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7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The therm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holographic entanglement entropy(HEE)of an annular domain is investigated in the Vaidya-AdS geometry.We determine numerically the Hubeny-Rangamani-Takayanagi(HRT)surface,which may be a hemi-torus or two disks,depending on the ratio of the inner radius to the outer radius of the annulus.More importantly,for some fixed ratio of the two radii,the annulus undergoes a phase transition,or a double phase transition,during thermalization from a hemi-torus to a two-disk configuration,or vice versa.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phase transit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the two radii of the annulus.The rate of entanglement growth is also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thermal quench.The local maximal rate of entanglement growth occurs in the region with a double phase transition.Finally,if the quench process is sufficiently slow,which may be controll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null shell,the region with a double phase transition vanishes.  相似文献   
162.
利用不同图像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可提升遥感场景零样本分类性能。将图像特征的融合与零样本分类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特征融合的遥感场景零样本分类算法。采用解析字典学习方法,计算各图像特征的稀疏系数,并串接起来作为融合后图像特征,以减少冗余信息且保留各图像特征自身特点;引入监督信息,提高融合特征的鉴别性;将融合特征与场景类别词向量进行结构对齐,提升对新类别场景的迁移识别效果。在UC-Merced和航拍图像数据集两种遥感场景集上,对相同层次及不同层次的场景图像特征分别进行融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总体分类准确度和运算耗时,所提算法均优于其他零样本分类算法及通用的特征融合算法,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人体多运动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体多运动模式识别中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人体多运动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选取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时域特征作为模式识别特征量,提取MEMS角速度传感器的时域特征作为二次识别的特征量,能够准确识别走、跑、站立、上楼、下楼、趴倒、躺倒、倒退多种运动模式。识别过程采用分层识别算法,同时使用支持向量机识别区分难度较大的两类行为动作。嵌入式消防单兵定位系统平台的实验验证表明,利用该算法能够识别消防单兵的多运动模式,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64.
合成了3种分子主链由1,4二苯乙烯基苯(DSB,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PPV三单元的低聚物)与不同长度的离子传导型隔离链段低聚乙二醇(OEO,或聚氧乙烯)组成的交替型蓝色发光共聚物DSB二缩三乙二醇(TEO)、DSB五缩六乙二醇(SEO)和DSBPEG1500.研究了3种聚合物在其氯仿溶液中的电荷传输机理.通过多种手段考察了不同长度的OEO链段对聚合物的结晶能力、相结构以及其对锂盐溶解能力的影响,并讨论了此类材料的合理结构设计原则.以DSBTEO为发光层材料,装配了电致发光器件.  相似文献   
165.
This paper proves the inexistence of symmetric,orthonormal and commpactly supported three-band wavelet system with the length(6,m,n) in terms of the method of polyphase matrix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66.
大片单层低缺陷MXene的制备及其膜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生成氢氟酸法刻蚀Ti3AlC2制备了单片层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了MXene的微观形貌.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MXene材料具有大片、 单层及低缺陷等特点. 通过抽滤MXene分散液制备的MXene膜材料具有导电性高(3280 S/cm)及韧性优异等特点. MXene膜的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8 μm厚的MXene膜屏蔽效能为60.6 dB, SSE/t值则高达19531.1 dB·cm 2·g -1. 推测MXene膜的屏蔽机理是一种以吸收为主的电磁干扰屏蔽机制.  相似文献   
167.
针对传统计步算法精度低适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足部定位模块的高精度自适应步长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分析行人步态的周期特征,精确地判断每个步态周期中单脚离地和落地的时间差值,采用零速更新法结合时间阈值、加速度阈值和加速度方差阈值进行步态检测;然后对转换后地理坐标系下传感器信号进行双重积分,计算出行人每一步的空间轨迹,无需进行前期步长数据采集或者生物模型参数提取,即可实现对行人步长的精确估计。在AHRS_box惯性传感器模块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估计得出的步长和行走距离误差均小于2.5%,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8.
宋超  陈谷然  徐骏  王涛  孙红程  刘宇  李伟  陈坤基 《物理学报》2009,58(11):7878-7883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氢化非晶硅薄膜,经过不同温度下的热退火处理,使薄膜由非晶结构向晶化结构转变,得到含有纳米晶粒的晶化硅薄膜.在晶化过程中,采用Raman技术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变温电导率的测试,对薄膜的电学输运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700 ℃时,样品中开始有纳米晶形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样品的晶化比增大,在1000 ℃时,薄膜的晶化比达到90%以上.在700 ℃退火时,薄膜中晶化成分较低,载流子的传输特性主要受到与硅悬挂键有关的缺陷态影响,表现为带尾定域态的跳跃电导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 退火 纳米硅 电输运  相似文献   
169.
光纤中双宽带抽运SBS慢光及其脉冲展宽减小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任立勇  王士鹤 《光学学报》2008,28(11):2077-1082
提出了一种单模光纤中采用双宽带抽运实现宽带受激布罩渊散射(SBS)慢光的方法.给出了双宽带抽运的SBS慢光及其脉冲展宽的理论模型.色散分析发现,两抽运光间存在一个最佳的频率间隔,可有效地减少由于群速度色散所引起的脉冲展宽.理论计算表明,该方案所获得的SBS增益带宽和信号脉冲群延迟分别提高到了相同条件下单宽带抽运的1.7倍和2倍.  相似文献   
170.
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脑算“神人”——张展贵.教育青少年时说:“速算需深功,功到自然戚。”在珠算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夯实基础,挖掘潜力,十分必要。因此,我们对初学珠算的学员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与准确率.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