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3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We repor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ntinuous terahertz beam induced transient thermal effects on static water. The terahertz wave used in this paper has a Gaussian beam profile. Based on the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utilized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water during terahertz irradiation. After about 300 s, the temperature reaches a steady state with a water layer thickness of 5 mm and a beam radius of 0.25 mm.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crease is 7 K/mW approximately. This work motivates further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rahertz wave and bio-tissue, which has a high water content.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笼型水合物储氢已成为储氢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开展了以氮气水合物为载体的储氢实验研究。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15 MPa, -18 ℃),使合成的氮气水合物与氢气发生反应,对反应产物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氢气分子进入到水合物的笼型结构中,并且呈现出多分子的笼占有状态;氮气水合物与氢气的反应时间是影响储氢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水合物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储氢介质。  相似文献   
43.
A three-company econophysics model for competing multi-agent systems in a triangular lattice is analyzed using mean field theory for its phase diagram.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temperature, spin density and lattice structures are presented. Suggestions for the use of this model for econophysics in the context of multi-agent systems are made.  相似文献   
44.
为提高目标识别率,在目标图像融合过程中引入Markov随机场建立类别的先验分布模型,针对模型中参量β的选取问题,提出了基于各类各向异性的期望最大化-最大后验概率-多层次马尔可夫随机场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种图像融合算法.实验证明,两种融合算法都既可以提高分类准确度,又能够增大抗噪能力,且二者又有不同的特色,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如,运算速度、分类准确度、计算负荷等)进行应用选择,用以提高对特定目标进行自动检测与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5.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预测白肋烟中总氮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从云南省各地抽取具有代表性的200份白肋烟样品作为建模样品,36份作为验证样品,结果表明,近红外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15%,最小绝对误差为0.00,且将测定值和预测值用t检验,结果显示近红外光谱检测值与行标法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认为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利用液相外延工艺在钆镓石榴石衬底上制得了单晶(BiTm)_3(GaFe)_5O_(12)膜,研究了晶格失配应力对其磁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生长速率越快,膜的晶格常数越大;晶格失配应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膜的垂直各向异性;随着晶格失配应力由较大张应力逐渐转变为较大压应力,磁畴形状先由磁泡畴转变成迷宫畴,然后转变为过渡态部分弯曲的条状畴,最终转变为整齐排列的条状畴;失配应力同时对畴宽也有影响,膜受到的失配应力越大,畴宽越大.这一实验研究对基于控制晶格失配应力来调控单晶膜的各向异性和磁畴结构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甲氧基CH_3O的红外吸收光谱,以Nd:YAG激光器为光源,使用间质隔离法对p-H_2间质中的CH_3ONO进行光解,在光解产物中观测到CH_3O和NO的红外吸收谱.其中CH_3O红外吸收谱线及分析所得的各自振动模式分别为:689.3/694.6 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1/2a1对称性的ν6;945.9/951.7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1/2a2对称性的ν6;1041.8 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3/2对称性的ν2;1224.7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3/2e对称性的ν6;1235.5 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1/2e对称性的ν6;1347.7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1/2a1对称性的ν5;1365.4 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3/2对称性的ν2;1427.5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1/2对称性的ν2;1522.3 cm^(-1)振动模式为电子态E1/2e对称性的ν5.  相似文献   
48.
在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特别在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中,高斯信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通信系统的效率、安全性等核心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用Shannon信息理论模型,本文研究了高斯信源对量子通信信道容量、量子保密通信安全性等问题的影响,给出了这些重要参数对高斯信源参数的依赖性,并给出了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斯调制的实验实现方案,利用FPGA成功实现了连续变量量子信号的高斯调制.  相似文献   
49.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在节段接缝处混凝土断开, 仅通过纵向钢筋和剪力键连接相邻节段, 节点抗剪承载能力是设计工程师所关心的关键设计变量. 通过拟静力单调加载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3组节段节点的抗剪性能, 试验参数包括剪力键的数量和长度、平接缝、接触面约束应力等. 分析了试验得到的剪切力—滑移曲线、受力阶段和破坏机理, 根据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了预制节点抗剪承载力经验公式, 并与AASHTO和已有文献中的回归公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带剪力键试件的剪切破坏形式为多个阳齿的剪断和单个阴齿的斜裂缝, 平接缝试件的剪切破坏形式为滑移和截面的拉伸裂缝, AASHTO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 多剪力键干接缝试件发展了较好的延性剪力—滑移响应, 可作为推荐的预制拼装桥墩接缝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50.
鉴于混凝土内部温湿度显著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为研究混凝土内部温湿度长期的变化规律, 将不同水胶比混凝土放置于室内大气环境中, 并测量其距离表面3cm、5cm、7cm及9cm处140d内温湿度的演变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正常室温条件下, 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 且与环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浇筑完成7d后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大约为2℃, 60d以后内外温差基本消失. 高水灰比混凝土内部含水量充足, 140d内部相对湿度一直保持在85%以上; 低水灰比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较少, 早期相对湿度变化受水化耗水影响明显, 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存在明显梯度差, 5cm、7cm处相对湿度最低分别为60.18%和29.83%; 随着水化作用进行, 长期来看混凝土内部湿度逐步与环境湿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