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75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其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离子壁垒膜的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表征膜层对离子阻止能力的离子透过率的概念,提出了离子透过率测试的原理方案和相关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2.
受激布里渊散射会影响少模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信噪比、传输距离与传输容量,是影响传输系统入纤功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对阶跃型少模光纤的受激布里渊散射谱的阈值进行了研究,运用了布里渊散射谱、模式联运谱的数学模型对少模光纤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少模光纤布里渊散射增益谱、阈值增益系数,以及光纤各参量对少模光纤阈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SI-10阶跃型少模光纤中存在五种不同的传播模式,不同模式有各自的传输常数以及有效折射率,各模式相互作用导致模式展宽、增益降低,且布里渊散射谱峰值增益系数为3.9×10-11 m·W-1。阈值增益系数受到光纤传感距离的影响,在相对较短距离传输中阈值急速下降,且其趋势随长度增加渐趋平缓,当光纤长度达到22 km时阈值增益系数趋于常数18.1。少模光纤的阈值因光纤长度的递增而递减,且递减趋势渐缓趋于常数20.5 dBm;少模光纤不同模式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阈值也因光纤长度的递增而递减最终趋于常数,且不同模式的阈值因模式阶数的递增而递增;少模光纤的阈值随着光纤衰减系数和纤芯半径的递增而递增,且增加趋势缓慢增大。不同衰减系数的光纤其阈值在不同长度趋于常数,衰减系数越大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越大越容易趋于一常数。  相似文献   
233.
提出了一种将拉曼光谱和基于粒子群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算法相结合快速定量检测三组分食用调和油含量的方法。以三组分的食用调和油为研究对象,对拉曼光谱分四步进行了预处理,进而准确提取拉曼光谱的特征峰强度。以训练集样本的特征峰强度和调和油样品的百分比含量作为回归预测模型的输入值和输出值,建立LSSVM和PSO-LSSVM数学模型,通过测试集样本的相关系数和均方误差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非线性建模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的核函数参数σ和正则化参数γ对模型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影响很大,导致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过度依赖于参数--在优化步长过小时耗时较长,过大时又无法得到全局最优值。提出的PSO-LSSVM算法,利用粒子群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对LSSVM的模型参数σ和γ进行优化,从而克服LSSVM算法中耗时与盲目性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PSO-LSSVM算法对三组分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花生油和葵花仁油定量预测模型的测试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 7,0.997 2,0.995 3;均方误差分别为0.054 9,0.009 2,0.047 1。与LSSVM算法相比,PSO-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因此,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三组分食用调和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234.
以稻壳灰为原料经过生产水玻璃的中间环节制备纳米级白炭黑,利用响应面软件设计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反应的最佳条件:水玻璃浓度为15 Be,反应温度为54℃,硫酸浓度为0.6 mol/l,反应终止时pH为6,反应时间为62 min,所得产品的粒度平均为70  相似文献   
235.
杂多酸/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过渡金属取代的硅钨酸盐K6SiM(H2O)W11O39(M=Co、Ni、Cu,简称为SiMW11),利用硅钨酸(H4SiW12O40·nH2O,简称为SiW12)与SiMW11做母体,分别将它们负载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上,制成一系列杂多酸/聚乙烯醇复合膜光催化剂,利用IR、SEM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分别研究了SiW12/PVA、SiCoW11/PVA、SiNiW11/PVA、SiCuW11/PVA复合膜对有机染料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60 min内对甲基橙的脱色率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SiW12/PVA复合膜效果最好,12 min内脱色率达100%.提高SiW12负载量可有效提高膜的光催化活性,当SiW12与PVA质量比为1:1时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36.
Co和Mn共掺杂ZnO铁磁性的第一性原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体能量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单独掺杂ZnO和(Co,Mn)共掺杂ZnO的32原子超原胞体系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了纤锌矿结构ZnO、Co-ZnO及(Co,Mn)共掺杂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ZnO中单独掺杂Co元素显示出铁磁性行为,Mn的引入减弱了Co-ZnO的铁磁性。  相似文献   
237.
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铝掺杂氧化锌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在玻璃衬底上制作了不同浓度Al掺杂的ZnO: Al薄膜(AZO).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PL)、反射光谱(Res)、四探针测试仪等测试了不同Al掺杂浓度下AZO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光学、电学性能.SEM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时AZO表面致密,随着Al浓度的增加薄膜表面孔洞增多,平整度降低.XRD结果表明当nZn/nAl物质的量比为100: 5时, AZO薄膜为c轴择优取向纤锌矿结构.PL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l掺杂AZO薄膜具有近带边紫外发射和深能级发射两个发射峰,且紫外发射峰随着Al3+浓度的增加先蓝移后红移.反射光谱表明所有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较低..方阻测试结果表明当nZn/nAl为100: 5时,AZO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238.
在Lω-空间中引入拟ωδ-Lindelff性质和拟ωδ-Lindelff空间的概念,研究了它们的基本性质.得到拟ωδ-Lindelff性质是ωδ-闭遗传的,是弱拓扑不变的等结论.  相似文献   
239.
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TDLAS)技术因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快速测量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受到广泛应用。波长调制光谱(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um, WMS)的二次谐波信号经常用作气体浓度反演的检测信号。TDLAS检测性能与系统参数,如锁相放大器的时间常数、扫描幅度、扫描频率、调制幅度、调制频率等的选取紧密相关,实际测量中各参数的选择多以谱线形态特征为依据,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未能得到较好体现。由于信号的采样与处理均在频域对谱线产生作用,各参数之间的作用相互关联。然而很少有研究参数对谱线频域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验分别观察各调制参数对二次谐波信号的影响。通过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一个参数的方法,得出各个参数对信号线型、频率特征及噪声引入的影响规律,继而分析并验证了多参数联合变化对谱线频带的决定作用。与基于时域特征的传统方法相比,基于谱线频率特征分析一方面具有与谱线信号采集检测处理机理相近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直观得到各参数对主频带的影响和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趋势。总结出基于频率特征的各参数的基本选取方法,以谱线频带和截止频率相互关系为判定标准,截止频率的大小由锁相放大器时间常数决定。通过设置合适的时间常数和扫描参数使信号频带与截止频率相近但不相交,使谱线频带内频率分量不产生衰减,频带外噪声得到最大抑制;再根据锁相放大器的性能和信号信噪比来确定调制参数,使谱线主频幅度最大;最后根据系统需求确定采样率。单周期采样点不变时,低扫描频率时检测精度相对提高但耗时较长;反之,扫描频率提高,速度变快但检测精度下降。通过联合影响规律调整关联参数,减小硬件限制对参数最优值选取造成的影响。可在考虑系统检测需求与硬件条件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参数选择得到最优二次谐波信号,为此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数优化的实验依据与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40.
由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S450型近红外高密度光栅光谱仪,使用高速采集技术可得到高密度光谱(波长范围900~2 500 nm,采集间隔0.1 nm,光谱包含16 001个数据点),本文采用该仪器并以小麦、烟草样品为实验对象,针对高密度光谱的数据特点,采用S.G.(savitzky-golay)平滑、固定窗口组合滑动窗口平滑(FCMWS和一阶导数(FD)等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小麦粗蛋白、烟草烟碱及总糖含量进行建模和预测,对仪器整体性能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参数优化等,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烟草样品的原光谱经S.G.平滑结合一阶导数预处理后,模型性能大幅提高,通过对参数拟合阶次M和平滑点数N进行优化得出,当M一定时,N可选取范围较宽,且当M=2和N处于201~801区间时模型效果理想且稳定;(2)FCMWS方法对小麦、烟草样品的原光谱进行两层平均平滑,经调整优化平滑参数K1K2(K1为第一层平滑的固定窗口大小,K2为第二层滑动窗口大小)得出:两层平滑参数相乘约为150~310时,模型性能稳定且较优,同时FCMWS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建模速度;(3)以小麦样品为对象,同时在两台S450型光谱仪上采集样品光谱,对比分析了仪器间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光谱经S.G.平滑或FCMWS方法处理后,不同仪器模型间相互预测数据的相对偏差小于2.00%,远低于预测值与参考值间的相对偏差,说明上述两种方法均可降低仪器的台间差异,实现台间模型的稳定传递。研究结果表明,国产S450型高密度光栅光谱仪结合数据平滑去噪技术,已满足小麦、烟草等农产品品质检测和模型传递的性能要求,且该光栅型仪器成本相对较低,对农业领域推广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