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26篇
化学   889篇
晶体学   47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65篇
物理学   4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51.
α-单取代环十二酮构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分子力学计算,单晶X射线分析和~1H NMR技术研究了α-单取代环十二酮 的构象。结果表明,它们的优势构象的环骨架仍是[3333]构象,而羰基则在2-C位 置上。在晶体中,它们的优势构象为α-角顺取代[3333]-2-酮构象,而在溶液中 则取α-角顺取代和α-边外取代[3333]-2-酮两种构象,且两种构象处于动力学 平衡之中,以α-边外取代[3333]-2-酮构象占优势。  相似文献   
52.
通过三茂基镧系化合物Cp_3Ln(Cp=C_5H_5;Ln=Sm,Dy,Ho)与8-羟基喹啉反应(HL),合成了3种新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式为Cp_2LnL(Ln=Sm,Dy,Ho)。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质谱及分子量测定,推断化合物具有二聚体结构,分子内存在通过喹啉氮原子和氧原子与金属配位而形成的五元螯合环。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发现化合物Cp_2SmL对热不稳定,在180℃以上分解为Cp_3Sm和SmL_3。  相似文献   
53.
用电导法、稳态荧光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二聚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分子中的连接基团链长度(s=2, 3, 4, 6)对其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 实验发现, C12-s-C12*2Br的胶团生成能力远比其单体C12TABr强得多, 前者cmc值较后者降低一个数量级. 胶团聚集数N随表面活性剂浓度c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当s=2时的N值在c=7.7 mmol/L后开始急剧增大. 计算结果表明, 此时胶团形状发生了明显变化, 形成了椭球形的胶团. 粘度测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4.
The reaction of CuCl2-2H2O or NiCl2.6H2O with K2(C5H6S4) [potassium salt of 6,7-dihydro-5H-1,4-dithiepin-2,3-dithiolat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Cu(C5H6S4)2]- or [Ni(C5H6S4)2]- as the tetrabutylammonium salt. Both complexes show characteristic IR and UV-Vis absorptions of transition metal dithiolenes. Cyclic voltammograms contain two waves indicating a two step electrochemical procedure [M(C5H6S4)2]0 = [M(C5H6S4)2]1-= [M(C5H6S4)2]2-.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nickel complex. Crystal of [Bu4N][Ni(C5H6S4)2]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7.576(5), 6=10.883(2), c=17.773(4) A,B=91.07(2)0, Z=4, and o(calcd.)=1.348 g/cm3. Final result is R=0.059 for 2959 reflections. The NiS4 core exhibits square planar coordination with average Ni-S bond length of 2.134(5) A. There are not anion pairs in crystal. The anions stack along a and c axes while the cations intercalate in them. The nearest S-S contact is 4.429 A. The solid powder ESR s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树枝形聚合物修饰的双8-羟基喹啉衍生物(Gn-QMQ, n=1~3)在二氯甲烷和乙腈中的荧光猝灭过程和荧光衰减过程. 随着代数n的增加, 猝灭速率常数减小, 核心双8-羟基喹啉基团荧光寿命增长, 非辐射失活速率常数减小.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代数的增加, 树枝形骨架对核心基团的位点分离作用增大, 在乙腈中树枝形骨架趋于紧密构象, 具有更强的位点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56.
草莓型SiO2/PMMA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系中,借助于碱性辅助单体1-乙烯基咪唑(1-VID)与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之间的酸-碱作用,通过1-VID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共聚合,制备了草莓型的SiO2/PMMA复合微球.整个反应过程中,纳米二氧化硅无需表面处理,体系中无需另外加入乳化剂或助乳化剂,微球表面吸附的纳米二氧化硅对颗粒起稳定作用.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得复合微球粒径在120-330nm之间,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球中二氧化硅含量介于15%-20%之间.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显示所得复合微球具有草莓型结构,二氧化硅富集在表面.  相似文献   
57.
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趋势,重点介绍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环氧化聚丁二烯、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合金的优点,以及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和环氧化橡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金秋  尤启冬  唐锋 《结构化学》2013,32(7):1041-1045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 new compound (Z)-N-(2-(diethylamino)ethyl)-7-(5- fluoro-2-oxoindolin-3-ylidene)-2-methyl-4,5,6,7-tetrahydro-1H-indole-3-carboxamidemethanol solvate (C24H29FN4O2CH4O, Mr = 456.55) has been prepared and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4.560(3), b = 7.3200(2), c = 22.233(4) , β = 101.78(3)°, V = 2319.7(8) 3 , Z = 4, Dc = 1.307 g/cm 3 , F(000) = 976, μ = 0.092 mm -1 , MoKa radiation (λ = 0.71073), R = 0.0604 and wR = 0.1644 for 426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 (I).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indole and pyrrole are almost coplanar. Intramolecular C-H···O and N-H···O hydrogen bonds together with π-π interactions are found in th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盐(NO_2~-)在纳米金和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uNP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裸CPE相比,AuNPs-β-CD/CPE对NO_2~-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同时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NO_2~-在AuNPs-β-CD/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法测得NO_2~-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6~8.0×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7×10-7 mol·L-1。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水样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在0.15%~1.40%之间,回收率达99.3%~104.0%,检测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