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3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1557篇
化学   2879篇
晶体学   100篇
力学   540篇
综合类   233篇
数学   1079篇
物理学   266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3篇
  1974年   11篇
  1965年   17篇
  196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苯乙烯和丙烯酸 β 羟乙酯不同温度的竞聚率测定吴平平吴玉芳陆琛杨全兴韩哲文(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陈顺喜朱清仁(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26)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 β 羟乙酯,共聚合,竞聚率丙烯酸 β?..  相似文献   
112.
以Nd3+诱导番茄叶,测定其对番茄叶挥发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经60 mg.L-1Nd3+诱导120 h后,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较对照组的增加57%;氧合脂类、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分别较对照组的提高73%,38%和32%。含量最高组分(E)-2-己烯醛较对照组的提高74%。含量显著性提高的组分还包括萜类化合物的β-水芹烯和α-石竹烯,芳香族化合物的丁子香酚,分别较对照组的提高129%,65%和309%。不同浓度的Nd3+均可促进挥发性物质的释放,且随诱导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一定浓度的Nd3+还可诱导番茄叶活性氧的释放以及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的提高。说明Nd3+可能通过提高番茄叶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3.
偏最小二乘法辅助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锰,铁铜和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痕量Mn(Ⅱ),Fe(Ⅲ),Cu(Ⅱ)和Zn(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和聚乙二醉辛基苯基醚在ph8.8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所形成的三元胶束络合物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辅助分光光度法成功地同时测定了模拟试样及铝合金和饲料添加剂中上述四各痕量组分,结果表明,PLS法是化学计量学法中一种可适用于式体较复杂的实际试样中痕量组分同时分光光度测定的优良的多元  相似文献   
114.
Seven transition metal molybdovanadoarsenic heteropoly compoun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IR, UV, TG-DTA, pH potential titration techniques. The molecular formulae of these compounds are pro-posed to be HxMyAsMO10V2O40·zH2O(x=1~3, y=1,2, M=Cr, Mn, Fe, Co, Ni, Cu, Zn).They are all keggin structure. Surface nature of these compoun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echniques. NH3-TPD results show that in TPD profiles of the compounds there are two desorption peaks corresponding to weak acid sites of desorption, respectively. Desorbing activativ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weak acid site of desorption for compounds have been calculated. H2-TPR re-sults show that introducting transtion metal to molybdovanarsenic acid, the reduction peak temperatures of H2-TPR shift regularly with increasing d electron numbers of transition metals. In addition, Zn and Cu heteropoly com-pounds have yet apparent effect of hydrogen spill over.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以人/鼠(CHO-K1)细胞总DNA为探针对人X染色体DNA文库进行了3轮筛选,单拷贝顺序的检出率为1.45%。其中DXFD52,71,73,75分别与一组含人X染色体及不含人X染色体的人/鼠杂种细胞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确定DXFD52,71,73,75含人X染色体专性DNA顺序。采用染色体原位杂交的方法,将DXFD52精确定位于Xq12-q13。并对其进行了部分DNA顺序分析,结果证实DXFD52是人基因组中至今未被分离到的一个单拷贝DNA片段。继而对DXFD52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并以其为探针在中国重庆地区正常人群中(随机个体38例、3个正常家系成员11例)进行了RFLP研究,发现该探针具有识别Hind Ⅲ,Bgl Ⅱ,Hinf Ⅰ的RFLP。  相似文献   
116.
傅里叶变换技术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何锡文  陈鼎 《分析化学》1994,22(1):94-100
本文评述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应用,探讨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光谱学以及信号处理两方面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区遇到的问题、主要优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7.
陈宗翰  江英彦 《催化学报》1981,2(2):149-151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附载型高分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易于分离、回收,便于实现生产连续化等优点,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我们试制了一种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含二甲胺基聚氯乙烯—铑络合物.其基本制备反应是:  相似文献   
118.
The superconducting phase Tl_2Ba_2CuO_6 with onset T_C 85 K and zero resistivity at 61 K has been prepared. The unit cell is body-centred tetragonal, space group I_4/mmm, lattice parametrs a=0.3866(1) nm, c=2.3180(3) nm.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its superconductivity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9.
γ-A12O3表面电子授受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良波  陈英武 《催化学报》1981,2(4):251-256
本文报道了用电子顺磁共振法考察γ-Al_2O_3和经HF交换的F-γ-Al_2O_3分别与强吸电子剂(四氰乙烯)、强氧化剂(醌类)和具有电子授受二性物(稠环芳烃)进行电子转移反应的结果。认为在γ-Al_2O_3表面上存在着具有较强电子受体特性中心,稠环芳烃吸附于其上并把π电子转移给它,生成正离子自由基,其强度为10~(15)自旋数/克量级;同时也存在着具有强电子授体特性中心,四氰乙烯和醌氢醌吸附于其上并夺得其电子,生成负离子自由基,其强度为10~(17)自旋数/克量级。经过氟交换后的F-γ-Al_2O_3的吸电子的能力增加两个数量级,而给电子的能力则相应地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0.
pH微电极法原位直接测定海水微表层的厚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pH微电极和超微游标移动装置, 首次提出和建立了原位直接测定海水微表层厚度的方法, 这是海水微表层取样和研究上的重大创新. 应用直线相交法, 测定的海水微表层厚度约60 μm; 这不仅与按传统的平板玻璃法和“海水物理-化学突变层”测定的海水厚度为(50±10) μm一致, 也与国际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文中方法在海洋化学上将有重要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