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5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氧化钼与金纳米粒子复合薄膜光致变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O3具有光致变色特性,在大屏幕显示、高密度存储和灵巧窗等研究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3]。但由于MoO3薄膜中相当一部分光生载流子被复合,其参与变色反应的利用率很低,导致MoO3薄膜的变色效率较低,使其难以实现实用化。半导体表面修饰贵金属后,在半导体/金属界面上可形成Schottky势垒,这将有助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其利用率。据此,本文采用在MoO3薄膜表面修饰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了MnO3和金纳米粒子的复合薄膜(MoO3/Au),变色试验结果表明,MoO3/Au复合薄膜的紫外和可见光变色效率相对MoO3薄膜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由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特殊性能,尤其是光致变色性能,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1-3],以杂多化合物为多核配合物,通过化合键或氢键作用与高分子底物结合,形成电荷转移物质,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成为热点^[4-7]。本文以Keggin结构钨磷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报道了该类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变色性质。  相似文献   
23.
利用乙二胺阳离子为模板,采用温和的反应条件制备出一种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NH3CH2CH2NH3Mo3O10·4.4H2O,经过元素分析、热重以及光谱测定,证明该化合物的无机骨架为(Mo3O10)∞^2-无穷长链。乙二胺阳离子通过氢键等超分子作用与无机骨架相连。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与真空蒸镀MoO3不同的是,经紫外光照后,此化合物由白色变为红棕色,EXAFS(扩展X射线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后,质子从乙二铵阳离子转移到Mo-O^-为其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24.
银纳米粒子自组织二维有序阵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液液二相转移方法合成出颗粒直径为(4.18±0.5)nm的银纳米粒子溶胶,并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所制得的银纳米粒子溶胶的单分散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溶胶相为稳定的、粒径分布窄的单分散体系.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稳定剂1壬基硫醇包缚在银纳米粒子表面.并且,通过自组织方法获得了二维有序的银纳米粒子阵列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液液二相转移方法 自组织 二维有序阵列  相似文献   
25.
氧化钼-二氧化钛复合膜的可见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  张光晋  杨文胜  姚建年   《化学学报》2005,63(21):1951-195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钼-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 用柠檬酸作分散剂, 将得到的纳米复合物粉末分散成溶胶, 涂膜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变色性能的均匀透明的光致变色(λ≥420 nm)复合膜. 通过红外、XPS、ESR测定表明, 在氧化钼、二氧化钛复合界面上生成了Mo—O—Ti键, 此键的存在是该复合膜具有可见光致变色响应的内在原因. 在可见光的照射下, 电子从二氧化钛的价带经由Mo—O—Ti键, 被激发到氧化钼的导带上. 研究了光致变色过程的动力学, 发现光致变色反应的速率取决于膜中复合物的摩尔比([MoO3]/[TiO2])以及电荷转移能量(CTE).  相似文献   
26.
过渡金属氧化物光致变色[1,2]和电致变色[3-7]材料在图象显示、信息存储以及做为调节光线强弱的“灵巧窗”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国内外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在新型光电变色材料的寻找和光电变色机理等方面开展了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变色机理为双注...  相似文献   
27.
Keggin结构钨磷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的合成是目前令人关注的研究领域[1 ] ,以杂多化合物作为多核配合物 ,通过化学键或氢键作用与有机底物结合形成电荷转移物质的研究已得到广泛重视[2~7] .本文以Keggin结构钨磷酸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钨磷酸 /聚丙烯酰胺复合物 ,表征了其结构特征及光致变色性质 .1 实验方法Keggin结构H3[PW1 2 O40 ]·6H2 O按文献 [8]方法制备 ,含水量用热重分析测定 .将聚合度为1 1 0 0 0± 1 1 0的聚丙烯酰胺 (PAM ) 0 5g、钨磷酸 0 0 5g分别溶解在 50mL和 1 0mL水中 ,两者混合后于 65℃下搅拌反应 2…  相似文献   
28.
WO_3/4,4'-联苄胺光致变色超晶格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 -有机超晶格薄膜材料的制备以及性质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基于超分子化学自组装原理 ,利用自组装技术构建含有有机分子的光致变色纳米超晶格薄膜材料 ,是一种研制光致变色功能薄膜材料的新方法。此项研究能够为研制变色响应速度快的、稳定性好的、变色可调控的光致变色器件奠定基础 ,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采用溶液中相反电荷聚电解质自组装的方法 ( PEs法 ) [1] ,制备了 WO3/4,4′-联苄胺超晶格薄膜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小角 X-射线衍射谱对薄膜的层状结构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行了研究。1 实验部分1.1 …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了在固体基底表面上用PE方法连续自组装沉积PW12和1,10-DAD分子,构建了PW12/1,10-DAD自组装多层膜.紫外-可见吸收、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此多层膜有好的超晶格结构,层间距为3.19nm.与真空蒸镀WO3薄膜相比,PW12/1,10-DAD自组装多层膜表现出更好的光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30.
TiO2纳米粒子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与粉末相比具有可重复使用、易回收等优点,近年来,在光化学领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3].膜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其光催化活性直接相关,研究这些性质能够为研制、开发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TiCl4水解法,制备了酸性、碱性条件下TiO2纳米粒子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谱(XRD)、红外光谱(IR)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测定其表面微结构.考察了它们对苯酚降解的光催化活性,讨论了膜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