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25篇
  免费   7236篇
  国内免费   14150篇
化学   26630篇
晶体学   1699篇
力学   2934篇
综合类   1562篇
数学   6466篇
物理学   1922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1397篇
  2021年   1316篇
  2020年   1236篇
  2019年   1290篇
  2018年   1238篇
  2017年   1871篇
  2016年   1292篇
  2015年   2004篇
  2014年   2367篇
  2013年   3143篇
  2012年   2995篇
  2011年   3293篇
  2010年   3441篇
  2009年   3496篇
  2008年   3914篇
  2007年   3434篇
  2006年   3459篇
  2005年   2880篇
  2004年   2314篇
  2003年   1537篇
  2002年   1653篇
  2001年   1660篇
  2000年   1876篇
  1999年   1001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86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型尾式硫代苯并噻唑基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对称的单羟基卟啉化合物、溴代烷烃和巯基苯并噻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硫代苯并噻唑基尾式卟啉化合物, 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卟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2.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ombining with the 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s (NEGF)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a Di-thiol-benzene (DTB) molecule coupled to two Au(111) surfac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n the bias, the coupling geometry of the molecule-electrode interface, and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are examin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hydrogen atom at the end of the DTB molecule w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nd then th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dI/dV).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TB molecule located between two electrodes a maximum value of calculated current is observe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will strongly influence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studied.  相似文献   
993.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CM) to C2 hydrocarbons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oxidant is an attractive process from environmental point of view. Only a few research papers reported for it1-3. In general, the yield of C2 hydrocarbons was about 6%.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of catalytic activation was unfavorable to the reac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ind a new method in order to activate reaction and improve C2 hydrocarbon yield. Non-equilibrium plasma is a cold plasma in…  相似文献   
994.
In a rea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FeCl2,tetrathiometallate and cycloalkylthiolate,two Fe4S4 cubane-like cluster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following crystallographic data:(PhCH2NMe32[Fe4S4 (SC5H9)4](Ⅰ),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a=1.6327(4),6=1.1229(3),c=2.802 5( 10) nm,β=94.63(2)°,Z=4,and R=0.074; (Et4N)2[Fe4S4(SC6H11)4](Ⅱ),tetragonal space group I42m,a=1.16705(9),b=1.167 06(2),c=2.063 26(5) nm,Z=2,Dabs=1.28 g/cm3,and R=0.078 The participation of cy-cloalkylthiolate ligand does not obviously arouse the change of the Fe4S4 core structure.Meanwhile,the influence of the cation on the structural symmetry of the Fe4S4 cluster dianion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5.
等离子体聚萘薄膜作发光层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等离子体聚萘薄膜作发光层的蓝色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唐建国,张海峰,沈家骢,刘式墉,刘晓东(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医科大学)关键词等离子体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Burroughes...  相似文献   
996.
在以0.1 mol.L-1氯化钾为支持电解质,pH为2.21的B-R缓冲溶液中辛硫磷于-0.72 V(vs.Ag/AgCl)处产生灵敏的还原峰。当辛硫磷的浓度在4×10-5~8×10-4mol.L-1范围内时,浓度与线性扫描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据此对辛硫磷样品作6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3.42%,其RSD为1.7%,回收率为98.6%~103.6%。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体系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辛硫磷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理为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997.
粉煤灰与复合添加剂的固相反应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煤灰分中主要矿物质之间的反应对灰分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具有温控的小型高温反应器中对粉煤灰和复合添加剂所组成的混合灰样进行了静态煅烧试验,并对煅烧后的灰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着重讨论了温度和时间以及复合添加剂量对灰分矿相组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1200℃时,灰色中主要是游离态的氧化物和部分新生成的矿物如钙黄长石,硅酸二钙;当温度在1200℃-1300℃时,灰分中的主要矿物是钙黄长石,当温度在1320℃-1350℃时,灰分主要矿物是硅酸二钙,同时存在一定量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以及硫铝酸钙。随着灰分中氧化钙的含量增加,高碱性矿物含量逐渐增大,同时高温下加热持续时间过长,部分新生成的矿物将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苯乙炔在1.5,6和10小时的热聚合过程中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在150—50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聚合温度的增高,聚合物的分子量都是逐渐降低,表明在高温时聚合物有裂解现象发生。红外光谱显示,400°所得聚合物的光谱吸收峯较之200°聚合物的为小,500°聚合物则出现无明显吸收峯的连续吸收,并且背景升高(“背景效应”)。聚合物的碳氢含量此同样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些结果,以及300°以上聚合物在溶液中显示明显的萤光等,被认为是表明聚苯乙炔在高温时发生结构改变,除裂解成小分子外,可能还有环化、脱氢、芳构化等发生,从而由链状结构变为稠环结构乃至三维共轭结构。 聚合物的电子自旋共振测试表明,聚苯乙炔的自由基浓度随下列顺序递增: 300°聚合物<400°聚合物<500°聚合物。  相似文献   
999.
刘建  谢川 《合成化学》2004,12(1):20-21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增感剂N,N-二乙基-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其结构经IR,UV和MS确认。  相似文献   
1000.
以NH2SO3H为催化剂, 室温无溶剂条件下, 研磨芳醛、β-酮酸酯和尿素合成了一系列1,2,3,6-四氢嘧啶-2-酮衍生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