菌涂层构建是解决该类医源性感染问题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目前,按照作用机制和功能不同将表面抗菌涂层分为接触式抗菌涂层、抗黏附抑菌涂层、抗黏附杀菌涂层以及智能抗菌涂层.表面抗菌涂层的构建不仅赋予了生物医用材料抗菌性能,有效解决了上述医源性感染问题,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赋予其抗黏附、抗氧化、生物识别、传感等功能.本文旨在对目前表面抗菌涂层的种类、构建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做一全面论述,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表面抗菌涂层并扩展其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0.
应用6-(氢-5-四氮唑基)-2,2''-联吡啶(tbpyH)和6-(氢-5-四氮唑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tmbpyH)配体,合成得到2个新的单核钆(Ⅲ)配合物[Gd(tbpy)2(DMF)(H2O)2]NO3·2H2O (1)和[Gd(tmbpy)2(DMF)(NO3)]·DMF·THF(2)。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每个钆(Ⅲ)离子均表现为1个畸变的三冠三角棱柱体,包含了2个四氮唑基N-H去质子化而产生的一价阴离子三齿螯合配体。此外,在2,2''-联吡啶环上引入2个甲基对钆(Ⅲ)金属中心的配位环境有显著影响,表现为2个单齿配位的水分子被1个螯合配位的硝酸根离子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