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78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旭  肖金标  孙小菡 《光学学报》2007,27(4):80-684
采用楔形光纤(WSF)实现了与半导体多量子阱(MQW)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的高效耦合。在多量子阱-平面光波光路前置模斑转换器(SSC)和不加模斑转换器的情况下,用阶梯串联法(SCM)数值模拟并优化设计了楔形光纤-平面光波光路间最佳耦合参量:楔形光纤楔角45°、端面圆柱透镜曲率半径2.5μm、模斑转换器-多量子阱-平面光波光路出射椭圆光斑长半轴3.5μm、纵横比5、楔形光纤-平面光波光路间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无偏移、纵向间距5.5μm。用反向推演法(IDM)实验分析了楔形光纤样品的出射光场,与阶梯串联法(SCM)计算结果相比长轴误差为3.125%,短轴误差为0.8%。建立楔形光纤-平面光波光路-单模光纤(SMF)的耦合实验系统,在1.55μm波长处以单模光纤作为出纤的相同条件下,发现楔形光纤激励入射平面光波光路比单模光纤和锥形透镜光纤(TLF)作为入纤的耦合效率分别提高了24.827 dB和16.22 dB,为多量子阱-平面光波光路芯片尾纤封装技术提供了实验原型。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超分子探针对羧基苯偶氮基杯[8]芳烃(简称CPAC).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溶液状态下该探针与诺氟沙星(简称NFLX)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烈的相互作用,CPAC与NFLX形成外式包结物,静态猝灭NFLX的荧光,CPAC的杯腔体与NFLX的喹啉环间的疏水作用是主要作用方式.测定了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6.38×105 L·mol-1)和结合比(n=1).实验发现,小牛胸腺DNA能夺取CPAC-NFLX体系中的CPAC,使NFLX游离,说明超分子化合物CPAC可用于诺氟沙星药物的储存和定点释控.  相似文献   
13.
光子晶体平面波导与脊波导高效耦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柏宁丰  刘旭  肖金标  张明德  孙小菡 《物理学报》2005,54(10):4933-4937
利用一维变周期谐振腔阵列和非线性缓变边界,可以实现光波从脊波导到光子晶体平面波导 (PCW)的高效耦合.基于平面波展开法(PWE)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深入分析和讨 论了普通脊波导、2D-PCW结构和本征模以及工作模式、缓变边界形状等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从而得出光波从脊波导到2D-PCW、再返回脊波导的统一图景.指出考虑模式转换和采用缓变 边界条件可以极大提高PCW与脊波导间的耦合效率.对PC-PW边界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缓变结构 进行了仿真,讨论了边界缓变程度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模式耦合和PC-PW余弦 缓变边界时的耦合效率在较宽的带宽内超过了95%. 关键词: 光子晶体波导 脊波导 PWE FDTD 耦合边界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旋转二维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体三维显示系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林远芳  刘旭  刘向东  张晓洁   《光学学报》2003,23(10):158-1162
利用发光二极管 (LED)的高速发光特性 ,以旋转的二维发光二极管阵列为显示载体 ,通过时分寻址电路快速显示三维形体的二维截面序列。受调制的离散二维图像信息 ,因视觉暂留而形成深度效应 ,将被整合感知为一幅连续的三维图像。成功实现了具有 4 915 2个体像素 ,尺寸为14 4 .6mm× 110mm的柱体空间内的三维显示 ,图像具有双目视差、调节、会聚等常规视差信息 ,能提供真实的深度暗示 ,可同时从任意角度直接观察。论述了系统的显示原理及图像编码分解方法 ,分析和讨论了显示质量与体像素优化选取、起始位置显示信息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5.
密集波分复用薄膜滤光片的群延迟补偿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巍  顾培夫  刘旭 《光学学报》2003,23(9):123-1126
设计了一种基于薄膜干涉理论的反射式相位补偿器件,用以补偿密集型波分复用窄带滤光片所产生的群延迟,使50GHz薄膜滤光片的群延迟特性适应于40Gb/s系统的要求,在0.2nm带宽下群延迟波动从10ps左右下降到0.76ps以下。  相似文献   
16.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gain effective speckle reduction in medical ultrasound images. To exploit full knowledge of the speckle distribution, here maximum likelihood was used to estimate speckle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its statistical mode. Then the result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nonlinear anisotropic diffusion to achieve adaptive speckle reduction. Verified with simulated and ultrasound images, we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is capable of enhancing features of clinical interest and reduces speckle noise more efficiently than just applying classical filters. To avoid edge contribution, changes of contrast-to-noise ratio of different regions are also compar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验的角度介绍从薄膜导波传播衰减研究光学薄膜损耗的方法,并以一些低损耗的光学薄膜样品的测量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对损耗研究的灵敏程度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自由曲面具有灵活的面形结构,用于光束调控可获得高性能、轻小型的系统,可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和实现新的光束调控功能。自由曲面光束调控是一个根据输入和目标反求光学自由曲面的逆问题。Monge-Ampère(MA)方法基于理想光源近似,将自由曲面光束调控逆问题转化成一个带有非线性边界条件的MA方程。MA方法无需预先给定光线落点位置,而是通过控制曲面的高斯曲率分布来实现对光传输的高效灵活调控,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可自动满足曲面连续性可积条件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对MA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自由曲面光束强度调控模型,以及自由曲面光束强度和波前同时调控模型的构建过程与求解方法,并通过三个设计实例充分展示了各类光束调控模型的有效性和MA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二次锂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装置得到迅猛发展,而开发高性能的锂电池电极材料一直是电化学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无机正极材料相比,聚合物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柔软性好、廉价易得、环境友好、加工方便、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本文综述了导电聚合物、共轭羰基聚合物以及含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电极反应机理、电化学性能和近五年来的重大研究进展,总结了这三类聚合物电极材料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含硫聚合物电极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手段,最后提出了综合这三类聚合物优点的含硫共轭导电聚合物将会是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光学元件表面缺陷中存在一些深度较浅或者宽度较窄的划痕,在暗场成像检测中,该类划痕产生的散射光灰度值很低,甚至淹没在背景光中,很难被目视或常规机器视觉识别,造成划痕缺陷的漏检。针对该问题,以既有的疵病检测系统为基础,根据划痕灰度的等级特征,提出双阈值法分类处理划痕缺陷。在低阈值的弱划痕处理中,根据弱划痕和背景的频率特征以及空间对比度特征,设计了频域滤波及背景差分算法。通过空间域以及频率域的滤波处理,排除高频噪声以及高亮度噪声,根据几何特征等提取弱划痕图像中的复杂背景。经差分处理后,提取弱划痕并增强对比度,最后与正常灰度级划痕信息一同通过高阈值(正常阈值)进行后续划痕的特征提取,即得到所有的划痕信息,为划痕缺陷总长度计算以及最大长度的分级判定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避免了过低二值化阈值引入的背景等不规则噪声,使得划痕与背景的对比度大大增强。目前该算法已经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系统中大口径光学表面划痕的定量检测,并且使长度计量的准确度已提升到约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