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化学   305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1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同线型聚硅氧烷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硅氧烷聚合物具有低粘度、高反应活性和良好的相容性等特点,其中以制备超支化的聚硅氧烷基硅氧烷和聚烷氧基硅氧烷为主.对于超支化聚硅氧烷主要是以ABx(X=2~6)(其中A为双键,B为硅氢键)型单体为原料,在氯铂酸或Pt/C的催化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一步制备,最终聚合物的端基(B)为硅氢键,而双键则完全反应,此外也可通过含不同数目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制备超支化聚硅氧烷.  相似文献   
112.
吡唑并(5,4—e)—1,2,4—三嗪核苷衍生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耀武  王欣 《化学通报》1996,(11):35-38
  相似文献   
113.
合成了十五种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氨三乙酸〕配合物,[C_17H_20N_2I]_3{RE[N(CH_2CO_2)_3]_2}·nH_2O(RE=La,Eu,Er.n=3;RE=Ce-Nd,b-Ho,Tm,Yb.Y.n=4;RE=Sm,Gd,Lu.n=5)。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NMR及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镧配合物对体外L_(1210)癌细胞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小鼠S_(180)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其前体。  相似文献   
114.
可光固化超支化聚硅氧基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Kim和Webster首次采用AB2型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以来,超支化聚合物以其新颖的结构、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超支化有机硅聚合物,尤其是硅氧基聚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耐腐蚀性、耐候性等,以及硅氯、硅氢等末端基团易于功能化改性的特点,使其在功能性涂层材料、催化剂以及液晶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有关超支化聚硅氧基硅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B2型单体(x≥2,A和B分别为硅氢基团和乙烯基、烯丙基等不饱和基团)的制备以及硅氢加成产物的功能化改性方面.  相似文献   
115.
在干燥氮气氛中,以乙醇为溶剂制备出稀土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形成的十五个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及紫外光谱、热谱和电导,确定该类配合物组成为Et~2NH~2[RE9S~2CNEt~2)~4](RE=La-Lu,Y;Pm除外)。镧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四个二乙氨基荒酸根各通过两个硫原子与镧离子成键,从而形成八配位的十二面体阴离子,并与二乙铵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型的配合物分子。  相似文献   
116.
Structural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Sr 2 ZnTeO 6 (SZTO) were investigated by angle-dispersive synchrotr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 in a diamond anvil cell up to 31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Although SZTO remained stable up to the highest pressure, the different pressure coefficients of the normalized axial compressibility were obtained as βab =8.16×10-3 GPa-1 and βc =7.61×10-3 GPa-1 . The bulk modulus B0 was determined to be 190(1) GPa by fitting the pressure-volume data using the Birch-Murnaghan equation of state. All the observed Raman modes exhibited a broadening effect under high pressure. The vibrational band υ1 around 765 cm-1 ,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e-O stretching mode in the basal plane of the TeO6 octahedron had the largest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the Grüneisen parameters for all the observed phonon modes were also calculated and presented. These parameters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uniaxial or biaxial strain, providing a fundamental tool for monitor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shift of phonon frequencies with strains.  相似文献   
117.
118.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无单元法求解力学问题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向基函数形状参数的选择在无单元法数值计算中一直是一个热门的问题,现在已总结出许多确定形状参数的经验公式. 但还没有相关研究表明这些形状参数是如何随着影响域尺寸而变化的. 本文研究了MQ(multi-quadrics) 径向基函数中形状参数对无单元法计算误差的影响.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形函数导数随着形状参数值的变化趋势,和以计算点为中心节点对称布置与不对称布置的形函数导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分析了影响域尺寸对误差的影响,得到了在不同影响域尺寸下,误差随形状参数值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影响域范围值.  相似文献   
11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电化学能量转换器件,能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具有高效、清洁、寿命长等优点,可应用于动力电池、固定式和便携式电源等领域。质子交换膜(PEM)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隔离阴阳两极和传递质子等。但当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着成本高、寿命不足等挑战。本文结合近年的研究热点,从质子传输机制出发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为磺酸功能化PEM和磷酸掺杂型PEM两大类,从主链结构的差异以及改性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化学结构、膜材料性能、电化学性能等,并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0.
The structur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mFeO3 with B site substitution of non-magnetic atom A1 are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show that SmFe(1-x)AlxO3 remains an orthorhombic structure within the whole doping range, and the unit-cell volume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oped A1 concentration. Besides, the octa- hedral tilting distortions of FeO6 are found to be alleviated while the tolerance factor increase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tice parameters and Al concentration is observed to deviate from Vegard's rule, and this may be caused by magnetostriction effects. For the doping content values in a range 0 〈 x 〈 0.6, the ferromagnetism, antiferromagnetism, and paramagnetism are observed to occur continuously. Moreover, the magnetization and the spin reorientation temperature (Tk) decrease monotonically as Al content value increases. With the doping content values being x = 0.8 and 1.0, these compounds only show paramagnetic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