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化学   156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01.
用微量热研究一系列新型吡啶酰胺希夫碱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不同的吡啶酰胺希夫碱衍生物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 通过热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生长速率常数(k)和抑制率(I), 我们获得了吡啶酰胺希夫碱衍生物的抗菌作用效果. 通过药物作用于细菌处于生长对数期的实验发现, 有两种化合物(F和G)对大肠杆菌生长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他们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0. 106 和0. 113 g/L, 但是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无氧发酵过程抑制作用比较差. 通过进一步分析药物结构与药物半抑制浓度, 我们发现: 希夫碱衍生物的亲水性对其抗菌活性有很大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不同所致. 对希夫碱及其碱衍物的结构与抗菌活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它们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顺序为: F>G>C>D>E>B>A.  相似文献   
202.
郭清莲a 李冉b  c 周新a  c  刘义b  c 《中国化学》2008,26(12):2207-2215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酮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进行于pH = 7.40±0.1的0.1 mol∙L-1PBS磷酸缓冲溶液。实验结果表明,酮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酮康唑可以有规律地使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可认为是酮康唑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并且获得了不同温度下,酮康唑与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以及∆G、∆H和∆S等热力学参数。根据所得结果可推断酮康唑与白蛋白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同时由FRET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了酮康唑与白蛋白结合位置的距离r。  相似文献   
203.
经营管理者们很难对众多关键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无法实现有效决策.为此,提出一种估算影响程度的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企业的数学模型,即带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包含常参数、变参数和状态变量).基于灵敏度理论估计常参数和变参数扰动对状态变量的影响程度,并给出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扰动解的外推和参数间重要性的比较.以东城食糖经营公司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4.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相似文献   
205.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配合物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化析及有关文献对比,确定其组成是[Sm2(Gly)6(H2O)4](ClO4)6·5H2O,单晶结构,纯度是99.0%.熔点分析仪分析知其没有固定熔点,在79~370K温区,用高精密全自动绝热量仪对单晶配合物进行了热容测定,发现该配合物在低温段没有反常热容。348.07K附近是该配合物的分解温区,配合物的分解温度、分解熵和分解焓分别是346.89K,44.669kJ/mol和128.77J/K·mol。计算机拟合了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在79~318K温区,Cp=1294.56+624.17K-11.893X^2+75.075X^3+23.762X^4.在常压,298.15K下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测定了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值为-8022.405kJ/mol。  相似文献   
206.
百草枯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颜承农  张华新  刘义  梅平  李克华  童金强 《化学学报》2005,63(18):1727-1732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 百草枯(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 试验发现, PQ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 发现BSA与PQ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 属于静态荧光猝灭, 发生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 根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位置距离212位色氨酸残基2.07 nm. 由Lineweaver-Burk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 (297 K: 2.035×104 L•mol-1; 304 K: 3.256×104 L•mo-1; 311 K: 2.889×104 L•mol-1)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Ø=18.50 kJ•mol-1;⊿SØ=144.7 J•K-1/145.2 J•K-1/141.0 J•K-1; ⊿GØ=-24.50 kJ•mol-1/-25.66 kJ•mol-1/-25.36 kJ•mol-1), 证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 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Q对BSA构象的影响, 为预防和医治PQ中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7.
新型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2)为原料,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 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金属卟啉。使用LKB 2277热活性监测器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金属 卟啉4a ~ 4f和7a ~ 7f作用下的生热曲线,得到了不同金属卟啉在不同浓度下大 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生热速率常数k,最大发热功率p_(max)和最大发热功率的出现时 间t。结果发现,含有吡啶溴化盐的水溶性金属卟啉7a ~ 7f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 的抑制活性要明显大于含有酯基的金属卟啉4a ~ 4f。  相似文献   
208.
硝酸镧与丙氨酸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氨基酸是体内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元,它通过DNA,mD-NA复制、转录、翻译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分子.1928年Feifer首次合成,1975年Anyhileri报道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La(Gly)3·Cl3·H2O的抗肿瘤作用.显然,研究稀土氨基酸配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1-5].认识它们的基本热力学性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开拓时期. 姜相武等[4]在 35℃时对体…  相似文献   
209.
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菌种、菌株 ,以及测量方法、温度、培养基、接种量、保存期、p H值、代谢类型的改变都会对微生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其代谢热谱及热力学参数亦发生相应的改变 .  相似文献   
210.
细菌变异株生长热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量热法研究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是生物热力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们已经测得细菌生长的完整热谱,这种热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明显的特征性,可以作为细菌的“指纹图”对其进行种的分类和鉴定[1~5].但在研究中发现,同种细菌不同变异株的生长图谱略有差异,若培养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