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9篇
力学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巴豆醛在过量乙硼氢的硼氢化反应中得到的主要产物是正丁醇。本文论证这一反应的历程,其中包括有“二硼酸”型的β-消除反应。还讨论有电负性元素取代的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巴豆醛在低温(-25°)硼氢化,可使这类消除反应大为减少,主要得到硼氢化的正常产物——丁二醇。  相似文献   
32.
A time-dependent numerica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the two-fluid model Euler of TLNS (thin layer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MUSCL (monotone upstream central scheme for conservation laws)-type flux-vector-splitting scheme with the multi-level technique. This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JPL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nozzle flow. Calculated results for both one- and two-phase flows are given to show the accuracy,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the particle influence on the flow field.  相似文献   
33.
The performances of several multireference electronic structure methods including complete active space self-consistent field (CASSCF)-based second-order perturbation theory (CASPT2), multi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with single and double excitations (MR-CISD), MR-CISD with the Davidson correction (MR-CISD+Q), and the CASSCF-based block-correlated coupled cluster method (CAS-BCCC4) we developed recently are compared by applying them to study several different chemical problems involving computation...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应用Maron溶液理论处理高分子溶液的一系列关于溶剂的热力学性貭,得到满意的結果。現有的例子都属高分子-良溶剂溶液。对稀溶液渗透压数据的处理,作者等巳指出可用π/c(1+qc)对c(1+qc)的作图法,得到直线关系,其中(符号均按Maron的写法,参阅文献[4])  相似文献   
35.
对聚二甲基硅氧烷-溴代环己烷θ溶液(28℃)体系进行了沉降速度法测定分子量分布及沉降系数压力改正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接测定沉降系数的压力改正的方法,即在沉降池中加入不同量的溶液以得到不同的液柱高来改变静压,测定溶液界面在不同静压下的浮升速度计算压力系数。所得适用 于静压为200大气压以下的沉降系数的压力改正系数α=1.44×10~(-3)_(大气压)~(-1)。从沉降系数分布、(?)_ω、[η]_θ及[η]_(甲苯)的测定,订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在28℃θ条件下的s-M,[η]_θ-M及在甲苯(25℃,良溶剂)中的[η]-M单分散关系为。 s_1=6.30×10~(16)M~(0.50)(溴代环己烷,28℃) [η]=7.41×10~(-2)M~(0.50)(溴代环己烷,28℃) [η]=9.53×10~(-3)M~(0.71)(甲苯,25℃)  相似文献   
36.
潘振华  钱人元 《物理学报》1962,18(3):159-164
根据对聚酰胺类高聚物红外光谱的类比和对聚酰胺6试样进行氘化和碘处理后红外光谱的改变,以及根据对拉伸过的聚酰胺6薄膜试样的偏振红外光谱的观察,我们对聚酰胺6红外光谱中400cm-1—1400cm-1之间的主要吸收带,作了如下解释:1370cm-1吸收带为ν(cщN);1265cm-1和1205cm-1吸收带为δN-H(cщN)(酰胺Ⅲ);1170cm-1吸收带为ν(cN);730cm-1吸收带为γ(CH2)[当(CH2)n的n≥4时];690cm-1吸收带为δN-H(面外);580cm-1吸收带亦为δN-H(面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