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0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893篇
化学   4622篇
晶体学   86篇
力学   285篇
综合类   105篇
数学   1025篇
物理学   16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类新型酯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山  赵丹  赵君波  郭炳南  吴锋 《有机化学》2007,27(9):1167-1170
以氯乙酸乙酯和氮杂环化合物(1-甲基咪唑、吡啶、N-乙基哌啶、N-甲基吗啉)为原料,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酯类离子液体, 对合成的12个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1H NMR谱和一些物理性质的测定. 大多数化合物的熔点低于100 ℃, 为室温离子液体. 所合成离子液体的热稳定范围都比较宽, 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82.
Single bacterial cells, each expressing a different library variant, were compartmentalized in aqueous droplets of water-in-oil (w/o) emulsions, thus maintaining a linkage between a plasmid-borne gene, the encoded enzyme variant, and the fluorescent product this enzyme may generate. Conversion into a double, water-in-oil-in-water (w/o/w) emulsion enabled the sorting of these compartments by FACS, as well as the isolation of living bacteria cells and their enzyme-coding genes. We demonstrate 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new enzyme variants by screening >10(7) serum paraoxonase (PON1) mutants, to yield 100-fold improvements in thiolactonase activity. In vitro compartmentalization (IVC) of single cells, each carrying >10(4) enzyme molecules, in a volume of <10 femtoliter (fl), enabled detection and selection despite the fast, spontaneous hydrolysis of the substrate, the very low initial thiolactonase activity of PON1, and the use of difusable fluorescent products.  相似文献   
83.
一种新的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种新的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研究肖丹,俞汝勤,李军,袁孔铨(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磷酸二氢根磷酸根离子浓度的测定在化学化工、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4.
采用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表面硅羟基的反应,对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了有机胺功能化.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RD、比表面积测定、元素分析、TG、FT-IR和TEM的测定结果均表明,MCM-41表面成功地接枝上了有机胺功能基团而六方结构特征基本保持.在有机胺功能化的MCM-41上固载Ru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O2加H2合成HCOOH反应,所显示的活性优于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回收再用性能.  相似文献   
85.
八—4—(四氢糠氧基)双酞菁衍生物钕(Ⅲ)、铕(Ⅲ)的合成和LB膜的气敏性张引*辛春梅王丹(吉林省教育学院化学系,长春130022)梁冰洁**陈文启席时权(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希土双酞菁衍生物LB膜气敏性荧光性紫外可见...  相似文献   
86.
A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sation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conclusively differentiate the epimers betamethasone and dexamethasone and various esterification products (betamethasone and dexamethasone 21-acetate, betamethasone and dexamethasone 21-phosphate, betamethasone 17-valerate, betamethasone 21-valerate and betamethasone 17,21-dipropionate) in counterfeit drugs. Good separation with baseline resolution of all epimers or isomers was obtained on a Zorbax Eclipse XDB or Luna C8 column, using a step gradient with mobile phases of 0.05 M ammonium acetate and acetonitrile. Betamethasones can also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ir m/z 279 ion in the positive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a. The LC/MS or LC/MS/MS method develope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drug product samples, i.e. creams and tablets.  相似文献   
87.
彭丹  李垚功  张晓环  陆国林  冯纯  黄晓宇 《化学学报》2007,65(19):2144-2150
利用合成的一种新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大分子引发剂和从主干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窄分布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甲基丙烯酸酯, 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产物主链和侧链的分子量可分别通过调整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 结构规整, 侧链单体适用范围广. 该合成方法不仅推动了接枝共聚物合成研究的进展, 其产物更为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8.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89.
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乳酸是一种重要的可生物降解/吸收高分子材料,广泛地用作可降解塑料、纤维和生物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它具有与聚烯烃相当的力学强度和加工性能,但耐热性和抗冲性较差.为满足各种应用的需要,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等尚需进一步提高.通过与无机纳米材料复合的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聚乳酸的性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聚乳酸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