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31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沸石负载的钒络合物催化剂对烷烃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钒氧吡啶甲基络合物VO(pic)2负载于Y及ZSM-5沸石分子筛\r\n中,制备出沸石负载的钒络合物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电子自旋共振\r\n、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O(p\r\nic)2络合物确实负载于分子筛孔道内,负载后的络合物仍保持着原来\r\n的结构.考察了催化剂对正己烷和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沸\r\n石分子筛负载的VO(pic)2络合物催化剂保留有络合物原有的催化性能\r\n,虽然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显示出较好的形状选择性.与未负载的络\r\n合物相比,NaY和ZSM-5沸石负载的VO(pic)2络合物催化剂对正己烷\r\n氧化反应的伯醇选择性分别提高了2~3倍和5~6倍.  相似文献   
6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含叔丁基硫醇、二乙基硫醚、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等多种组分的多功能控暴剂进行了定性分析,实现了各物质的完全分离和各色谱峰的归属确认。使用注射器配气法实现了标准气的配制,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多功能控暴剂中叔丁基硫醇进行定量分析。叔丁基硫醇气体样品的质量浓度在5~1 0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高呈线性关系,进样量为1mL时,检出限(3S/N)为5μg·L^(-1)。加标回收率在97.2%~105%之间,对同一样品连续进样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  相似文献   
63.
非进食口部行为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儿童在玩耍玩具或使用婴童产品过程中可能将所接触到的物品触及或放入口中,进而形成潜在的机械性风险和化学性风险。目前,全球各国针对玩具及婴童用品的化学安全法规及标准大多基于经口暴露途径评估的安全风险。该文针对国内外关于儿童口部与物体接触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儿童口部参数采集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儿童口部与玩具等物件接触持续时间、接触频率、口咬力度、口腔尺寸、唾液成分等重要的儿童口部行为参数。提出了目前基于玩具及婴童用品安全风险评估进行的儿童口部参数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玩具及婴童用品的暴露行为规律以及暴露风险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玩具及婴童用品经口暴露风险的评估、检测以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实现“超大容量、超长距离”通信,结合波分复用、偏振复用、模式复用3种复用技术,演示了一个少模光纤传输系统。实验生成符合ITU-T标准的80个通道,利用两个正交偏振及LP11a、LP11b两个模式,在最长达1000 km的少模光纤上传输32 GBaud的16QAM信号。为了减少色散效应和严重的偏振间、模间串扰产生的影响,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DSP)中,采用基于时域和频域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均衡解复用技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500/1000 km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分别能满足7%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硬判决门限(3.8×10-3)和25%LDPC软判决门限(4.2×10-2)。当少模光纤传输距离为1000 km时,系统实现的净速率为32.768 Tbit/s,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应用于某些特殊试样(特别试液背景色泽很深或略带混浊者)中铬(Ⅵ)的测定.试样溶液中共存的铬(Ⅲ)及一些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借在PH 9.5的氨性溶液中以Fe(Ⅲ)离子作载体共沉淀分离予以消除,用ICP-AES法测定滤液中铬(Ⅳ).试验表明:铬(Ⅲ)共存量达100 mg·L-1时,经沉淀分离后不影响铬(Ⅵ)的测定,铬(Ⅵ)的回收率接近100%.此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54 mg·L-1,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一种黄色油漆中在铬(Ⅲ)共存下的铬(Ⅵ),平行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3%.  相似文献   
66.
以醋酸铜、1,10-邻菲啰啉和顺丁烯二酸在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单晶[Cd(phen)2(male)(H2O)]·9.5H2O (1) (phen=1,10-邻菲啰啉; H2male=顺丁烯二酸)。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化合物1中存在着由二十分子水簇构成的结构新颖的一维水链。一维水链和[Cd(phen)2(male)(H2O)]依靠氢键作用构成了独特的包含金属-水网的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67.
李函珂  黄理纳  蚁乐洲  陈阳  马彤梅  彭峰 《应用化学》2016,33(10):1210-1217
有机锡作为一类高风险的有害物质,是各类消费品检测中重点关注的物质之一。 在日常检测中发现,当采用胃液迁移模型对以锡或镀锡为基材的涂层材料进行有机锡检测时,经常会出现甲基锡的假阳性现象。 本文采用金属锡粉模拟实际样品中的无机锡成分,通过GC-MS检测发现单质锡可转化为三乙基甲基锡,其质量浓度为0.56 mg/L,并由此提出了其来源的3种可能性,即1)三乙基甲基锡由无机锡与衍生试剂中微量甲基化试剂反应得到;2)三乙基甲基锡由四乙基锡在进样口或色谱柱内分解得到;3)三乙基甲基锡由四乙基锡于色谱柱内发生甲基取代反应得到或来自于进样口残留污染。 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假阳性现象主要是由衍生试剂四乙基硼酸钠中含有的极少量甲基化试剂引起。 因此,相关标准应对衍生试剂中甲基化试剂的含量做出规定,以避免引起误判。  相似文献   
68.
硒化合物与脂质过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卵磷脂、亚油酸和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 鼠红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实例, 通过ESR研究, 观察到包括RSe和RSeSeR在内的硒化合物在模拟的和真实的生物膜体系中对脂质过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使得硒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假说在体外模型体系实验中被初步证实, 提示占体内总硒量约2/3的非GSH-Px硒可能是通过直接清除过氧自由基而发挥其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 其清除作用是针对生物膜磷脂分子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自由基, 其作用部位处于膜磷脂双分子层中部疏水区(脂相)中, 在体外实验的清除效果上, 有机硒优于无机硒, 某些有机硒化合物表面出“奇偶规律"。CNDO/2计算表明, 硒化合物清除脂质过氧自由基可能是通过硒中心自由基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69.
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平台的小型目标检测网络MTYOLO(MobileNet Tiny-Yolo),它将待检测的图片平均分割成多个单元格,并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传统卷积,减少了参数量和计算量。采用点卷积和特征图融合的方法来提高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TYOLO网络模型大小为41 MB,约为Tiny-Yolo模型的67%,其在PASCAL VOC 2007数据集上的检测准确率可达到57.25%,检测效果优于Tiny-Yolo模型,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  相似文献   
70.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和旋涂法制备了未掺杂的ZnSnO3薄膜和掺入不同物质的量的Sb的ZnSnO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霍尔效应仪(Hall)以及紫外-可见光(UV-Vis)等表征了热处理后薄膜的晶相、微观形貌、晶格缺陷、电学性能以及紫外-可见光透过率。结果表明:所有薄膜都是ZnSnO3结构;与未掺Sb的ZnSnO3薄膜相比,掺入Sb后的ZnSnO3薄膜的电阻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掺入8mol%Sb的薄膜具有最低的电阻率0.96Ω·cm;缺陷研究表明:Sb的掺入使得晶格中的间隙锌离子含量增加,这有利于薄膜电阻率的降低;薄膜的紫外-可见光(UV-Vis)表明:在波长大于475 nm的可见光范围内,掺入Sb的ZnSnO3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都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