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8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1111篇
化学   2164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216篇
综合类   86篇
数学   456篇
物理学   146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一类三阶非线性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运用“类比法”,构造了一类三阶非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从而推出了该系统的零解全局渐近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972.
2 萘胺 (1)在甲醇中与铜胺络合物 [x(CuCl2 )∶x(苄胺或乙醇胺 ) =2∶1]室温下反应得到产率为 74 %的 1,1′ 联 2 萘胺 (2 ) .在醋酸铜、硝酸铜或高氯酸铜的催化下 ,1在甲醇中被氧气氧化为 2 氨基 1,4 萘醌 4 2′ 萘亚胺 (3) ,产率86 % .用X ray单晶衍射证实 3的乙酰化产物结构为 2 乙酰氨基 1,4 萘醌 E 4 2′ 萘亚胺 (4)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铜 (II)化合物的氧化反应选择性与其还原峰电位有关 .电喷雾质谱的分析表明 1,2 萘醌 2 亚胺 (6 )是生成 3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973.
硅烷偶联剂对SSBR/SiO_2混炼胶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填充白炭黑(SiO2)补强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混炼胶体系的动态流变特性,分别考察了在2个混炼温度(120℃、160℃)下添加3种不同偶联剂(TESPT、TESPD、NXT)对其体系中SiO2粒子表面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混炼温度下添加偶联剂,不利于SiO2粒子表面改性.在较高混炼温度下,偶联剂TESPT、PESPD、NXT均对SiO2粒子表面有改性效果,但同时引起混炼胶不同程度的焦烧,其中以TESPT最明显.随SiO2粒子表面改性程度的提高,出现“Payne效应”的临界应变(γc)值以及低频率(ω)区域lgG′-lgω曲线的斜率值均增大,反映出偶联剂对SiO2与SSBR相互作用的促进以及SiO2粒子分散的改善.  相似文献   
974.
烷基二醇与三丁基锡碘甲烷反应得三丁基锡甲氧基烷基醇(2a~2 e);2(或其衍生物)与邻苯二甲酰亚胺反应合成了N-[ω-(三丁基锡甲氧基)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5a~5 e),其结构经NMR和MS表征。5在光诱导下,由单电子转移引发,经分子内自由基偶合,高产率(85%~99%)地获得可控制反应位置的大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75.
以蛋白质或多肽修饰的吲哚类菁染料Cy3为内核, 采用实验条件简单的油包水反相微乳液方法成核, 通过正硅酸乙酯水解形成的网状二氧化硅包壳的方法制备吲哚类菁染料Cy3嵌入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 考察了以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和多肽修饰的Cy3为内核材料对吲哚类菁染料Cy3嵌入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制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人免疫球蛋白(IgG)或多聚赖氨酸修饰的Cy3为内核材料, 都能制备荧光强度高、荧光稳定性强和染料泄漏极少的Cy3嵌入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 进一步对Cy3嵌入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 并将基于这一新型的荧光纳米颗粒建立起来的生物标记方法初步应用于流感病毒DNA的检测, 其检测线性范围为3.18×10-10~1.27×10-9 mol/L, 检测下限为3.51×10-10 mol/L, 相关系数r为0.986 5.  相似文献   
976.
本文报道了超声技术应用于手性富马酸薄荷醇酯5CH2Br2, CH2CCl2CH3在零价钴与锌的作用下生成环丙烷二羧酸衍生物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977.
无水AlCl3催化合成N,N-二氰乙基甲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莹  谭晓燕  杨志  李姣娟 《有机化学》2005,25(11):1469-1472
报道了AlCl3和AlCl3-ZnCl2组成的催化体系对邻、间、对甲基苯胺三种异构体与丙烯腈发生加成反应合成相应的N,N-二氰乙基甲基苯胺. 其结果表明: AlCl3对该类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AlCl3-ZnCl2组成的催化体系比AlCl3的催化效率更高, 其中间位、对位产物收率达92%~94%.  相似文献   
978.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荧光法测得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一种类型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为1.7×105 L&;#8226;mol-1,有1.05个平均结合位点;微量热法测得该药物-蛋白结合过程中焓变为1.03 kJ&;#8226;mol-1,熵变为101.28 J&;#8226;K-1&;#8226;mol-1,反应为熵驱动.用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模式.计算表明,甲磺酸培氟沙星可结合在人血清白蛋白的两个药物结合位点,疏水作用即熵效应在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预测的结合自由能和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9.
A series of novel mesogenic polyamides containing a flexible pendent side group wassynthesized by solution 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The new monomers, diacids and di-amines containing flexible elements of diferent lengths, were also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HNMR, mass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viscosity measurement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X-ray diffiactionand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These studies revealed that polyamides containingflexible elements of a sufficient length exhibited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LC) pro-perties. The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this series of polymers wer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the length of the flexible segment on the main chain and that of the flexible pendent esterside chain. Lyotropic LC behaviours were also observed in solution.  相似文献   
980.
百里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昔洛韦及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7.84的NaH2PO4-Na2HPO4缓冲介质中,百里酚蓝与阿昔洛韦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6 nm,并在436 nm波长处产生负吸收。阿昔洛韦的浓度在2.05×10-6~2.38×10-5mol.L-1内遵守比耳定律,ε=3.19×104L.mol-1.cm-1,检出限为6.21×10-7mol.L-1。若用双波长叠加,ε=4.46×104L.mol-1.cm-1,检出限为5.13×10-7mol.L-1。用于药品、血浆及尿液中阿昔洛韦的测定,RSD为0.68%~2.76%,回收率为99.1%~103.3%。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离子缔合物的形成不仅由静电引力引起,且与荷移作用和范德华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