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43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2003-2016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对互联网普及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家精神与互联网融合可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同效应大于企业家精神单项指标的影响;2)企业家精神与互联网的协同效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差异性滞后影响;因此,促进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经济融合发展,应注意融合的地区差异和滞后效应,促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32.
沙莎  李军  庄长福  刘术侠  高爽 《应用化学》2014,31(7):799-805
通过后修饰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新型Co2+配位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采用红外、电感耦合等离子分析和N2吸附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氧气/异丁醛反应体系中,介孔钴金属有机框架对烯烃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其中,环辛烯的转化率及环氧环辛烷的选择性分别达到了94%和91%,转化频率(TOF)值为509 h-1。 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之后,其结构和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3.
应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方法, 研究了不同pH对Zn(Ⅱ)在锐钛矿型TiO2表面吸附产物的微观构型的影响. 宏观的吸附-解吸实验表明, 随着pH值由5.8增大至6.8, 吸附等温线明显升高, Freundlich吸附常数由1.345 L/g增加到15.385 L/g; 而体系的不可逆性逐渐降低, 不可逆吸附系数(TⅡ)由0.43降低到0.23. 不同pH条件下吸附样品的EXAFS结果表明, Zn(Ⅱ)主要通过共用水合离子及TiO2表面的O原子结合到TiO2表面上, 第一配位层(Zn—O层)原子间距和配位数随着pH值增大逐渐降低, Zn(Ⅱ)在TiO2表面吸附形态从六配位向四配位转化;第二配位层(Zn—Ti层)分析结果表明, 存在2个典型的Zn—Ti原子间距, 即R1=0.319~0.334 nm(双齿方式结合的强吸附)和R2=0.366~0.378 nm(单齿方式结合的弱吸附), 随着pH值的升高, 强吸附位(CN1)逐渐减少而弱吸附位(CN2)逐渐增加, 其比值由2.12降低至0.89, 从而导致其在高pH值的条件下吸附量和可逆性明显增大. EXAFS结果从分子水平说明了该体系在不同pH值条件下表现出的可逆性差异是由于微观吸附状态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4.
李健  奚祖威  高爽 《分子催化》2006,20(5):395-398
研究了磷钨杂多酸盐对氯丙烯与H2O2水溶液两相条件下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反应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的产率受溶剂二氯乙烷量影响;二氯乙烷作溶剂时,这一反应体系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环氧氯丙烷产率可达88.3%;甲苯不是氯丙烯环氧化的优良溶剂.  相似文献   
35.
通过原位负载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可逆负载特性的磷钨杂多酸盐/SiO2催化剂,并应用于氯丙烯环氧化反应.在反应温度65℃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原位负载过程中反应时间、调节剂Na2HPO4用量、烯烃/H2O2摩尔比和硅烷化硅胶粒度大小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初始反应环氧氯丙烷的产率达86·5%,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6.
黎林清  吕迎  李军  董晓丽  高爽 《化学进展》2012,24(5):747-756
本文分别从以骨架中的金属(金属簇)为催化中心的MOF材料、利用具有催化活性的刚性有机配合物构筑的MOF材料和MOF负载催化材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MOF作为催化剂在烯烃氧化反应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具有催化活性的刚性有机配合物构筑的MOF材料稳定性较好,能够引入具有光学活性的催化剂,可以作为不对称催化氧化催化剂使用,是未来的一个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陈佳琦  李军  张毅  吕迎  高爽 《应用化学》2012,29(8):921-92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V-AlPO5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RD表征确定其具有AlPO-5微孔分子筛的晶体结构。不同合成条件对V-AlPO5分子筛的催化活性有一定影响,优化合成条件下制备的V-AlPO5分子筛,在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中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55 ℃,乙腈6 mL,苯10 mmol,质量分数35%过氧化氢15 mmol,氧化剂用量0.2 g,共还原剂抗坏血酸0.2 g,反应24 h,苯酚收率可达16.1%,选择性为86.8%。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磷钨杂多酸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H2O2直接氧化苯乙烯制环氧苯乙烷的反应,考察了溶剂、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苯乙烯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获得的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乙酸乙酯为溶剂,n(苯乙烯)∶n(H2O2)∶n(催化剂)=300∶300∶1,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6 h,反应液中苯乙烯质量分数为10%。 在该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为85.5%,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为84.9%。 催化剂可过滤回收,循环使用2次后的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9.
高爽  胡信全  郑卓 《化学进展》2002,14(6):438-445
本文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轴向手性膦氮配体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不对称1,4-共轭加成反应及不对称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meso-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对麦芽糖的分子识别高爽,王杏乔,于连香,曹锡章(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卟啉,麦芽糖,分子识别分子识别在生物和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以卟啉及其配合物为接受体对生物分子的人工分子识别研究日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