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8篇
  免费   1626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化学   7254篇
晶体学   148篇
力学   462篇
综合类   133篇
数学   1144篇
物理学   357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763篇
  2007年   674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黄妮  许峰  夏江滨 《化学进展》2019,31(8):1103-1115
作为共轭聚合物的典型代表,因聚噻吩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结构易改性,其在有机光电子领域、新能源等有重要的应用。而固相聚合作为一种环保、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固相聚合反应单体分子设计、聚合研究机理以及相关应用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2.
夏广新  张容霞  索瑾  朱毅  沈敬山  嵇汝运 《分析化学》2003,31(10):1183-1186
对咪喹莫特的红外(IR)、紫外(UV)、质谱(MS)、氢-氢相关谱(^1H--^1H COSY)、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予以解析并进行了报道。对所有的^1H NMR、^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相似文献   
183.
用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蛋白质与丽春红2R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3.5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丽春红2R与蛋白质发生结合反应,使最大波长为352.5nm的共振散射光谱得到加强。据此建立了利用丽春红2R作探针,用共振散射光谱技术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散射光强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AS)和免疫球蛋白(IgG)的浓度在0.25~17.5μg/mL范围内成正比。方法的稳定性好,快速、简便,绝大多数氨基酸、金属离子均不产生干扰,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加标回收率为93.4%~100.1%。  相似文献   
184.
In the title complex, [Zn(C12H6O4)(H2O)]n, a ZnII polymer based on naphthalene‐1,8‐dicarboxylate (1,8‐nap), the ZnII atoms adopt an elonga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A zigzag chain is formed by μ2‐aqua ligands and μ2‐carboxylate groups of the 1,8‐nap ligands. Adjacent parallel chains are further linked by 1,8‐nap ligands, forming a twisted two‐dimensional layer structure along the (100) plane.  相似文献   
185.
夏文生  王南钦 《分子催化》1993,7(6):466-470
Rh上乙醇的生成机理,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Ichikawa等为代表提出的“CO解离—CH_x(x=2或3)—乙酰基—乙醇”机理;另一是蔡启瑞等的“CO缔合—甲酰基(金属氧卡宾)—卡宾—乙烯酮—乙酰基—乙醇”机理.本文用Shustorovich的键级守恒—Morse势(BOC-MP)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6.
本文研究在盐酸介质中以三辛胺氮氧化物(分子式为(C_8H)O,简称TOO),萃取金(Ⅲ)的行为及其机理。用等温曲线、斜率、Job法、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表明系由两个TOO分子和H~+发生氢键作用,并与AuCl形成离子缔合物,其组成可表述为[TON0…H~+…0NOT]AuCl_4-。  相似文献   
187.
在纳米尺度下构建有序的磁性模板和图形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1,2 ] .这种模板在生物样品的分离[1] 、磁电子学研究和信息存储 [2 ] 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光刻 [3] 、微触点印刷 [4 ] 和自组装 [5] 等多项技术已被用来构建各种纳米模板 .1 999年 ,美国西北大学 Mirkin小组 [6 ]发明的 Dip- pen纳米刻蚀技术 (简称 DPN技术 )更在可控组装方面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这项技术是在一定驱动力作用下 ,使吸附在原子力显微镜 ( AFM)针尖上的分子“墨水”逐渐转移到基底表面上 ,实现纳米模板的可控构建 .与传统技术相比 ,DPN技术可在纳米尺…  相似文献   
188.
提出大型液相色谱分离过程FAD-SMT数学模型,把色谱分离连续性方程转变为对流扩散方程和常微分方程组,并提出模型的数值方法,分析了数值解的稳定条件和收敛条件以及空间和时间步长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FAD-SMT数学模型计算的液相色谱分离葡萄糖、果糖和分离甘露醇、山梨醇理论与实验流出曲线相吻合。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平衡常数比轴向扩散系数和总传质系数对色谱分离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9.
Both end-functionalized (alpha-bromo and omega-carboxy) compounds were first tested for the radical reaction on the silicon-hydride (Si-H) terminated porous silicon (PSi) with/without the presence of diacyl peroxide initiator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n the carboxylic acid monolayers (CAMs) assembled on PSi through the robust Si-C bonds were converted to amino-reactive linker, N-hydroxysuccinimide (NHS)-ester, terminated monolayers. And finally two proteins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lysozyme (Lys) were immobilized through amide bonds. The optimum PSi membrane for protein immobilization without collapse, with parameters of porous radii 4-10 nm and depth 0.2-4.6 mum, was prepared from the (100)-oriented p-type silicon wafer. The chemically converted surface products were monitor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相似文献   
190.
根据CR传输线模型和QR电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拟合其初值的计算方法,借助Z-View软件,可求得各元件精确值.根据电容(Ci)和电阻(Ri)随特征频率(f*)的分布,推导了元件相对增量与恒相位角元件(Q)指数参数n的关系. 结果表明, 当n小于0.5时,Ci比Ri增加得更快,从新的角度说明了n的物理意义及其和界面脱层之间的关系.作为应用实例,拟合了不同特征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有机涂层/金属腐蚀体系阻抗变化的具体过程,区分了点蚀和脱层因素对阻抗谱的影响,从高阻抗体系同时得到了与不同空隙率有关的涂层电容和电阻值,并根据涂层体系的不均匀特征探讨了模型结构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