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434篇
化学   700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48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230篇
物理学   8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实现火星气动捕获制导对未来的返回式火星探测任务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火星大气环境密度不确定性大,大气接口初始条件不确定性大等问题,提出并分析比较了两类基于全系数自适应预测校正算法的火星气动捕获制导方法.其中第一类算法分为建立在以远拱点速度半径为控制输出和远拱点变轨速度增量为控制输出两种,另一类算法则是通过跟踪标称气动轨道的半长轴变化率实现制导目标.文章给出了以上三种算法建立的过程,并通过数学仿真验证比较了各个算法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全系数及适应预测校正算法的火星气动捕获方法在保证制导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对环境及初始条件不确定性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2.
杨旻昱  宋建军  张静  唐召唤  张鹤鸣  胡辉勇 《物理学报》2015,64(23):238502-238502
应力作用下MOS性能可显著提升, 小尺寸MOS沟道中单轴应力的引入可通过在MOS表面覆盖淀积SiN膜实现. 虽然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MOS性能的提升, 但有关SiN膜致MOS沟道应力的产生机理、作用机理, 以及SiN膜结构与MOS沟道应力类型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 本文基于ISE TCAD仿真, 提出了分段分析、闭环分析和整体性分析三种模型. 通过对Si MOS源、栅、漏上多种SiN膜淀积形式的深入分析, 揭示了SiN膜致MOS 沟道应力产生与作用物理机理. 研究发现: 1) “台阶”结构是SiN膜导致MOS沟道应变的必要条件; 2) SiN膜具有收缩或者扩张的趋势, SiN膜主要通过引起MOS源/漏区域Si材料的形变, 进而引起沟道区Si材料发生形变; 3)整体SiN膜对沟道的应力等于源/漏上方SiN膜在源/漏所施加的应力、“闭环结构”对沟道内部所施加的应力以及SiN膜的完整性在沟道产生的应力的总和. 本文物理模型可为小尺寸MOS工艺制造, 以及MOS器件新型应力引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3.
以VFH算法思想为基础,提出适用于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算法,将其作为避障算法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室内自主行进过程中。根据室内避障问题的特点,通过仿真研究设计了适用于室内避障的障碍物阈值规则。在移动机器人实验中发现,受室内地面环境影响,直接将仿真程序应用到移动机器人实际操作中,会出现打滑偏航乃至不能顺利到达目标点的严重后果。为此,根据航向角变化率提出了分段降速方法,应用该方法移动机器人在起始点与目标点可以自主移动,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84.
惯性约束聚变(ICF)冷冻靶中氘氘(D2)、氘氚(DT)等燃料冰层在靶丸中的分布由靶丸所处的温度场决定。在氘氘冷冻靶中,垂直温度梯度引起的气-液界面张力梯度可以抵消重力作用,使氘氘液体在靶丸内均匀分布;然后在氘氘的三相点附近缓慢降温,可以实现燃料冰层的均化。在氘氘冷冻靶均化实验系统上,采用温度梯度结合制冷速率与制冷过程控制的方法,实现了1mm直径、30μm壁厚的辉光放电聚合物(GDP)靶丸中氘氘冰层的均化,对背光阴影图像中亮环位置进行分析表明:氘氘冰层的平均厚度为185.56μm,均匀度为80.2%,模数-功率谱曲线中模数2~100对应的内表面粗糙度为2.26μm。  相似文献   
985.
研究了用NH4Cl作配位剂的配位还原法来制备的Pd-Fe/C催化剂,发现由于NH4Cl能与Pd形成配合物,使PdCl2的还原电位负移,与FeCl3的还原电位接近,从而在低温下制备得到了高合金化程度的Pd-Fe/C催化剂。XPS表征结果表明:Pd与Fe形成合金后,Pd的电荷密度的减少,增加了Pd0的含量。因此,得到的Pd-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比用相同方法制得的Pd/C催化剂高,而且该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没有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86.
建立了以三氯化铁为催化剂,乙醇与尿中三氯乙烯的3种代谢产物(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乙酯衍生化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对乙酯衍生化温度、时间、三氯化铁用量、乙醇用量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优化的衍生条件为4 mL尿样加入1.05 mmol三氯化铁、2 mL乙醇,90℃水浴50 min,经2 mL正己烷萃取后直接进样测定。尿中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浓度分别在40~2 400、20~1 000、1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3和0.999 2,3种氯代乙酸在尿样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4%、109%和106%。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4.67、1.32、0.27μg/L。该方法乙酯衍生化试剂低毒、低腐蚀性,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已成功用于三氯乙烯职业暴露人群尿样中3种代谢产物的生物检测。  相似文献   
987.
以乙二醇/水为溶剂,酒石酸铵为添加剂和碳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高振实密度(1.3g·cm-3)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单晶纳米片组装而成的花状三维多孔分级结构LiFePO4。通过时间单因素实验探讨花状分级结构LiFePO4的生长机理,其生长过程概括为:成核和生长,定向组装。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iFePO4样品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10C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74.8mAh·g-1)与循环性能(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 > 93%)。  相似文献   
988.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清中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4)、睾酮(T)、17-羟基孕酮(17-OHP)、双氢睾酮(DHT)5种激素的分析方法。血清样本经蛋白沉淀后,采用固相萃取,经Agela Venusil MP C18色谱柱(3.0 mm×50 mm,3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甲醇和含0.02%甲酸的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数据采集。结果表明,5种激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回收率为96.0%~105%,各激素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DHEAS、A4、T、17-OHP、DHT的定量下限(LOQ)分别为5.00、0.05、0.05、0.025、0.025 ng/mL。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雄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989.
无序蛋白和折叠蛋白二者在结构和序列组成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是疏水相互作用还是静电相互作用诱导了多肽结构的转变?在多肽结构转变过程中,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本工作以正(赖氨酸)、负(谷氨酸)和疏水性(异亮氨酸)的三种氨基酸为组分,产生了一系列电中性的无序随机多肽系统.利用全原子模型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大规模计算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多肽将从紧密构象转变到扩展构象.不同的多肽其转变温度依赖于疏水性氨基酸和带电氨基酸的比例.当平均疏水性低于临界疏水性时,转变温度低于室温;当平均疏水性大于临界疏水性时,转变温度高于室温.定量分析发现,临界疏水性数值与生物信息研究的结论是吻合的.此外,统计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接触对数目表明,在多肽结构的转变过程中疏水作用发挥着主要作用.研究结果对蛋白质序列与结构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期望对基于序列的蛋白质全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制备了具有高性能的稀土储氧材料Ce0.75Zr0.25O2-Al2O3,Ti0.9Zr0.1O2复合材料和Cr改性的β分子筛(Cr-β分子筛),并以此制备了单Pt型柴油车尾气净化氧化型催化剂.低温N2吸附-脱附、储氧量测试结果表明,Ce0.75Zr0.25O2-Al2O3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储氧性能,Ti0.9Zr0.1O2复合材料也具有优越的织构性能.催化剂对HC和C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使SOF在140℃开始转化,且具有较低的SO2氧化活性.在YC4F国Ⅳ柴油机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该催化剂处理后的尾气排放能够满足欧Ⅴ排放标准对HC和CO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