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化学   514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118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52篇
物理学   4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聚合膜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结构,发光机理,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同时对发展方向也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2.
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效、简便、快速测定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在医学上尤其是对新生儿的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细菌抑制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质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酶/比色法以及酶电极法等。  相似文献   
23.
根据x射线、电镜、DSC和凝胶分数的测试结果,讨论了多官能团单体结构对低密度聚乙烯聚集态结构的影响以及结晶度与辐射交联(或剂量)的关系。发现由于单体的存在导致低密度聚乙烯结晶度增加而结晶尺寸变小(即结晶成核效应);成核效应越大,增强辐射交联的效果也越大。添加具有高结晶成核作用的单体有利于低密度聚乙烯的辐射交联,同时也加速其结晶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二氯甲烷溶剂中咪唑(Im)与氯代(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铁(Ⅲ)[Fe(p-X)TPPCl,X=Cl,H,CH3,OCH3]的轴向配位反应(1)进行了研究.用光谱法测得了反应(1)的平衡常数,并对反应物和产Fe(p-X)TPPCl+2Im⇔[Fe(p-X)TPPIm2]+Cl-物的电子光谱、FeHTPPCl和[FeHTPPIm2]+Cl-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和穆斯堡尔谱进行了测量.研究了取代基效应和轴向配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金属载体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Fe-Cr-Al-Y金属载体为研究对象,用氧化-磷化和溶胶-凝胶技术在金属载体表面形成活性γ-Al2O3涂层,实验确定了合适的磷化温度和磷化时间、溶胶中γ-Al2O3浓度和升温机制,结果证明预先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磷化膜,有助于提高活性组分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力,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涂层.  相似文献   
26.
用磷化和溶胶-凝胶技术在Fe-Cr-Al-Y合金材料表面制备活性γ-Al2O3涂层, 实验确定了合适的磷化温度、磷化时间和涂覆溶胶中Al2O3浓度; 分析了涂覆溶胶中添加剂ST(自制)含量及涂覆次数对活性涂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 结果证明 预先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以及添加含量不超过0.03%的无机组分ST均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涂层.  相似文献   
27.
ICP—AES间接法连续测定混合物中的氯和碘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Cl和I^-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Ag^+使Cl^-和I^-分别以AgCl和AgI沉淀后,用ICP-AES测定剩余的Ag^+,然后用NH3.H2O溶解AgCl沉淀,测定溶解液中的Ag^+,间接得到Cl^-的含量,以差减法求得I^-量,实现Cl^-和I^_的间接法连续测定。本文探讨了有关的化学条件和光谱测定条件,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考察-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的精密度,检出限和试样中加入  相似文献   
28.
使用BeckmannDU-8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以氯合四-间三甲苯基卟啉铁(Ⅲ)(FeTMPCl)为催化剂,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咪唑(I_m)、2-甲基咪唑(MeI_m)、2-乙基-4-甲基咪唑(EMI_m)为轴向配体,催化β-胡萝卜素(β-cte)氧化分解为维生素A的动力学规律,提出了反应机理,研究了温度、催化剂浓度、氧化剂浓度及轴向配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用Gauss-Newton-Marquardt方法求得各基元反应的有关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9.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与原子光谱检测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分析方法从离线/手动操作向在线/自动操作方向转化。流动注射(FI)作为非均匀和非平衡状态下的溶液处理和微量进样技术,是实现上述转化的有力工具。FI可与不同的分离富集和检测手段结合,具有很强适应性和实用性。在众多联用技术中,FI—在线分离富集与原子光谱检测联用技术特别受到分析化学界的青睐。这种联用不仅可以克服常规离线操作费时、污染环境和试样/试剂消耗大的缺点,而且可大大提高分析效率,显著改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进行多种成分同时检测(对ICP—AES,DCP—AES  相似文献   
30.
茶叶中痕量硒的催化极谱法测定陈安民,丽蓉(绵阳农业专科学校中心实验室,绵阳621000)关键词:催化极谱法,痕量硒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茶乃是一种很理想的富硒食品。在我国以陕西紫阳县及湖北恩施两地出产的茶叶含硒最高(平均0.7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