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0篇
  免费   1108篇
  国内免费   2196篇
化学   3939篇
晶体学   243篇
力学   221篇
综合类   257篇
数学   839篇
物理学   27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The mechanism for the conformational conversion of 1,3-dioxane guest encapsulated inside a capsular host wa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semiempirical PM3 method and DFT methods. The free-state process of the conformational conversion of 1,3-dioxa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states using the same theory.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ner phase of the capsule on the conformational conversion of guest molecule were discussed via analyzing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psular host could accommodate 1,3-dioxane within its cavity by the weak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and guest, and it responds to the conformational conversion of guest by the deformation of hydrogen-bonding seam at the middle of the capsule. When entrapped in the capsule, the guest molecule undergoes the conformational conversion from chair form to twist-boat form slower than that under the free conditio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apsule is favorable to maximize the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and guest.  相似文献   
922.
壳聚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自制的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测定Cu^2+离子的电分析方法,在0.10mol/L的CH,COOH—CH3 COONa(pH4.2)缓冲溶液中,以此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0.60V为富集电位,搅拌富集6min后,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0.10V处的峰电流。结果发明,该电极对铜离子吸附的灵敏度较高,当铜离子浓度为1.0×10^-6~4.6×10^-5mol/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对含铜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加标回收率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923.
在中性pH值的缓冲溶液中,血红蛋白作催化剂,维生素B6与过氧亚硝酸活性氧(ONOO-)发生反应,维生素B6原来位于391 nm处的强烈的荧光发射峰消失,而在384 nm和424 nm处出现了两个新的荧光峰.据此建立了血红蛋白一维生素B6体系高灵敏检测ONOO-活性氧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24×10-8~2.62×10-6mol/L,检出限为2.62×10-9mol/L,对1.31×10-7mol/L的ONOO-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5%(n=7).  相似文献   
924.
为建立简便、灵敏的三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Nitro—PAPS)为显色剂测定了血清TIBC。结果表明,该法线性范围0~195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7%,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9、0.032;与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方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1.0021x+1.2100,r=0.9798;78例健康男性血清TIBC含量(x±2s)为46.8—76.1μmol/L,75例健康女性为52.8—77.6μmol/L。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25.
银/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采用原位还原方法在聚醚砜(PES)基膜上制备了银/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SEM分析表明:膜表面结构致密,Ag粒子在复合膜中分布均匀,粒径100~200 nm,UV-vis图谱证明膜中粒子为Ag粒子,所得银/聚电解质纳滤膜呈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PSS/PDADMAC]3[PAS/PAH-Ag]3PSS膜对负二价离子显示出较高的截留性能,达到93%.  相似文献   
926.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VO4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流变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LiNiVO4.利用热重-差热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技术评价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流变相反应法在500℃即可制备纯相的LiNiVO4产物.与常规的固相反应产物相比,流变相产物表现出了较小的晶胞常数和颗粒尺寸,其中600℃的流变相产物具有良好的循环伏安特性.  相似文献   
927.
pH 响应P(AM-co-AA)/PAAC 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 pH 响应的聚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聚烯丙基氯化铵(PAAC)半互穿网络(semi-IPN-P(AM-co-AA)/PAAC)微凝胶.采用 TEM、光散射及 Zeta电位对微凝胶的微观形貌及 pH 的响应行为进行测定,考察离子强度对微凝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凝胶的粒径约 80 nm,溶胀行为对pH及离子强度敏感,改变PAAC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PH 下响应的微凝胶.  相似文献   
928.
证明了如下结果:设X=lim/←{Xσ,πσρ,Λ),|A|=λ,并且每个投射πσ∶X→Xσ是开满的,(A)若X是λ-仿紧的并且每个Xσ是正规强可遮空间,则X是正规强可遮空间;(B)若X是遗传λ-仿紧的并且每个Xσ是遗传正规且遗传强可遮空间,则X是遗传正规强可遮空间.  相似文献   
929.
B离子掺杂TiO2催化剂(TiO2-xBx)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TiO2和TiO2-xBx催化剂. 光催化实验证明, TiO2-xBx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均高于TiO2. XRD, XPS和Raman结果表明, B离子是以取代式掺杂占据了TiO2的O2-的晶格位置. UV-Vis和PL谱的结果表明, B离子的2p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混合价带, 产生可见光响应, B离子的掺入有效地阻止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促进了其分离, 是TiO2-xBx催化剂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0.
三氯生的光降解产物分析及相关日化产品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PAD检测器)对三氯生的光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同时考查日化产品(牙膏、洗手液)中三氯生的安全性。光解反应是通过在紫外灯(UVB,15W)下直接照射三氯生溶液来完成的。HPLC的分离条件为:以Symmetry C18(5μm,4.6mm i.d.×250mm)为色谱柱,95%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H3PO4调节pH至5),外标法定量测定其降解产物2,8-二氯代二苯并-对-二口恶英(2,8-DCDD)。结果表明,2,8-DCDD在三氯生的光照溶液中被检测到,而在日化产品牙膏和洗手液中未被发现。本法可对2,8-DCDD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便于对一些日化产品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