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5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4-N-茄呢基氨基苯甲酸糖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瑾  宋金勇  王超杰 《有机化学》2003,23(7):714-716
在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将化合物4-N-茄呢基氨基苯甲酸(3) 分别与O-乙酰基溴代葡萄糖、O-乙酰基溴代半乳糖、O-乙酰基溴代乳糖和O-乙 酰基溴代麦牙糖反应制得对应的糖酯4a-4d,由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和MS确证了四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并做了几种抗癌生理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72.
N-酰基-N''''-茄呢基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杰  宋金勇  赵瑾 《有机化学》2004,24(11):1444-1447
以茄呢醇为起始原料和茄呢基哌嗪为单元的N-(2-全乙酰葡萄糖基苯甲酰基)-N'-茄呢基哌嗪(5)和N-(2-葡萄糖基苯甲酰基)-N'-茄呢基哌嗪(6),共6个新茄呢基哌嗪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测试了化合物4c,5,6对三种人癌细胞(Bel-7402,KB,HCT-8)的体外生理活性,初步结果表明化合物6比4c和5对三种所测细胞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3.
设计合成了4个N,N-二(8-黄酮甲基)香叶胺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采用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2种肿瘤细胞都有体外抑制活性,其中N,N-二(3′,4′-二甲氧基-8-黄酮甲基)香叶胺(1c)的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5.78和3.85 μmol/L,N,N-二(4′-氟-8-黄酮甲基)香叶胺(1a)和化合物1c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化合物1c与鲱魚精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简要综述了STM基本理论和模拟方法 ,着重介绍了我们的一些工作 ,构造团簇模型和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 (DV LDF) ,模拟出不同取向C60 和它吸附在金属和半导体表面的STM图像 ,理论模拟结果都反映出了STM实验图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5.
采用经典的Gabriel反应合成了直链型多胺骨架,并用1H/13C NMR,MS等方法确证了中间体以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Gabriel反应经历了新的反应历程;经过工艺改进,建立了一条效率较高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6.
稀土掺杂上转换(upconversion,UC)发光材料是一种把两个或多个长波长、低能量的近红外光子转换成一个短波长、高能量的可见或紫外光子的发光材料。由于其锐线发射、长寿命和无背底荧光等特性,在生物成像、检测与治疗、太阳能电池、药物输送和光催化等诸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目前,NaYF4∶Yb^3+/Er^3+微/纳晶体是公认的最重要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之一,其相关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制备方法、光谱调制以及实际应用方面均已被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荧光效率低这一严重问题一直制约着上转换发光材料实际应用的进程。另外,关于单颗粒上转换NaYF4∶Yb^3+/Er^3+微/纳晶体中荧光的产生、输运和耦合特性还不清楚。一维微/纳材料作为一种二维受限体系,为研究电子和光子的输运特性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型。通过柠檬酸钠辅助的水热法合成了长径比可控的一维NaYF4∶Yb^3+/Er^3+微米棒和一维NaYF4∶Yb^3+/Er^3+@NaYF4∶Yb^3+/Tm^3+核-壳棒结构。采用激光共聚焦激发系统,在单颗粒一维NaYF4∶Yb^3+/Er^3+微米棒中,通过控制棒的长径比、激发方式和制备特殊的核-壳结构等方式,研究了荧光的产生和同步荧光图案,揭示了在一维棒结构中荧光光线的输运模式为:垂直于棒轴方向的荧光沿棒横截面的戒指形谐振腔趋肤传播和近似沿棒轴方向的荧光在棒介质中反复全反射以波导方式输运至棒端后靶向输出;在NaYF4∶Yb^3+/Er^3+@NaYF4∶Yb^3+/Tm^3+核-壳一维棒结构中,在单一波长激发下,获得了源自单颗粒的Tm^3+的蓝色和Er^3+绿色特征发射。采用点激发方式激发一维核-壳微米棒样品一端时,呈强烈蓝色荧光空间不对称的哑铃状分布,且中间出现了微弱绿色荧光,构筑出单颗粒单一波长激发下的局域色彩调制发射,并为微量稀土发光中心局域掺杂的检测提供了一种途径。在波导激发和点激发方式下,在对单颗粒一维NaYF4∶Yb^3+/Er^3+和NaYF4∶Yb^3+/Er^3+@NaYF4∶Yb^3+/Tm^3+核-壳微米棒的荧光产生和输运的调制中,实现了对离子荧光发射颜色的控制,并揭示了荧光在一维棒中传输耦合过程中,沿棒长模式荧光比沿径向模式荧光更容易传输耦合。该研究的一维棒荧光的输运和耦合特性,暗示了其在光子耦合器件、上转换波导激光以及荧光成像方面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7.
多糖多肽类天然水凝胶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可生物降解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其应用常常受到脆性高、力学强度差等缺陷的限制。本文综述了多糖多肽水凝胶的增强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共混增强、特殊拓扑结构增强、结晶增强和模仿合成材料凝胶增强等4种主要方法及其增强原理,并介绍了当前多糖多肽类水凝胶增强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78.
依据现代炮兵射击方式对炮兵武器系统机动性的特殊要求,以探索性分析方法为工具,论证保证自身生存之条件下的野战运动速度数量需求.主要结论是:当执行1次射击任务后被敌发现的概率介于0.4和0.65 之间时,炮兵武器系统处于生存的关键期;小于0.4时,野战运动速度的最大需求为9.2km/h;大于0.65时,野战运动速度的最小需求为89km/h,目前牵引火炮、自行火炮和指挥车辆等均不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79.
赵瑾  谷如驹 《化学研究》1997,8(3):35-41,21
本文综述了β-胺基烷基膦手性配体的制备、与金属中心的配位性质及其在Grignard试剂不对称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对毛细管柱定量测定氮酮的操作条件进行了探索 选择了以DB 1型石英毛细管色谱柱φ0.53mm×30m,宽口径进样口不分流进样,FID检测器,压力程序升压,柱温箱程序升温,进样量1μL的色谱条件,对氮酮样品进行检测,各组分分离良好 定量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20μg~0.2μg,线性方程:Y=6.0888×106+1.41573×107X,r=0.99997,,加标回收率为100.25%,仪器精密度RSD=0.45%,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