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7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321篇
化学   2551篇
晶体学   200篇
力学   226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497篇
物理学   16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钯催化炔烃羰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实现改善钯催化炔烃羰基化反应绿色性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醇的用量、二氧化碳压力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均对钯催化炔烃羰基化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均有影响 ,即存在炔烃的羰基化反应与氧化偶合反应的竞争  相似文献   
62.
尹蕊  刘双全  邬冰  高颖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1):2118-2122
由于乙醇最有可能成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替代燃料,因此近年来。对乙醇的电化学氧化及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甲醇毒性较大并且易透过Nafion膜进入阴极造成阴极的混合电位而影响DMFC的阴极性能.这是制约DMFC走向实用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人们在致力于研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同时.也寻求其它的小分子醇作为甲醇的替代燃料。乙醇是除甲醇以外最简单的醇.它来源广泛.无毒,是可再生和环保型能源.并且也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反应活性。但是乙醇在电极上的完全氧化因涉及到C-C键的断裂要比甲醇困难.阳极反应动力学过程也比较缓慢。到目前为止铂基催化剂仍然是乙醇氧化最好的催化剂.虽然也有使用非铂催化剂研究乙醇的电氧化,但催化活性远不如铂基催化剂高。  相似文献   
63.
成都市土壤-植物系统铅污染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成都市土壤-植物系统铅污染状况,分析了成都市五种蔬菜及其根系土的铅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铅含量变化范围61.0~115.0mg/kg,均值为77.3mg/kg,所有样品含量均超过成都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以城东和城南污染最为严重;蔬菜中铅含量以莴笋叶最高,萝卜最低,叶菜类高于瓜果类;蔬菜污染严重区与土壤污染区差别明显,说明土壤铅和植物铅污染源不同。  相似文献   
64.
四苯硼钠-甲苯胺蓝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减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PH4.0醋酸-醋酸钠介质中,甲苯胺蓝在600nm处有一个吸收峰,随着四苯硼钠浓度的增大甲苯胺蓝在600nm处吸收峰降低,颜色减弱,这是由于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缔合物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疏水作用及分子间作用力,聚集形成纳米微粒所致,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纳米微粒体系亦在600mm处有1个吸收峰,在400mm、470mm和580mm处产生3共振散射峰,其中400mm和580mm为甲苯胺蓝-四苯硼钠复合纳米微粒产生的特征共振散射峰,这也表明有纳米微粒存在,丙酮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等表明,纳米微粒的形成是产生其减色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微生物法分析天然抗氧化剂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微生物抑菌活性纸片试验法,对葛根黄酮、诃子提取物、丹皮酚、竹叶黄酮等4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竹叶黄酮、诃子、葛根具有较强的抗单线态氧能力,而丹皮酚抗单线态氧的能力较差。在不同的氧化还原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表现出抗氧化能力,亦可能表现出促氧化能力,二者有着不同的反应机理。微生物抑菌活性纸片法可作为研究较复杂生物环境中抗氧化剂性能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6.
羰基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其合成产品分别为醛、酮、酯、羧酸和酰胺等一系列化合物,可用作溶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天然产物的替代品。卤代烷烃种类繁多,价格低廉,以其为底物进行羰基化反应,可以得到多种多样的羰基化合物。但常规羰基化反应往往需要高温(150-2  相似文献   
67.
Eu2 激活的CaS: Eu[1],Eu3 激活的硫氧化物[2],Pr3 激活的Ca0.8Zn0.2TiO3[3]以及Eu2 和Mn2 掺杂的SrY2S4[4]都是重要的红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镁水平 ,以 1 5 9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 ,用xylidylblue比色法测定了其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早期DN)、临床DN及晚期DN血镁水平 ,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同时将 1 1 0例DN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失代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 ,将其血镁水平与 1 0 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患者相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对 79例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及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镁水平进行了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早期DN及临床DN血镁水平降低 ,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T2DMDN及CG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血镁水平渐升高 ,且肾功能处于同一期的DN和CGN相比 ,前者血镁水平均较后者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和微量白蛋白尿期血镁水平与UAER呈负相关 (r=0 5 47,P <0 0 1 )。提示T2DM患者肾功能正常时存在低镁倾向 ,但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随着肾功能不全进展 ,DN和CGN患者血镁水平升高 ,但前者血镁水平仍较后者低 ,镁代谢紊乱与DM及其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镁水平测定可否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亦  相似文献   
69.
 构造了氮-镍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研究了氮原子在Ni(\r\n100),Ni(110)和Ni(111)平坦表面的吸附和振动,获得了氮原子\r\n在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位、吸附构型、结合能和本征振动等数据,计\r\n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同时,与Ni(100)表面对比,系统研究\r\n了氮原子在Ni(510)台阶面的吸附和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氮原子在\r\n台阶下部形成最稳定的吸附态,台阶对下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捕获\r\n势,对上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反射势.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咔唑(CZ)和吡咯并吡咯二酮(DPP)为基本结构单元的D-A结构的新型小分子材料,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表征.合成的材料以咔唑作为给电子单元,吡咯并吡咯二酮作为吸电子单元,采用三键作为π桥,并引入4-氟苯基、4-氰基苯基和4-甲氧基苯基作为末端取代基团对材料进行修饰.其中材料CZBTDPPF和CZBTDPPO因分别具有1.85和1.79 eV的较窄带隙而分别获得了相对较高的的光电转化效率(1.97%和1.91%).由此可见,引入4-氟苯基和4-甲氧基苯基作为末端取代基团对于延长材料共轭结构、拓宽材料吸收从而实现材料光伏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