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化学   293篇
晶体学   50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12篇
物理学   3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压煤粉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送压力可达4 MPa的气力输送实验台上,进行不同平均粒径煤粉的密相输送实验。研究总输送差压、发送压力对煤粉的质量流量、固气比等输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质量流量随总输送差压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总输送差压下,煤粉平均粒径越大,煤粉质量流量越低;煤粉质量流量随发送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相同煤粉质量流量下固气比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降低;相同表观气速下,煤粉质量流量的增加会导致固气比的增加。  相似文献   
82.
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及在PP中的阻燃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MFP)与红磷粉末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催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微胶囊红磷(MRP)。通过DSC,SEM,FTIR及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红磷微胶囊化效果。结果表明,KPS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FP的反应活性,使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有效地包覆在红磷颗粒表面,缩短了反应时间,且此时制备的MRP包覆效果最佳,其氧化反应峰温为480℃,较红磷原料要高出很多,可使用范围变宽。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多组不同配方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发现,MRP或氢氧化镁(MH)单独使用时阻燃效率低,将它们复配使用后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当PP∶MRP∶MH=100分(phr)∶15(phr)∶50(phr)时,MRP/MH/P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26%,垂直燃烧达到UL-94标准的V-0级。此外,还探讨了可能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83.
在经营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军事指挥等方面普遍存在着最优化问题,而实际问题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被归纳为非线性规划问题之中。作为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复杂事例,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向来较为繁琐、困难。适当条件下,非线性互补函数(NCP)可以与约束优化问题相结合,其中NCP函数的无约束极小解对应原约束问题的解及其乘子。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NCP函数用于解决等式和不等式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结合新的NCP函数构造了增广Lagrangian函数。在适当假设条件下,证明了增广Lagrangian函数与原问题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构造了相应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采用一锅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铈锆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用TGA研究了其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Raman光谱、H2-TPR、XPS、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铈锆固溶体对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e/Zr物质的量比增加,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的CO_2高温分解活性先增大后减小。Ce/Zr物质的量比为1的Ce_(0.5)Zr_(0.5)O_2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多的晶格缺陷和氧空穴,氧迁移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而Ce/Zr物质的量比为3的Ce_(0.75)Zr_(0.25)O_2催化剂具有相对稳定的氧空穴数,循环稳定性好。循环反应后,所有的催化剂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烧结,且富锆固溶体发生了相分离,这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
叶欣  周惠琼  蒲金国  朱霞萍 《应用化学》2019,36(12):1462-1464
制备并表征了α-FeO(OH),探究了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LMW)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并阐明了机理。 单一和混合LMW对α-FeO(OH)吸附As(Ⅲ)均有抑制作用,4种LMW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草酸(OA)>柠檬酸(CA)>乳酸(LA)、水杨酸(SA)。 混合LMW的影响为:OA会加剧CA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而SA几乎不起作用。 当ρ(As(Ⅲ))较低,LMW通过与α-FeO(OH)的静电引力、与α-FeO(OH)表面的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生成沉淀从而影响α-FeO(OH)对As(Ⅲ)的吸附;当ρ(As(Ⅲ))较高,LMW还通过阻碍As(Ⅲ)在α-FeO(OH)上的扩散和沉淀作用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为土壤中As(Ⅲ)的迁移转化、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6.
We present some explicit self-similar blow-up solutions and some other solutions of the incompressible threedimensional Navier Stokes equations. These solutions indicate that in C^∞ the solution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does not always tend to a solution of Euler equations.  相似文献   
87.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太阳能电池光敏荆5,10,15.三苯基-20-(3,4-二羟基苯)卟啉(卟啉儿荼酚,TPP-cat)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IR和Raman特性.用自然键轨道方法分析了电荷布居和成键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最强的IR吸收峰位于1175.81 cm-1处,最强的Raman活性位于1587.18 cm-1处.采用含时密度泛函计算了TPP-cat在水溶液中的电子吸收谱,其Soret带和Q带均指认为π→π*跃迁,在大约354 cm-1处的跃迁与一个光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8.
亚微米光栅型导光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燕  浦东林  陈林森 《光子学报》2008,37(2):234-237
提出了利用亚微米光栅制作导光板的方法,给出亚微米光栅型导光板的初始结构.用严格耦合波理论计算分析了在满足基底全反射条件的45°入射角下红(700 nm)、绿(555 nm)、蓝(465 nm)三色光垂直出射的亚微米光栅(0.651μm、0.516μm、0.433μm)在槽深0.05~0.9μm之间变化时,透射衍射效率在2%~43%之间变化.分析了亚微米光栅的作用,做出性能评价,并研究了特定范围入射角引起的衍射角变化.  相似文献   
89.
舒建华  渠彪  张国文  陈子阳  蒲继雄 《光子学报》2008,37(11):2316-2320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当部分相干光照射在双缝上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干涉场中的光谱变化.指出干涉场中的归一化光谱在某些空间点处出现了蓝移,在另外一些空间点处出现了红移,而在这些空间点的中间,光谱分裂为等值的两条,出现了光谱开关现象.发现当观察点从轴上向轴外移动的过程中,在很多空间观察点处都出现了光谱开关现象.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光谱相干度将对光谱的移动和光谱开关现象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为了改善GaN HEMT的自热效应,集成高热导率的金刚石衬底有助于增强器件有源区的热量耗散。然而,化学气相淀积(CVD)生长的多晶金刚石(PCD)具有柱状晶粒结构,导致了各向异性的材料热导率,且其热导率值与生长厚度有关。为此,通过建模金刚石生长过程中晶粒尺寸的演变过程,计算了金刚石沿面内和截面方向的热导率。基于该PCD热导率模型,利用计入材料非线性热导率的GaN器件热阻解析模型,计算得到了GaN HEMT沟道温度的波动范围,并分析了其与器件结构(栅长、栅宽、栅间距、衬底厚度)和功耗的依赖关系。最后,通过与有限元(FEM)仿真结果对比,分区域提取了GaN HEMT器件中PCD衬底的有效热导率,分别为260~310 W/(m·K)和1 250~1 450 W/(m·K)。本文的计算为预测金刚石衬底上GaN HEMT器件的沟道温度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