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75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在化学产品的生产中,“产率”这个概念很重要。提高最终产物的产率不仅节省原料、能量及主要设备,而且还消除了付产物处理的问题,从而导致生态学上合理的生产过程。正是在提高产率方面,物理有机化学是联系理论化学与化学产物生产之间的有用连杆。懂得各种反应机理的特点,便可选择最佳的反应条件。这一切是如何进行的呢?本文将举出一些例子。虽然它们涉及的是芳香性中间体,但仍然有着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探讨铀、镧、钐、钐、钆、钇等元素在三正辛胺-硝酸铵体系中的纸层析行为。以三正辛胺的苯溶液处理滤纸作固定相,以硝酸铵作流动相分离上述元素时,展开剂浓度和酸度的变化对镧和铀的比移值影响较大,而对钐、铕、钆、钇却甚小。饱和三正辛胺-苯溶液时所用硝酸浓度不同亦影响比移值,鲍和时酸度不足将导致斑点拖尾。此外,比较六种叔胺(C_4—C_9)对上述元素的分离效率,除三丁胺外均可用于铀和希土的分离。叔胺的碳原子数与分离效率之间似无简单的关系。文中确定从镧中析出钐、铕、钆等的极限比。用21×1.5厘米的纸条从1毫克镧中分离和检出1微克钐。  相似文献   
124.
将硝酸氧铀的磷酸三丁酯-已烷溶液与经水泡胀的阳离子树脂或阴离子树脂彼此相遇,依据奈恩斯特(Nernst)的分配定律,硝酸氧铀进入交换树脂中的水相。此外,在水溶液中尚发生次要的离子交換平衡。设无交換,如与硝酸根型或氯根型阴离子交換树脂相遇,吸收的试验值与根据分配作用和树脂的泡胀水份所計算的盐量(此盐显系吸收于离子交換树脂)甚为符合。如与水隔绝,则不能回收鈾。由于缺乏游离的水,便不能成立应有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5.
离聚物及其共混体系的研究3.基于配位络合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将苯乙烯(S)与少量的甲基丙烯酸(MAA)或马来酸酐(MA)共聚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与4-乙烯基吡啶(4-VP)共聚,从而在聚苯乙烯(PS)及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链上分别引入了功能基团羧酸基(-CO-OH)、酸酐基(-CO-O-CO-)和吡啶基(-N)。通过与锌盐作用获得相应的离聚物(Ionomer)。用红外光谱(IR)表征了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形成;差热分析(DSC)测定共聚物、离聚物和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功能基团含量的增加或者共聚物形成离聚物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而共聚物的共混物因羧酸基与吡啶基间的质子转移作用而提高了相容性。特别是在引入Zn~(2+)的共混物中,增容作用十分明显,这可归结于BMAVP中的吡啶基和SMAA-Zn~(2+)(或SMA-Zn~(2+))中的Zn~(2+)间的配位络合作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6.
一般烯烃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而全氟或多氟(卤)型烯烃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3])但介于典型烯烃(如乙烯)及典型全氟烯烃(如四氟乙烯)之间的偏氟乙烯是否能进行亲核加成,至今尚无答案。偏氟乙烯分子一端的两个氟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双键的电子密度下降,而且两个氟原子的p电子对与双键的π电子间的p-π排斥作用使该双键发生极化,在CF_2一端的碳上出现δ~(+[4,5]),因此我们认为偏氟乙烯应该可以发生亲核加成,且在CF_2一端接受亲核进攻。为此,我们选用了最典型的亲核试剂t-C_4H_9O~-、i-C_3H_7O~-、n-C_3H_7O~-、C_2H_5O~-及CH_3O~-  相似文献   
127.
明清时期官窑颜色釉瓷是我国古代名瓷的优秀代表,然而由于官窑霁蓝釉瓷生产、使用制度严格,样品极为珍稀,故研究内容较少。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和色差计,较系统地测试了17件明清官窑霁蓝釉瓷的化学组成和色度值,初步揭示了不同时期官窑霁蓝釉的组成、配方和色度特征。结果表明,明代霁蓝釉所用着色矿物锰含量高于清代,釉灰用量、明度值均低于清代,发色更为沉稳、凝重;明代瓷胎配方组成中所用瓷石含量高于清代。  相似文献   
128.
(Y,Gd)BO3:Eu的真空紫外光谱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由于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技术的需要,对真空紫外(VUV)光激发的荧光粉的研究成为发光材料领域中的一个新方向[1~3]. 由于技术和实验仪器等方面的原因[4], 以往人们对稀土发光材料VUV区的研究很少, 缺乏对其光谱和能级的完整认识. 另外, 稀土离子Gd3+在荧光粉的能量传递中具有特殊作用, 一些含Gd3+的发光材料在VUV区发光效率很高, 例如, (Y,Gd)BO3:Eu在VUV区的发光效率比YBO3:Eu提高了20%, 比Y2O3:Eu提高了1.8倍, 与其它红粉相比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4,5]. 但目前对于(Y,Gd)BO3:Eu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区[6], 因此, 深入研究(Y,Gd)BO3:Eu的真空紫外光谱特性, 对于发展PDP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9.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 Y1.95-xGdxSiO5:Eu0.05(x=0.6mol%)荧光体。结构测定表明所合成的荧光体为单斜晶系的X2型Y2SiO5相,空间群为B2/b。真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Gd3+含量的增加,在192um附近,出现了Gd+的激发峰,且此峰的强度随着Gd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位于150~185nm之间的基质吸收带的强度也增大;而位于200~300nm之间的Eu的电行迁移带的强度却随着Gd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0.
微尺度流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综述了当前微尺度流动研究的进展,对由于尺度微小化所带来的有别于宏观尺度流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在微尺度流动问题中必须注意的一些因素,例如,尺度划分与连续介质假设的适用范围,表面效应,稀薄性与压缩性的作用,以及流动通道壁面的影响.最后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