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1510篇
化学   2927篇
晶体学   160篇
力学   282篇
综合类   214篇
数学   625篇
物理学   17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精确测量束团的发射度和横向相空间, 在高亮度电子束的产生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测量方法在测量发射度时需要对束团在相空间内分布进行初始假设, 且只能给出相椭圆的twiss参数;基于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算法的束团横向相空间测量方法无需先验假设, 能给出粒子在相空间内的真实分布, 测量结果更为精确. 介绍了基于CT算法的束团横向相空间测量的原理和初步实验结果, 并与四极透镜扫描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2.
以七元瓜环(Q[7])和新型椭圆型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 eQ[6])为主体,4,4′-联吡啶的盐酸盐(44)以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的盐酸盐(dm44)为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44及dm44作用体系中,客体为了更有效地被主体Q[7]包结,在Q[7]内腔中呈倾斜状分布的几率最高.用核磁共振、循环伏安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印证和补充,验证了TM eQ[6]与客体44及dm44可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维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核磁共振以及循环伏安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观察到Q[6]与客体44及dm44的明显作用,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证实,Q[6]与客体44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比较主客体的结构特征,该作用体系也可能存在自组装的一维超分子结构等多种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43.
文章结合声阵列在智能雷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用立体五元声阵列对声目标进行定位,将智能雷中用于预警的传感器也参与到定位阵列中来,这样就在不增加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了市体阵列对声目标的定位。文章推导了定位公式和误差公式,并对结果进行仿真分析,与平面阵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精度还降低了声阵列的盲区。  相似文献   
44.
HT-7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由PLC、工控机、逻辑控制和定时单元等组成。对起弧、束流引出等实验进行了研究。在多种参数下,通过调节弧压、进气量等观察了其对弧流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35kV、弧流80A的情况下,束电流可以达到3.6A,引出的中性束流功率可以稳定地达到50kW以上。  相似文献   
4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洛伐他汀及其开环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了洛伐他汀的分析方法,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使用C4色谱柱定性、定量分析了洛伐他汀及洛伐他汀羟基酸,并得出了相关方程.实验证明,采用新的色谱条件可在有效地分析洛伐他汀及其开环酸的基础上,节约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46.
混合含氟对甲苄醇类菊酯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劲梅  陈震  邹新琢 《有机化学》2004,24(9):1122-1124
报道了4种混合含氟对甲苄醇类拟除虫菊酯的新化合物,即三氟甲基氯菊酸、(±)-cis-二氯菊酸、(±)-trans-二氯菊酸、( )-trans-第一菊酸的含氟对甲苄酯的合成.生物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淡色库蚊四龄孑孓显示出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7.
以二(苯腈)-二氯化钯为催化剂,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通过芳卤与N,N-二乙基丙烯酰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了E式α,β-不饱和酰胺。碘代芳烃的偶联产率较高,从而建立了简便的2E-不饱和酰胺立体选择合成法。  相似文献   
48.
设计合成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对三氟甲基苯基-1,3,5-三取代吡唑-4-酰胺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1H NMR, IR 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小麦赤霉病、辣椒枯萎病和马铃薯晚疫病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电子受体氯冉酸(CL)和2,3 二氰5,6 二氯1,4 对苯醌(DDQ)与电子给体氧氟沙星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发现,氧氟沙星与以上两种电子受体在氯仿中可生成稳定的n π络合物,其荧光强度较之氧氟沙星分别增强了22和54倍。据此建立了两种基于荷移反应简便可靠地测定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新方法。CL法和DDQ法测定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06~2.4μg/mL和0 16~2.0μg/mL时,荧光强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用于药物制剂中氧氟沙星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8.4%~100.9%和98.5%~100.4%。  相似文献   
50.
ZnO超微粒子光催化氧化降解n-C7H16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ZnO光催化氧化技术对气相n-C7H16进行了降解研究,考察了氧气、水燕气体积分数等因素对n-C7H16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气相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主要中间产物丙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ZnO超微粒子光催化氧化n-C7H16的降解率较高,n-C7H16绝大部分被完全氧化成CO2,探讨了n-C7H16光催化氧化反尖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