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油酸-油酸钠水溶液/原油间的瞬时界面张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以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和较高的界面活性而受到重视[1].我们将廉价的天然核酸盐复配体系用于提高采收率研究,取得良好效果问.据最近报道问,用瞬时界面张力(l)评价驱油体系更符合实际采油过程.本文应用试剂级油酸,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不同因素对混合体系瞬时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为驱油体系配方的选择提供依据.1实验部分1.1试剂油酸(R17C00H),分析纯收京长城化学试剂厂产品).水解聚丙烯酸胶(HPAM),平均分子量为1.7X10’,平均水解度为20%,(美国辉瑞公司产品).1.2方法按设计量在电子分析天平(精…  相似文献   
62.
以钼酸铵、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在乙醇、甲醇、HBr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溶剂挥发法成功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C7H11N2)4[MoOBr4(H2O)]2Br2(1)。并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介电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晶体进行结构、热能及电性能表征分析。结构显示阴-阳离子在空间内形成π?π堆积一维链状和多维氢键网状结构。随着温度的改变以钼配离子[MoOBr4(H2O)]-为顶点的结构空穴变形引起四聚体[MoOBr4(H2O)]2Br2的氢键二面角发生明显折叠摆动,导致化合物1在238 K温度附近产生明显热能同结构相转移以及可逆性介电异常峰。  相似文献   
63.
无机械连接方位角测量系统中磁光调制的温度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无机械连接的方位角测量系统的研制中,通过对磁光材料的特性及磁旋光温漂的成因分析,采用直接读出解调和方位随动测角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由Verdet常数变化引起的磁旋光漂移导致的方位失调角变化.使得系统可以在无需补偿和预热的情况下实时测量,方位测角精度3δ小于5″.  相似文献   
64.
硅酸铅玻璃光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四倍频的Nd∶YAG脉冲激光 (波长 2 6 6nm ,脉宽 10ns)对氧化铅摩尔分数在 0 3至 0 5的硅酸铅玻璃体样品进行照射 ,并对照射前后样品的折射率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不同能量密度的2 6 6nm激光照射硅酸铅玻璃体样品 ,会使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不同的变化 :当 2 6 6nm激光能量密度较高时 (15 0mJ/cm2 ) ,样品在可见区域的吸收系数明显增大 ,样品表面会产生褐色斑点 ;而当 2 6 6nm激光能量密度较低时 (5 0mJ/cm2 ) ,尽管累计剂量较大 ,样品表面无斑点产生 ,吸收系数稍有增加 ,而折射率下降明显 ,最大Δn =- 0 .2 5± 0 .0 4。对氧化铅摩尔分数为 0 4 3的硅酸铅玻璃用不同能量密度的 2 6 6nm激光进行照射 ,发现当激光能量密度大于某一阈值时 ,样品在可见区域的吸收系数突然增大 ,这可能是由于硅酸铅玻璃吸收 2 6 6nm激光能量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而引起玻璃结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65.
以NaY分子筛为载体,CuCl2为铜源,加入还原剂葡萄糖,在温和条件下制备CuCl/NaY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考察了该吸附剂对CO的吸附性能及CO/H2的分离性能。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程序升温还原(TPR)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葡萄糖还原法制备CuCl/NaY吸附剂,其制备条件温和,吸附剂表面的亚铜含量高,对CO的吸附及CO/H2的分离性能优越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6.
通过原位高压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ZnNb2O6晶体在29 GPa以下的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显示, 多数拉曼峰强度减弱, 且随着压力增加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压力频移曲线分别在10, 16 和20 GPa处形成了拐点.原位X射线衍射谱在10.6 GPa以上有旧峰消失和新峰出现.结果分析表明, ZnNb2O6钶铁矿结构压缩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可逆压致相变, 此相变从10 GPa左右开始, 到16 GPa左右完成, 继续增加压力到20 GPa以上则形成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67.
以工程采用的冲击波衰减电探针测试方法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冲击波加载区域对冲击波传播速度和冲击波衰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非一维平面正冲击波,冲击波的径向几何弥散对冲击波传播速度影响显著;针对本文算例,当电探针离自由面0.05mm时,冲击加载半径R=10mm、R=20mm比R=80mm所测电探针导通时间分别长7.79μs、1.28μs,一维平面波理论高估了实际测试的冲击波传播速度,冲击加载面积越小,冲击波衰减越快;在同一时刻(30μs)和同一位置(L=80mm),加载半径R=80mm的冲击压力是R=20mm的5倍还多,一维平面波理论低估了冲击波衰减程度,点撞击引起的散心冲击波则相反。因此目前获得的各种冲击波衰减经验公式应强调其加载条件和适用范围,特别是散心冲击波实验获得的冲击衰减拟合公式有可能降低设计安全阈值。  相似文献   
68.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热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杀伤力大等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新型武器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气动力和气动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高超声速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热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分别从工程计算、数值仿真以及实验研究3个方面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热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Sn掺杂ZnO纳米晶的水热法制备及光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ZnCl2和NaOH为原料,用SnCl4·4H2O作掺杂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Sn掺杂ZnO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光致发光(PL)光谱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Sn掺杂ZnO纳米粒子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随着锡掺杂浓度的增大,纳米晶的平均粒度增加,晶体形貌由短棒状向单锥和双锥状转变;提高前驱液的pH值,所得样品的形貌由长柱状向短柱状转变。室温下,观测到三个光致发光带,一个峰值在433nm处的强紫光发射峰,一个约在401nm处的近紫外发光峰及一个在466nm处的弱蓝光发光峰。在实验掺杂浓度范围内,Sn的掺杂只是改变纳米ZnO的发光强度,对发光峰位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0.
肖洪地  毛宏志  林兆军  马洪磊 《中国物理 B》2010,19(8):86106-086106
Black-coloured GaN nanoparticles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50 nm have been obtained by annealing GaN nanoparticles under flowing nitrogen at 1200 oC for 30 min. XRD measurement result indicates an increase in the lattice parameter of the GaN nanoparticles annealed at 1200 oC, and HRTEM image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cannot be ascribed to other ions in the interstitial positions. If the as-synthesised GaN nanoparticles at 950 oC are regarded as standard, the thermal expansion changes nonlinearly with temperature and is anisotropic; the expansion below 1000oC is smaller than that above 1000 oC.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for selecting the proper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GaN. In addition, a large blueshift in optical bandgap of the annealed GaN nanoparticles at 1200 oC is observed, which can be ascribed to the dominant transitions from the C(Γ7) with the peak energy at 3.532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