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9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化学   1993篇
晶体学   131篇
力学   153篇
综合类   159篇
数学   425篇
物理学   13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oncerning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polystyrene-graft-w-stearyl poly(ethylene oxide) (PS-g-SPEO) by means of XPS,contactangle measurement and TEM, and its in vitro blood compatibility assessment by measuringthe plasma recalcification time (RT) an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PTT). The XPS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rface and bulk composition of the PS-g-SPEO graftcopolymers differ remarkably from each other,and that SPEO component was constantlyenriched at the copolymer/air interface. Contact angle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water wettability can be adjusted effectively by chang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polymer.PS-g-SPEO graft copolymers can undergo microphase separation as clearly illustrated byTEM photograph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PS-g-SPEO graftcopolymer and its blood compatibility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分离与测定对氨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磺胺类药物的新方法.电泳条件为:用 20mmol/L硼砂-20mmol/L H_3PO_4-20 mmol/Lβ-环糊精-4%乙醇(pH 7.0)作电泳液,L-抗坏血酸为内标,280nm为检测波长,样品由电进样方式(10kV/10s)引入毛细管(51.2 cm×50μm i.d.,有效分离长度为 38.5 cm).在24.5°C下,6 min内三者可达基线分离(电泳电压 25kV),且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定量分析,保留时间(Tr)及A_(样品)/A_(内标)的RSD值分别小于1.0%和5.0%.本法的建立为研究这三者共存于高等动物及微生物体内时的生理作用提供了一种可共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3.
聚酰亚胺(PI)是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及电子工业等领域[1].感光聚酰亚胺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大大简化了其应用加工程序[2,3],因而备受人们所青睐.含查尔酮结构的聚合物对UV辐射敏感度高和化学稳定性好,最近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4~7].主链含查尔酮结  相似文献   
94.
 从合成参数出发,详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SAPO-11分子筛焙烧前后晶胞空间群变化的影响.发现成胶方式、成胶温度、模板剂组成、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分子筛产物组成均是影响分子筛晶胞空间群变化的因素.MAS-NMR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筛的微观结构决定了分子筛晶胞空间群的变化,Si(4Si)区增加,分子筛保持为Icm2空间群的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95.
以2,4,6-三氯苯酚和1,2-二氯乙烷为初始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弱碱性助剂三乙胺存在下合成了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分析证实。并对该合成路线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下列五个论题被加以修正和补充:(1)1,2-二取代乙烯单体的聚合;(2)乙烯基单体聚合时的键连方式;(3)自由基聚合的自动加速;(4)引发转移和引发转移终止剂;(5)氢转移聚合和基因转移聚合。  相似文献   
97.
Y2O3, La2O3, Sm2O3对氧化铝瓷烧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3种稀土氧化物对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Y2O3,La2O3,Sm2O3的添加剂促进了氧化铝瓷的烧结,提高了氧化铝瓷的力学性能.Y2O3和Sm2O3掺量为0.50%,La2O3掺量为0.75%时氧化铝瓷在1600或1620 ℃保温2 h烧结,相对密度达98.9%以上,强度超过439 MPa,断裂韧性达5.15 MPa·m1/2以上.微观结构分析表明,Y2O3,La2O3,Sm2O3抑止氧化铝晶粒生长,细化晶粒,使晶粒尺寸较均匀形成致密化结构.  相似文献   
98.
Luminescentmaterialshavinglongdecayperi0dhaveat-IIactedmuchinterestduetotheirpotentialwidespreadaPplicati0ns.Recently,alongdecayluminescentp0wderhavingthecomPositionofSrAl2O4activatedwithEu' wasreportedandregardedasthebestcandidateforpracticalaPPlicationbecauseofitsuniqueadVantages0veritsprecursors.l'2Inthispaper,wereportthesynthesisofthelongdecayluminescentpowderandtheinnuence0fthemolarratioofAlt0sr0ntheethessioncolor.Toproducethelundnescentp0wder,amixtureofSrCO3,Al2O3,Eu2O3andsomesol…  相似文献   
99.
邱森  章俭  宋昊  夏春谷 《分子催化》2007,21(5):453-457
萘降解菌LHJ38在金属盐培养基中加入水杨酸钠诱导培养后能提高其生物合成靛蓝的能力,在LB培养基中加入水杨酸钠反而抑制了其生物合成靛蓝的能力.与LHJ38最适生长pH值不同,LHJ38生物合成靛蓝的最佳pH值范围是8.45—9.45,在pH为8.95的情况下生物合成靛蓝能力是其在pH值为6.95的情况下的两倍.  相似文献   
100.
以聚氧乙烯和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FPEOE)为起始原料, 合成了一系列的特种氟表面活性剂及其丙烯酸酯, 用FTIR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 以其作为接枝单体, 利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功能化聚乙烯, 用FTIR确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接枝率; 用DSC、接触角测量仪和XPS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聚氧乙烯分子量的增加, 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 聚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高于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且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