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95篇
  免费   7237篇
  国内免费   14128篇
化学   26528篇
晶体学   1688篇
力学   2897篇
综合类   1551篇
数学   6443篇
物理学   1915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1394篇
  2021年   1295篇
  2020年   1231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1234篇
  2017年   1865篇
  2016年   1287篇
  2015年   1994篇
  2014年   2353篇
  2013年   3130篇
  2012年   2980篇
  2011年   3287篇
  2010年   3418篇
  2009年   3474篇
  2008年   3901篇
  2007年   3417篇
  2006年   3448篇
  2005年   2871篇
  2004年   2297篇
  2003年   1528篇
  2002年   1649篇
  2001年   1656篇
  2000年   1869篇
  1999年   1008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亲水性含环氧基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甲酰胺作磁性Fe3O4微晶的分散剂,通过设计反相悬浮聚合体系,合成了粒径分布窄、球状亲水性含环氧基磁性聚合物(MG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低温N2吸附以及化学分析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M呈球形,且粒度分布较窄,粒径为0.13~0.28 mm的粒子占91%;甲酰胺分散Fe3O4,微晶表面的亲水性进一步增强,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生成的胶粒能够包埋Fe3O4微晶形成胶核,胶核聚集形成均匀、稳定的MGM微球.MGM中Fe3O4含量为6.17%时,比饱和磁化强度σs达6.5 emu/g;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容分别为117.6 m2/g,15.6 nm和0.46 cm3/g,表面环氧基团含量为0.53 mmol/g.MGM借助自身的活性环氧基团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共价偶联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G acylase EC 3.5.1.11,简称PGA),制备的固定化酶在37℃下催化水解青霉素G钾生成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表观活性达502IU/g,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磁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992.
Cu2+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外加Cu2+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简称PPO)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微量铜的加入能增加酶的活性,[Cu2+]/[PPO]为0.20左右时酶活性最大,[Cu2+]/[PPO]为0.91时,Cu2+开始表现出对PPO活性的抑制;Cu2+对PPO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络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sv为8.0375×103L·mol-1;Cu2+的加入使PPO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变化,α-螺旋含量增加,多肽链及Trp和Tyr残基的芳杂环进一步向分子内收缩,疏水基团之间的疏水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用反复冻结~融溶过程制备高含水聚乙烯醇弹性体的方法,并测定了该弹性体的机械、溶解和溶胀性能。结果表明,该弹性体可同时具有很高的含水率(85—90%)和较高的抗张强度(10~5—10~6Pa),且在37℃的水中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对于各类主链具有共軛体系的高分子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但是对腈类聚合的研究,只是在最近才引起注意。1961年,等着重报导乙腈在二氯化鋅作用下的聚合,指出这是一种新型的络合物聚合。1962年,岡村等报导乙腈的輻射聚合。这些作者认为聚腈可能具有线型結构(?),因此聚腈是一类新型的共轭高分子。但是腈类的其他聚合方法以及聚合机理的研究进行尚很少,因而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报导腈类的一种新型聚合体系,郎苯腈在三氟化硼-苯甲醚络合物作用下的高温聚合,并对苯腈三聚化与聚合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α-单取代环十二酮与氨衍生物羟胺和氨基硫脲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两种母体构象均为[3333], 而取代基为边外向或角反向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利用底物的“角位羰基参与反应”原理, “记忆效应”及进攻试剂与底物是否形成氢键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 通常情况下, 试剂从空间障碍小的一面进攻羰基而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时, 则生成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相似文献   
996.
微波-同时蒸馏萃取分离肉桂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粉碎的肉桂干燥树皮置于去离子水中微波加热处理后,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重蒸乙醚为溶剂将试样中的挥发组分萃取分离。用旋转蒸发器除去乙醚后即得到含有试样中挥发组分的透明的黄色液体,收得率为6.5%,应用GC/MS法对黄色液体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借助于联机的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并用峰面积-归一化计算测得其中共有27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肉桂醛,达94.36%。另取部分上述挥发油(即黄色液体),用加成分解法将其中肉桂醛转化为一种加成产物以沉淀形式析出,即将黄色液体与NaHSO3共置于微波炉中,在不超过10℃的条件下处理直至加成物完全析出。将此加成物分出,并用0.1 mol.L-1盐酸进行水解处理,使加成物恢复成纯度较高的肉桂醛,用IR及MS对其组成及结构作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997.
1 INTRODUCTION Ethers are a kind of organic compounds that are easily oxidiz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acking light and any additional excitement. According to dif- ferent mechanisms, the oxidation reaction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and dark oxidation reaction. The former is the reaction with excited state oxygen molecule (singlet state), while the latter is the reaction with ground state oxygen molecule (triple state) without illuminance or any exciter…  相似文献   
998.
以野樱素为对照品、 AlCl3作显色剂,建立了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沙蒿中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校正混浊背景倾斜度的影响,并能消除重叠吸收曲线的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2~13.44 μg/mL,相关系数r=0.9999,适用于植物中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垃圾场渗滤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之一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迁移污染.渗滤液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色度深、有恶臭.高浓度有机废水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破坏原有水体的用途,甚至危及原有的生态系统,若不妥善处理渗滤液,有害成分发生迁移转化,就会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对库区环境构成严重危胁.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硫酸锌(ZnSO4)和牛磺酸锌(TZC)拮抗铅对学习记忆的损害的不同,采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化,观察了饮用含0.2g/L醋酸铅(PbAc)饮水和含不同剂量(5.0,15.0g/kg)ZnSO4、(5.9、17.7g/kg)TZC饲料喂养的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补锌组均不同程度地缓解铅致NOS活力减低,铅 低TZC组、铅 高ZnSO4组和铅 低ZnSO4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NOS活性明显高于染铅组,其中铅 低TZC组的保护作用最显著,而铅 高TZC组的NO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接近染铅组水平。结论是锌对抗铅的毒性作用与锌的化学结合形式、锌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