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化学   121篇
力学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糊精与抗癌药物HMBA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β-,γ-CD与抗癌药HMBA相互作用的NMR研究表明HMBA分子大小与α-CD内腔尺寸最为匹配,相互作用力最强。13C-NMR研究表明α-CD与HMBA形成了包结物,而且两者之间还有氢键存在。HMBA上的α-C,在与α-CD作用后产生的较大低场位移,说明在HMBA·α-CD体系中包结作用较强,使HMBA上α-C化学位移变化大。而HMBA上的-C=O,在与α-,β-CD作用后产生高场位移,位移程度HM-BA.β-CD>HMBA.α-CD,则氢键作用在HMBA.β-CD体系中较强些。  相似文献   
82.
大叶冬青三萜糖甙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二维核磁技术,特别是反转模式的HMQC和HMBC,对从大叶冬青植物分离得到的三个五环三萜大叶冬青甙Ⅰ、Ⅱ和Ⅲ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定.含糖较多的糖结构的确定包括13C NMR谱的归属,糖基的类型、糖1位的构型、糖与糖、糖与甙元之间的接点和连接顺序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
三岛柴胡种子中的柴胡皂甙(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及RP -8硅胶柱层析 ,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三岛柴胡的种子中分离出三种柴胡皂甙 ,即 :柴胡皂甙c ,柴胡皂甙d ,6″-乙酰基柴胡皂甙d。它们的结构通过IR、UV、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以及与标准样品对照确定。  相似文献   
84.
采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在毛细管内壁上合成出均匀的纳米硅胶多孔层,对纳米硅胶颗粒进行了形貌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硅胶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的变化规律。先采用含氢硅油高温键合固化硅胶层,然后用无机盐淋洗钝化毛细管色谱柱,制备出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对挥发性氟氯烃、水中氯代烃、含硫化合物以及低碳烃的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一定的抗水性、稳定的色谱保留特性和良好的制柱重复性。  相似文献   
85.
用Pd(OAc)2与PPh3在四氯甲烷中反应,合成了配合物PdCl2(PPh3)2?CCl4,得到单晶,用X-ray衍射确定了单晶结构.应用电子顺磁共振-自旋捕获(EPR-ST)技术研究了其反应的机理.捕获了含碳自由基中间体,提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6.
油酸/三乙醇胺/液体石蜡水体系层状润滑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HNMRT和IR,表征了油酸/三乙醇胺/液体石蜡/水体系层状液晶的结构,并以该体系为润滑剂,测定了其在铝合金表面的磨痕宽度和摩擦系数,同时与液体石蜡和商用润滑剂12-羟基硬脂酸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LA/TEA/LP/H2O体系丑状液晶具有较好的极压性能,对于铝合金材料是一种较好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87.
用密度泛函方法BHandHIYP以6-311 G(d)和6-311 G(2df)为基组对草酰溴的一价正离子(BrCO)2^ 和中性分子(BrCO)2做了构象分析,结果表明,(BrCO)^ 2和(BrCO)2都具有平面反式和交叉式两种构象。交叉式构象存在超共轭现象。此外,对草酰溴离子、中性分子各解离通道初级反应的Gibbs自由能的计算,发现草酰溴离子C-C键解离通道的反应活性总体上大于中性分子,对该反应通道进一步做了反应机理研究,证实了热力学结论。  相似文献   
88.
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氟辛酸钠(O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丙醇-油-盐水体系能形成多相微乳液, 本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寻找了最佳中相微乳液体系组成, 然后系统地研究了含盐量、表面活性剂总浓度, 醇总浓度, 油的种类对该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 相态和其特性参数的影响。并且应用红外光谱对微乳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最后还对碳氢表面活性剂和碳氢/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进行了比较。本文结果对三次采油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对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核双共振技术在间二甲苯与氯代烷烃和对二甲苯与氯代烷烃进行付-克烷基化反应体系中分别检测到二个多核芳烃正离子自由基信号.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到顺磁共振信号分别来自于2,6-二甲基蒽正离子和1,4,5,8-四甲基蒽自由基的贡献.提出了这二个自由基的生成是在付-克烷基化反应中生成的氯代芳基在AlCl3存在下发生Scholl缩合反应生成多核芳烃,后者发生单电子氧化转变为相应的多核芳烃正离子自由基。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这两个自由基的超精细偶合常数,与实验值符合相当满意,从理论上支持了对实验超精细谱线的归属.  相似文献   
90.
痂囊腔菌素A的生物合成和光化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从中国云南西部山区筛选到一株丝状真菌Ascomyceters Hypocreaceae Hypomyces (Fr.) Ful SP.,并在实验室成功地进行培养. 这株真菌代谢产物的化学组分是痂囊腔菌A(EA),并经紫外光谱、元素分析、MS、1H NMR、13C NMR和X-衍射鉴定. 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痂囊腔菌素A(EA)氯仿溶液和二苄胺(DBA)氯仿溶液混合. 用可见光照射混合液,在Varian E-115ESR仪上可以得到强吸收. 得到的数据表明,EA可以诱导DBA转变成氧氮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