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2篇
  免费   2141篇
  国内免费   3634篇
化学   6974篇
晶体学   432篇
力学   608篇
综合类   338篇
数学   1493篇
物理学   557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818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890篇
  2009年   963篇
  2008年   1046篇
  2007年   904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采用减压蒸馏生物油为原料,与无水乙醇2:3(质量比)混合,在固定床中ZSM-5/MCM-41分子筛上共催化裂化,考查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WHSV)对裂化产物的影响。对ZSM-5/MCM-41进行了NH3-TPD、BET、N2吸附-脱附等表征,对裂化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减压蒸馏生物油和精制生物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0 ℃、WHSV 3.75 h-1为反应优化工况。此反应条件下,精制生物油酸类物质从减压蒸馏生物油中的25.6%降至反应后的0.1%,效果显著,且精制生物油产率为46.8%,气体产物中CO2和CO的浓度共9.5%。  相似文献   
992.
采用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对模拟玻璃窑炉烟气开展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溶液(NaOH、Na2S)进行了喷淋实验.结果表明,保证溶液pH值在10以上,NaOH浓度对NOx脱除效率无影响,SO2的存在促进了NOx吸收.当O3/NO物质的量比为1.6、溶液NaOH浓度为0.5%时,NOx脱除效率可达70%,SO2脱除效率在99%以上.往喷淋液中添加Na2S,NOx脱除效率随Na2S浓度增加而提高,SO2的存在对NOx脱除效率无影响.当O3/NO物质的量比为1.2、溶液中NaOH浓度为0.5%、添加剂Na2S浓度为0.6%时,NOx脱除效率可达70%,SO2脱除效率在95%以上.60 min长时间运行实验证明,模拟烟气中的NOx经碱液和添加剂吸收后主要以NO-2的形式存在于喷淋液中,且NOx脱除效率不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基于HPLC-ICP-MS分离乙二胺二氯合钯[Pd(en)Cl2]与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5’-d GMP反应产物的方法。方法得到两种能够随色谱流出的产物,产物在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8.0)作为流动相时,得到的分离峰型良好。主产物保留时间为2.8 min,另一产物保留时间为3.2 min。主产物经富集后由ESI-MS(MS/MS)鉴定得到m/z为510,511,512,514和516的[M+1]+分子离子峰且丰度比与Pd同位素元素一致,再通过碎片推断结构为[Pd(en)(N1-5’-d GMP)],另一种产物经HPLC-DAD解析发现紫外吸收光谱与[Pd(en)(N1-5’-d GMP)]完全相同,HPLC-ICP-MS发现产物含Pd量也与[Pd(en)(N1-5’-d GMP)]相同,结合文献推断另一产物为[Pd(en)(N1-5’-d GMP)]的多聚物。研究表明,[Pd(en)(N1-5’-d GMP)]易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其多聚物易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在反应体系pH=6.0时,[Pd(en)(N1-5’-d GMP)]在12 h内生成且稳定存在。HPLC-ICP-MS图谱显示随着反应pH的增加两种产物的总量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994.
研制了一种新型微电流放大器系统,用于检测琢-Hemolysin生物蛋白纳米通道在单分子检测实验中所产生的微弱电流信号(<100 pA)。在1 mol/L KCl、10 mmol/L Tris-HCl,1 mmol/L EDTA的缓冲液(pH 8.0)中测定了DNA-PEG-DNA交联物与纳米通道的穿越和碰撞信号。实验中使用3 kHz贝塞尔滤波器和100 kHz模数转换器来对电流进行采样。结果表明,此放大器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流记录过程中的噪音,有利于分辨待测物分子与纳米通道作用所产生的较小阻断的电流信号(<10 pA)。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使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毒死蜱( CPF)分子印迹聚合膜,制得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等,考察了此CPF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CPF浓度在2.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7.1834-0.2424C (μmol/L),相关系数r2=0.9959,检出限为6.7×10-8 mol/L(S/N=3)。构建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动力学吸附模型,测得印迹传感器的印迹因子β=2.59,结合速率常数k=12.2324 s。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成功用于实际水样和蔬菜样品中CPF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1%~101.4%。  相似文献   
996.
A facile and efficient one-pot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benzenes was achieved via the Michael addition of malononitrile with α,β-unsaturated imines and a sequential tandem reaction. This reaction generates polysubstituted 2,6-dicyanoanilines in high yields (15 examples, isolated yields of 57–91 %), and proceed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60°C, 10 min). In addition, a possible mechanism accounting for the reactio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997.
Novel copolymers of poly(aniline-co-m-chloroaniline)-doped dodecylbenzenesulphonic acid (DBSA) with embedded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sed using the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ve method.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sed using the UV-VIS and FTIR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crystalline nature of the copolymer was demonstrated by way of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patter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particle agglomerates measuring 50 nm to 100 nm on the surface of the nanocomposite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polymer was dependent on the monomer composition and was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of 10?2 S cm?1 to 10?6 S cm?1 with an increasing chloroaniline content and exhibiting improved solubility.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基质匹配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与N-甲基吡咯烷酮(NMP)残留。剪碎样品后,在190℃下加热30 min,使3种溶剂在气固两相间达到平衡,取顶空气体进气相色谱以氮磷检测器检测。以基体匹配校正法消除基质效应,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DMF,DMAC,NMP在0.4~50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种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89.6%~96.1%;RSD(n=6)为1.6%~3.1%;DM F,DM AC与NM P方法检出限均为0.5μg/g。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离子液体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水+乙醇和[Bmim][PF6]+水+异丙醇三元体系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 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和不同组成的水-醇混合溶剂与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能, 并将其分解为库仑相互作用能和Lennard-Jones(LJ)势能.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溶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相行为. 结果表明, 水倾向于与离子液体阴离子和阳离子极性部分作用, 醇倾向于与阴离子和阳离子非极性部分作用; 库仑力主导阴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色散力主导阳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的缔合状态对色散力影响较小, 对库仑力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非贵金属齿科材料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及钛合金中痕量镉和铍。用盐酸-硝酸-氢氟酸混合酸溶解试样,使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的干扰。镉和铍的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均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在0.000 6~0.014mg·L-1之间。方法用于非贵金属齿科材料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0%~10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