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化学   40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246篇
物理学   3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 目的 现行的教学大纲,二阶导数是安排在数学第三册里讲授的。但在那里,只说明它和曲线凹凸性的关系,却没有说明二阶导数本身的意义。即学生即使懂得f"(x)>0和f"(x)=0的意义,他们仍然不知道f"(x)本身的意义。因此,本文准备说明二阶导数的意义,并例举其应用。  相似文献   
42.
N-5-四唑基-N′-芳甲酰基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 15个新的含四唑基的芳甲酰基脲类化合物 ,用IR ,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 ,生测结果证明一些目标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其中N 5 四唑基 N′ 对甲氧基苯基甲酰基脲(2h)和N 5 四唑基 N′ 对溴苯基甲酰基脲 (2j)具有很好的生长素活性 ,2h ,2j和N 5 四唑基 N′ 对甲基苯基甲酰基脲 (2m )具有优良的细胞分裂素活性  相似文献   
43.
Cis-dioxo-metal complex ( NH3CH2CH2NH2 ) 2.5 [ Mo0.5^(V)W0.5^(VI)O2 ( OC6H4O ) 2] 1 wa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tetra-butyl ammonium hexamolybdotungstate with 1, 2-dihydroxybenzene in the mixed solvent of CH3OH, CH3CN and ethylenediamine,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UV-vis and EPR analysis. Compared with its analogous complexes (NH3CH2CH2NH2)3[Mo^(V)O2(OC6H40)2] 2 and (NH3CH2CH2NH2)2[W^(VI)O2(OC6H4O)2] 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ungsten(VI) is less active in redox than molybdenum (VI) and that the change of the valence induced by substitution of W(VI) for Mo(V) in EMO2(OC6H40)2]n- does not influence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of the complex anion in which the metal center exhibits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with cis-dioxo catechol. The responses to EPR of complexes 1 and 2 are active but complex 3 is silent,and the UV-vis spectra exhibited by the three complexes are obviou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Mo(V) and W(VI) ions in the complexes.It is noteworthy that complexes 1 and 2 have the similar EPR signal to flavoenzyme, suggesting that the three complexes have the same coordination geometry feature with the co-factor of flavoenzyme.  相似文献   
44.
用WAXD和SAXS研究交联1,4-顺式聚丁二烯的取向结晶。结果表明:该试样在拉伸状态时,形成折叠链片晶,而不是伸直链纤维晶。片晶之间断产生新的片晶,使长周期减小,并且片晶的横向尺寸不断增大,由此导致结晶度增大。  相似文献   
45.
以2013-2016年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中考化学成绩的4种数据为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研究广州市区域初三化学学业质量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各区(县级市)主要分为3大类,部分区在不同年份的类别中移动,倾向于建立一个包括越来越多区域的第1大类。广州市区域初三化学学业质量逐步向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中学生化学探究活动和化学教师研训活动是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在亲核试剂(ED)如吡啶(Py)、N,N-二甲基乙酰胺(DMA)或三乙胺(TEA)存在下,由引发剂H2O和共引发剂TiCl4组成引发体系,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剂中进行异丁烯(IB)正离子聚合,考察了溶剂极性、聚合温度及异丁烯浓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聚合体系溶剂极性增大,聚合速率加快,相近转化率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聚合温度降低,聚合速率明显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加,活化能为负值,活性链端发生链转移或链终止等副反应的几率减小,当聚合温度为-60℃时,可以抑制活性链端的β-H脱除反应和链转移副反应,并得到大分子链末端全部为叔氯基团的聚异丁烯(PIB).当[IB]0≤2.5mol/L时,随[IB]0增加,聚合转化率有所增加,聚合产物的GPC谱图均为单峰分布,分子量增大,而分子量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加入Py的聚合体系,分子量分布指数在1.33~1.45范围内,对于加入TEA的聚合体系,分子量分布指数在1.47~1.60范围内,并求出在加入Py和TEA的聚合体系中活性链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CM分别为5.5×10-4和6.6×10-4.  相似文献   
47.
针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决策问题,首先给出了错误优化矩阵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错误矩阵方程的概念,利用消错理论中的错误优化矩阵方程,从错误优化的角度来研究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决策方法.相应结合实际状况给出当前状态矩阵,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求解,步步推理获得了决策人满意的方案集,为决策者提供最优建议.  相似文献   
48.
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氯化钯为催化剂,2,5-二溴苯甲醛和4-吡啶苯硼酸经"一锅法"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2,5-二(吡啶-4-基)苯甲醛(L)。以L和反式-4,4'-二苯乙烯二甲酸(H2SDA)为配体,与Zn(NO3)2·6H2O经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一个四重穿插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2L(SDA)2]·2DMA(1),其结构和热性能经IR,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TGA表征。1属四方晶系,P4(1)2(1)2空间群,晶胞参数a=17.452 0(9),b=17.452 0(9),c=18.360 6(14),V=5 592.1(6)3,Z=8,Dc=1.303 mg·cm-3,F(000)=2 268,μ=1.557 mm-1,R1=0.040 6,ωR2=0.114 7。1的结构中轮浆型双核Zn2(CO2)4单元被四个SDA分子连接形成一个二维层状结构,进而通过配体L桥连形成一个三维的网状结构,其热稳定性高达320℃。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相互干扰捕食系统,利用比较原理和迭代法得到了系统正平衡点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阐述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简单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磁性钴镍基氮掺杂三维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Ni@NGC),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体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将CoNi@NGC复合纳米材料用作萃取介质,运用酸碱泡腾片的CO2强力分散作用,开发了泡腾反应强化的分散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快速定量饮料中痕量BPs。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滞回线等技术手段对材料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成功实现氮元素的掺杂,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9.42 m2/g)、丰富的孔径及较强的磁性(17.98 emu/g)。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时间等因子优化试验表明:当pH=7,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BPs混合溶液中投加5 mg CoNi@NGC, 298 K反应5 min,对双酚M(BPM)、双酚A(BPA)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9.01%和98.21%。作用90 min时对双酚Z(BPZ)、BPA、BPM的吸附率近100%。在吸附过程中,BPs与CoNi@NGC之间的整个吸附过程主要受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共轭作用共同控制。整个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自发进行。进一步将CoNi@NGC作为萃取介质制备成磁性泡腾片,利用泡腾分散微萃取技术高效富集和提取6种盒装饮料中的BPs,优化了影响富集效果的泡腾片的存在与否、洗脱剂种类、洗脱时间、洗脱体积等关键因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pH=7,投加5 mg CoNi@NGC, 2 mL丙酮洗脱6 min),结合HPLC-FLD,新开发的泡腾分散微萃取方法提供的检出限为0.06~0.20 μg/L,定量限为0.20~0.66 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44%~4.76%和1.69%~5.36%,在实际样品中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03.7%,在桃汁中检测到BPA和双酚B(BPB)分别为2.09 μg/L和1.37 μg/L。再生试验表明该吸附材料至少可以重复使用5次以上,显著降低了分析的试验成本。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萃取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常规食品污染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