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化学   279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28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用于中温烟气脱硫的新型钙基脱硫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高效钙基脱硫剂的制备原理,在石灰水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提高比表面积两个关键环节上,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提高钙利用率,获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研究了中温范围内脱硫温度对钙利用率的影响,得到700℃时超过95%的钙利用率,为发展中温干式烟气脱硫工艺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2.
燃煤烟气中的CO2和NO对中温烟气脱硫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实验室规模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实验装置研究了200-400℃范围内的中温干法烟气脱硫过程,并通过对脱硫产物的各种分析,揭示了烟气中CO2及NO对脱硫过程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CO2对脱硫过程有抑制作用,尤其在反应温度大于300℃后,其作用已经不可忽视;NO对脱硫过程有促进作用,但是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至350℃以上基本消失,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生成中间产物Ca(NO3)2而减少CaCO3、CaSO3的生成量来实现的,同时NO的参与也会改善反应的气相扩散条件。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进一步研究用球磨法制备B-C-N物质的规律性,在4.5~5.8 GPa压力、800~1 300 ℃温度条件下,对用球磨法获得的石墨-六角氮化硼微晶混合物进行高压热处理。热处理后产物的XRD、XPS及FT-IR测试表明:在4.5 GPa、800 ℃时,样品中出现部分hBN晶化现象,但石墨仍然保持微晶状态;当温度升到1 300 ℃时,样品中不仅存在晶化的hBN,而且出现一种类石墨结构的B-C-N三元化合物。与相关研究资料对比后认为:这一新化合物近似于BC3N。压力增加到5.8 GPa而温度保持1 300 ℃时,结果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4.
以脱脂鼠角质层和提取角蛋白为模型,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SEM、DSC、FTIR等手段,研究了低聚壳聚糖及氨基葡萄糖与角质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氨基葡萄糖溶液处理不影响脱脂角质层膜的阻抗,而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却可明显降低脱脂角质层膜的阻抗,阻抗值由3.79×106Ω·cm2降至8.379×105Ω·cm2.此外,壳聚糖溶液和氨基葡萄糖溶液都可明显破坏角蛋白表面致密均匀的结构,并使得角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含量减少,同时推动角蛋白α-螺旋结构向β-折叠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转变.这些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与角质层蛋白相互作用,一方面可有效降低鼠角质层结构的紧密程度,另一方面可影响角蛋白的微结构,使其结构松散并出现微细孔道,从而为药物的经皮吸收与传送疏通了通道.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白光干涉型光纤法一珀传感器和非扫描式相关解调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非扫描式相关解调的多通道光纤法珀解调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柱面镜成线性光斑的特性以及2倍焦距成等大倒立像的原理,建立光纤法一珀非扫描式相关解调的光学模型,进行了光学特性分析和参量优化;设计了光学系统和硬件解调系统,制作了基于非扫描式相关解调的多通道光纤一法珀解调仪样机.同时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有效滤除了噪音,提高了仪器的解调准确度.测试实验表明:当测量范围为10~40μm,分辨率为8nm时,稳定性可达到7nm,能实现对传感器腔长的实时测量,且测量准确度高、稳定性和一致性好,能够进行多点探测,提高了复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在线跟踪方法,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 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表面相分离行为,得到了具有下临界共溶温度(临界温度约为175 ℃)原位相图。 与文献报道的用离位方法所得结果的主要差别是原位的临界相分离温度稍有提高,以及离位结果中存在的组成对称性。 这些差别主要来源于离位和原位实验方法上的差别,薄膜厚度减小导致的相容性,热力学历史的变化以及基底效应的加剧。  相似文献   
107.
庄庆一  由芳田  彭洪尚 《发光学报》2018,39(10):1339-1346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量子点(QD)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制备工艺也显得格外重要。水相中合成的量子点效率低,油相中的量子点经过转相以后效率也大大衰减。本论文利用再沉淀包覆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的掺杂绿光CdSe@ZnS的纳米颗粒G-NPs(534 nm)和掺杂红光CdSe@ZnS的纳米颗粒R-NPs(610 nm),具有窄的半峰宽(G-NPs~29 nm,R-NPs~31 nm),较小的粒径(45 nm),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射光谱与荧光衰减研究了量子点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该方法保留了量子点原来的性质,基于其优良的光学性质,对人类肝细胞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了荧光标记,从共聚焦成像实验结果看出,纳米颗粒得到了良好的吞噬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施兢业  刘俊  陆龚琪 《光学技术》2017,43(2):162-165
对于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自动检测系统,图像去噪是非常关键的。针对传统的小波硬、软阈值函数在去噪时存在的不足,在传统小波硬、软阈值函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的阈值函数克服了硬阈值函数不连续的缺陷,改善了软阈值函数具有恒定偏差的不足,并引入了两个变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还使用了一种新的分层阈值选择函数代替统一阈值方法,以改善实际应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在视觉效果、峰值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硬、软阈值去噪方法;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可以运用到红外图像自动检测系统中,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施兢业  刘俊 《光学技术》2017,43(4):381-384
为实现电力设备红外图像中目标设备图像的分割,对传统区域生长法需要人工选择初始种子点,以及易产生过分割与欠分割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将红外图像中邻域均值最大的像素点作为种子点,实现种子点的自动选取。提出了使用Sobel算子计算梯度幅值作为附加限定条件的生长准则。改进的区域生长法的分割效果比传统的区域生长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0.
制备了1个芳酰腙化合物:N'-(3-溴-5-氯-2-羟基苯亚甲基)-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酰肼(H2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H2L与甲基麦芽酚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1个甲基麦芽酚配位的氧钒(Ⅴ)配合物[VO(mat)L]·MeO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认了H2L和配合物的结构。通过对C2C12肌细胞的胰岛素模拟实验,表明该配合物能显著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其细胞毒性仅为0.07 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