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化学   28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1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合成了富勒烯的电子模型物-丙烯到甲酯联吡啶二羰基合钼的2个几何异构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2.
Neonatal rats have taken in lea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ir parturition to their weaning, from the milk of dams fed with water containing 0.2% lead acetate solutions. The alterations in the temporal response propertie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dult rats (90 days) following the lead exposure at their developing stage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lead exposure in neonatal rats causes decreases in the optimal temporal frequency, bandwidth at half amplitude,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response phase of th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dult rats. Compared with the sustained cells, the transient cells have a much greater alteration in temporal respons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3.
聚四氟乙烯微胞孔膜的结构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多种方法制备了聚四氟乙烯微胞孔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能谱及鼓泡测孔径法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聚合,乙烯-四氟乙烯枝沉淀于基体膜上的方法能可控地获得良好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带保护基的牛胰岛素A链氨端九肽酯■和相应的九肽酰肼■与九肽酸■的合成.苄氧羰基甘氨酰-异亮氨酰-缬氨酰-γ-叔丁酯谷氨酸乙酯(III)分别由已知的苄氧羰基缬氨酰-γ-叔丁酯谷氨酸乙酯经催化氢解法脱去N-保护基后与苄氧羰基甘氨酰-异亮氨酰肼(VIII)按迭氮化合物法缩合,以及由已知的苄氧羰基甘氨酰-异亮氨酰-缬氨酸(VIII)与γ-叔丁酯谷氨酸乙酯按碳二亚胺法合成.III经肼解或皂化分别得四肽酰肼■和四肽酸■.苄氧羰基谷氨酰胺酰-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丙氨酰-O-乙酰丝氨酸甲酯(V)分别由已知的苄氧羰基-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丙氨酰-丝氨酸甲酯XII_a或苄氧羰基-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丙氨酰-O-乙酰基丝氨酸甲酯XII以溴化氢-乙酸脱去N-保护基后与苄氧羰基谷氨酰胺对硝基苯酯(XIII)按活化酯法缩合而得.如以溴化氢-三氟乙酸脱去XIIa的N-保护基后与XIII按活化酯法缩合则得Va,合成Va的另一方法是将已知的苄氧羰基谷氨酰胺酰-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肼XIV通过迭氮化物法与丙氨酰-丝氨酸甲酯(X)缩合而得.五肽V经溴化氢-乙酸脱去N-保护基后与四肽酰肼IV或四肽酸IV_a分别通过迭氮化物法和碳二亚胺法缩合得到同一的九肽甲酯(I).化合物I用三氟乙酸脱去叔丁酯后肼解得九肽肼(II).化合物I经皂化得相应的九肽酸IIa.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钼硫原子簇新化合物(NH_4)_4[Mo_3(NO)_4S_(13)]·3H_2O,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C_i~1—P_1~-,晶胞参数:a=9.535(2)A,b=9.740(2)A,C=15.795(4)A,a=89.85(2)°,β=91.80(2)°,r=99.37(1)°,V=1446.6A~3,Z=2.1903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75,R_ω=0.074.此化合物中硫和钼的结合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中心两个硫原子分别和三个钼成键,构成三角双锥.除了过硫配位基S_2~(-2)外,还有三个硫原子组成的多硫链.钼原子的配位数为7,采用稍有畸变的五角双锥构型.和钼配位的三个NO基,Mo—N—O是直线型的;和多硫链结合的NO基,S—N—O是弯曲型的。  相似文献   
1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半制备分离[T(4-MOP)PS4]卟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新水溶性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4]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条件。采用Shimpack PREP-ODS半制备色谱柱,用含有10mmol/L四乙基碘化铵的乙腈-水(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流速18mL/min,于418nm波长下检测。[T(4-MOP)PS4]与合成中生成的杂质组分完全分离。经此制备的卟啉纯度高,已成功地应用于自来水样中微量钴、锌、铜离子的HPLC测定中。  相似文献   
17.
硫代钼酸钼与半胱氨酸铜盐或蛋氨酸铜盐反应产物,经吡啶重结晶,都得到以吡啶为配体的钼锢硫原子簇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h)~6—C2/C。晶胞参数:α=14.084(3),b=12.683(6),c=14.081(3),β=97.24(2)°,V=2495.1,Z=4。1170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79。Cu—Mo—Cu在二重轴上成一直线。Mo与两个Cu原子通过两个硫桥相连,四个吡啶通过N原子与Cu配位,Mo处于四个硫原子形成的四面体中,Cu处于S,N形成的畸变的四面体中,Mo—Cu平均距离为2.655。本文还对硫代钼酸铵与氨基酸铜盐的反应机理,以及铜钼对抗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2-HBR负载树脂分离富集金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2-羟基苄叉罗丹宁(2-HBR)负载树脂对金的吸附性能及用AAS吸附金的酸效应、吸附动力学、吸附机理、吸附热力学、动态试验等。  相似文献   
19.
探讨适用于重金属分析的土壤样品处理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Cu,Mn,Ni,Pb和Zn 5种元素的含量,对电热板、微波和水浴3种消解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样品预处理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分析检测要求。其中,电热板法样品消解较彻底,Cu和Pb的测定结果准确,但试剂、时间和人力消耗多,且为敞开式消解,高温及产生的大量酸雾危害环境与健康;微波法为密闭式消解,样品和试剂用量少,耗时短,自动化程度高,消解彻底,安全环保,Mn的测定结果准确,但成本高,不适于大批量样品分析;水浴法为半封闭式消解,简单易行,Ni和Zn的测定结果准确,但消解剂中不含氢氟酸,不适于含有大量硅酸盐样品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吴伟  贺全国  陈洪  汤建新  聂立波 《化学学报》2007,65(13):1273-1279
超声条件下, 在乙醇分散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功能化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和四氯合金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柠檬酸钠, 成功地制备了磁性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吸收可见光谱(UV-Vis)、带有电子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XPS)、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方法, 对复合粒子的形态、结构、组成以及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粒径在30 nm左右, 室温下磁化强度可达63 em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