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118篇
晶体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41.
针对多音源的音频信号,提出面向立体声的多源音频信息隐写算法.该算法将音源分离技术中的二进制时频掩码技术引入到信息隐写算法中,以各分离音源为载体,采用立体声混合嵌入的方式,通过修改时频域中奇数窗的部分系数,实现隐写信息的嵌入,该算法代替了传统信息隐写算法的单源嵌入方式.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嵌入容量较大,并能有效抵抗常见信号处理攻击、StriMark Benchmark for Audio等攻击,平均误码率小于2.80%,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2.
草原枯萎植物的热红外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草原枯萎植物的热红外偏振特性,根据热红外偏振的探测机理,利用热红外辐射计对草原枯萎植物样品进行室内测量,发现其热红外偏振辐射亮度、亮温都有随探测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方位角和偏振态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虎尾草在180°方位角的亮温是先减小后增大,实验所反映的热红外偏振特性与物质的粗糙程度、探测方向、物质的内部结构及其发射能力有关,该研究为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3.
本文研究了铅(Ⅱ)-4-(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AV)配合物在滴汞电极上的极谱行为。在pH 10.1的0.3 mol/L氯化钾介质中,铅(Ⅱ)-AV配合物于-0.61 V(v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波高与铅的浓度在4.5×10~(-18)~1.3×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8)mol/L。该方法用于头发、染料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对极谱波的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4.
离子色谱法及聚类分析研究主流烟气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超声辅助萃取-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机酸的方法.采用20 mL 30 mmol/L J NaOH溶液在50℃下对捕集了卷烟主流烟气的剑桥滤片超声萃取50 min,AS11-HC分离柱、Ion AG11-HC保护柱、ASRS-ULTRAⅡ抑制器,KOH溶液为淋洗液,用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了卷烟主流烟气中的乳酸、甲酸、乙酸、丙酸、苹果酸和草酸的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1.0~4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0~0.9995,相对标准偏差1.4%~4.8%,检出限0.03~0.09 mg/L,回收率为92%~104%.采用此方法测定了19种不同规格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6种有机酸的含量,并且以6种有机酸为指标对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有机酸的含量分布特征可反映不同等级卷烟产品的特性,可用于不用等级卷烟产品的比较和分类.  相似文献   
145.
六棱柱状MoO3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其形貌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钼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的MoO3.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硝酸加入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新鲜溶液和经过一定陈化时间后的溶液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新鲜溶液在180℃反应40h后,可以得到形貌较好的六棱柱状MoO3,将反应溶液陈化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的产物形貌为片状.同时还考察了无机盐的加入对MoO3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FeCl3、Fe(NO3)3和Ce(NO3)3抑制了MoO3六棱柱的形成,加入KBr形成了规则的六棱柱状MoO3,同时产物的截面直径也变小.产物分别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离子液体中无膦、无铜、钯催化剂在Sonogashira交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钯源、碱等因素的影响及底物的适用性. 研究结果表明, 该催化体系对各种电子效应的碘代烷和末端炔烃的Sonogashira交联反应是十分有效的, 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收率. 此外, 该催化体系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 循环四次后催化活性只有略微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7.
0 引言 纳米微粒具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导致纳米粒子的热、磁、光、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不同于常规粒子,这就使得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8.
一种阴离子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锂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杂环卡宾(NHC)作为有机膦的替代物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关注,由于其毒性小、给电子能力强、空间和电子效应很易通过改变氮原子上取代基进行调控,将这类配体用于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可大大改善这些催化剂在各类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1].  相似文献   
149.
采用一锅热熔胶法制备出多孔花状羟基磷灰石/银(HA/Ag)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检测罗丹明B揭示了HA/Ag作为SERS活性底物的独特拉曼增强效应,其检测极限为10~(-8) mol·L~(-1)。在检测中,改变拉曼激光强度,取点位置等手段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此外,所制备的多孔纳米复合材料HA/Ag作为对硝基苯酚(4-NP)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150.
Impurity formation energy,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 N-, or S-doped BiOCl are investigated by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plus U calculations(DFT + U).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ping effect of 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 or N on the tunabl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BiOCl. At low concentration, S-doped BiOCl systems are the most stable under Bi-rich growth conditions because of their lower impurity-formation energy. Compared with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S-doped BiOCl, C-or N-doped BiOCl have relatively deeper impurity energy levels appearing in their band gap(except Bi_(36)O_(35)NCl_(36)), which may act as photogenerated carrier-recombination centers and reduc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t high concentration, S is substituted on the O lattice site system, whereas some S 3p states mix with the valence band; this mixture leads to an obvious band-gap decrease and continuum-state formation above the valence-band edge of BiOCl. Such activity is advantageous to photochemical catalysis response. Compared with pure Bi OCl and a low-concentration S-doped system, a high-concentration S-doped system shows an obvious redshift on the absorption edge and has better photocatalytic O_2 evolu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