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35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01.
电爆炸丝法制备纳米Al2O3粉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电爆炸金属丝产生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的实验装置,金属丝电爆炸腔采用圆筒结构,纳米粉末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成功制备了纳米Al2O3粉末,其平均粒度达到64.9 nm。对电爆炸金属丝产生纳米Al2O3粉末的物理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对粉末粒度有重要影响:随气压的增加粉末平均粒度变大;随金属丝直径增大粉末平均粒度变大;粉末的平均粒度与电容器的初始储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Detection of underwater bubbles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the research of ocean-atmosphere flux exchange. Digital holographic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Maeh-Zehnder digital holographic system,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bubbles. Holographic images of the dynamical bubble fields are recorded by the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video system and the tomographie images at different depth are reproduced. The distribution of sizes and densities of the bubbles is obtained through following steps as denoising, edgedetection, and bubble-recognition using Hough transform.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digital holographic detection of underwater bubble fields are tested and verified.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报道了通过500 keV从1013cm-2到3×1014cm-2的不同剂量的28Si离子自注入技术,结合不同温区退火,在SOI晶片中引入一系列发光中心(X,W,R,D4,D3,D2和D1中心)研究。采用光致发光测量表征,分别研究了退火温度、注入剂量以及测试温度对样品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W线的最佳退火温度大约为275℃,注入剂量为1013cm-2量级;R线发光强度最大时需要的注入剂量为3×1013cm-2,退火温度为700℃;与体Si晶体不同,离子注入SOI晶片内仅在275℃的低温退火3 min,在1013cm-2小剂量样品的PL谱中也观察到D1和D2带。本研究结果为硅基红外光电器件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在si(100)衬底上用分子束外延成功生长了Si_(1-x)Ge_x/si量子阱发光材料,发现在生长过程中背景杂质含量直接影响材料的发光特性,用光致发光(PL)和卢瑟福背散射(RBS)对样品质量进行标定。在PL测量中观察到合金量子阱带边激子分辨峰,并对发光峰能和峰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在胶束体系中 光衰减符合一级指数衰减公式Pt=Poe-t/r,作者以激光诱导时间分辨光谱技术测量了SDS胶束中荧蒽的燐光寿命和瞬时燐光强度产。值。提出Po可定性表示重原子效应对燐光体经S1-T1系间跃迁几率的影响.而t值表示三线态失活几率大小,即反映了胶束对燐光体的保护作用。作者详细研究了TINO3用量、SDS用量、pH值、Na2SO3用量对上述参数的影响,以期说明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中影响燐光行为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本质。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苯酚过氧化氢羟化过程中Dawson结构杂多化合物的ESR谱,通过对比不同反应时间后催化剂的波谱参数,分析了反应过程中V4+→V5+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催化剂仅存在少量V4+,在反应时间达到2h时V4+的含量迅速增多,并出现了V(Ⅰ)及V(Ⅱ)两种波谱参数相异的四价钒,其中V(Ⅰ)对应着V=O键上的V4+,而V(Ⅱ)则对应着加氧中间物种,反应过程中V(Ⅱ)的含量迅速增多.两种钒均为羟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7.
溶液表面吸附实验数据的计算机非线性拟合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杨宇 《大学化学》2002,17(3):51-52
通过Gibbs公式与Langmuir等温式的结合 ,对溶液表面吸附实验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两组分稀溶液表面张力σ与溶液浓度c关系式。用计算机进行非线性函数拟合代替传统的作图、作切线、再直线拟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拟合参数能直接反映实验数据质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8.
隐藏嗜酸菌DX1-1产PHB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可积累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隐藏嗜酸菌(Acidiphilium cryptum)DX1-1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碳氮源组合(葡萄糖,KNO3),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培养条件即碳源浓度为40 g/L、氮源浓度为15 g/L以及初始pH值为3.0,并确定了在最优培养条件下生长曲线和PHB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核磁共振对该菌胞内PHB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次试验提高了DX1-1菌株PHB的产量,最高达到19.75 g/L.  相似文献   
109.
鉴于主动万向脚轮式全向移动机器人运动学矩阵与其脚轮转向关节的位置有关,因此脚轮的运动误差会同时降低机器人的里程计和速度控制精度.因传统的工作空间信息融合算法无法有效提高脚轮运动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关节空间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新算法首先预测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状态,然后通过逆向运动学将其解算到关节空间,随之在关节空间内进行数据融合,以提高脚轮运动精度,最后利用脚轮运动的最优估计来更新各关节角度和机器人里程计信息.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可有效减少脚轮运动的误差,使机器人的运动学矩阵更接近其真实状态,从而提升了机器人的里程计和速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0.
方建中  许四祥  杨宇  王洋 《光学技术》2019,45(4):412-417
针对双目视觉定位与测量中某些被测物体角点不明显导致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亚像素边缘拟合的双目视觉定位与测量方法。利用双目系统标定的结果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去畸变和立体校正处理;使用Zernike矩方法对预处理的图像进行亚像素边缘检测,对获得的亚像素点进行聚类和拟合,计算拟合曲线的交点;根据对极几何原理来完成左右图像中的交点的立体匹配,利用视差及三角测距原理获得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及其尺寸。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角点不明显导致双目视觉立体匹配和定位精度问题,并能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