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1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87篇
物理学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本文在熵损失函数下获得一类广义指数分布刻度参数的贝叶斯估计,并构造了相应的经验贝叶斯估计.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所提出的经验贝叶斯估计的渐近最优性并获得了其收敛速度.最后,给出一个有关本文主要结果的例子.  相似文献   
342.
用宫颈癌细胞Hela表面高表达G25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G250修饰非病毒基因载体, 获得肿瘤靶向基因载体. 通过注射G250杂交瘤细胞于小鼠腹腔, 制备富含G250mAb的腹水, 用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和Protein A Agarose分离纯化, 获得高纯度的G250mAb. 通过二硫键将PEI与G250mAb偶联, 得到修饰的基因载体G250mAb-PEI, 研究其转基因靶向性. 结果表明, G250mAb-PEI对Hela细胞的基因转染具有显著的靶向性, 对Hela细胞的转基因效率是肝癌细胞HepG2(G250阴性)的2倍; 而对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基因转染效率比Hela低近20倍, G250mAb修饰与否对SMC没有靶向性; 对3T3细胞的毒性显著低于未修饰的PEI, 表明G250mAb-PEI是一种高效、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43.
采用气相色谱法跟踪测定了β-蒎烯氧化反应中主产物诺蒎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SE-30/Chromosorb W/AW(0.25~0.175 mm)的色谱柱上,诺蒎酸与副产物之间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并且在峰形对称性和出峰时间上,SE-30柱也具有优势;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5.0~60.0 g·L-1之间,检出限(S/N=3)为3.5 g·L-1;对同一试样的5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该方法的标准加入回收率达90%~98%.  相似文献   
344.
夏开文  余裕超  王帅  吴帮标  徐颖  蔡英鹏 《爆炸与冲击》2021,41(4):041403-1-041403-12
巴西圆盘实验是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推荐的测量岩石静态拉伸强度的方法之一,也是该学会推荐的唯一测量岩石动态拉伸强度的方法。但是巴西圆盘实验得到的静态或者动态拉伸强度往往较真实值偏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所谓的过载现象,而且其相应的过载效应在动态巴西圆盘测试中尤为明显。为探究岩石材料动态劈裂拉伸强度的过载效应机理及其率相关性,利用SHPB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加载率条件下的动态巴西圆盘实验,对岩石材料劈裂拉伸强度的过载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颗粒流程序进行了相关实验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圆盘破裂的微观过程。结果表明:(1)动态巴西圆盘实验得到的岩石拉伸强度存在明显的过载现象,圆盘试样拉伸强度的过载比随加载率增加呈对数形式增加;(2)依据动态拉伸强度实验结果对模型参数引入率相关性后,模拟观察到的过载效应更加贴近实验观测。这些结果表明巴西圆盘实验中拉伸强度的过载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机理与试样的圆盘构型以及测试方法有关。结合实验和数值结果,解释了巴西圆盘实验的过载机理,证明了动态巴西圆盘实验修正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方案,以获取岩石材料的真实动态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345.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HaC4A)配体合成了三个同构化合物[Ln^Ⅲ6(μ4-O)2(C4A)2(N03)2(HCOO)2-(CH30)2(DMF)4(CH30H)4](Ln=Gd(1),Tb(2),Dy(3)),并对其晶体结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结构中,两个尾对尾的杯芳烃分子和一个夹在中间的稀土八面体构成一个六核的三明治型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通过超分子堆积形成化合物的三维结构.磁性和荧光测试表明,含镝化合物表现为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单分子磁体.  相似文献   
346.
采用双阳极电化学氢化物发生与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测定土壤中的锑含量,其中氢化物发生通过以纯铅为阴极,2根钛丝作阳极的双阳极电解池实现.对电解池工作条件及原子荧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佳工作条件为以0.5 mol·L-1硫酸作电解液,流速2.0 mL·min-1,阴极电解电流密度0.5 A·cm-2.同时以去离子水为进样载流,流速设定为1.5 mL· min-1,六通阀进样100 μL得到方法检出限为0.91 μg· L-1 (S/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8% (50 μg·L-1,n=11);线性范围为1 ~300 μg·L-1.  相似文献   
347.
结论 把圆x^2+y^2=a^2按b/a压缩成椭圆x^2/a^2+y^2/b^2=1,.则可得椭圆的面积S=nab.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48.
杨卫明  刘海顺  敦超超  赵玉成  窦林名 《物理学报》2012,61(10):106802-106802
晶粒尺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Fe基纳米晶合金的磁学性能,其随退火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是纳米晶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研究了初始晶化温度与二次晶化温度之间退火1 h Fe基纳米晶合金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利用提出的模型分析了该温度范围内Fe基纳米晶合金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的物理机制. 研究发现,在初始晶化温度与二次晶化温度之间等时退火,当退火温度约为Fe基纳米晶合金熔点的0.6倍时其晶粒尺寸最小.在研究的温度区间内,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得小晶粒尺寸纳米晶合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9.
齐行超 《数学通讯》2001,(17):35-36
题 1 5 函数f(x) =11 a·2 bx的定义域为R ,且limn→∞ f(-n) =0 (n∈N) .1 )求证 :a >0 ,b <0 .2 )若 f(1 ) =45 且f(x) 在 [0 ,1 ]上的最小值为 12 ,求证 :f(1 ) f(2 ) … f(n) >n 12 n 1- 12 (n∈N) .证  1 )∵ f(x) 的定义域为R ,∴ 1 a·2 bx≠ 0恒成立 ,即a≠ - 2 -bx,而 - 2 -bx<0 ,∴a≥ 0 ,若a =0 ,则f(x) =1与limn→∞ f(-n) =0矛盾 ,故a >0 .limn→∞ f(-n) =limn→∞11 a·2 -bn=1    (0 <2 -b<1 ) ,11 a  (2 -b=1 ) ,0    (2 -b>1 ) .∴ …  相似文献   
350.
刁盂超 《化学教育》1985,6(6):32-32
初中学生在观察用排气集气法收集氧气、氢气时,由于待收集的气体是无色透明的,无法观察排气集气的过程,也无法直接观察是否集满。本实验以烟充人集气瓶进行排烟集气,可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排气集气的过程,并理解其原理。一、步骤 1.收集烟将燃烧着的纸塞至瓶口处,燃烧较旺时捂住瓶口使火熄灭,取出未燃烧的纸。如果天气冷,为避免瓶壁出现水雾影响观察效果,可在集气瓶里插入一漏斗(如图),在倒置的漏斗底点燃纸。其它操作同前。 2.排烟集气过程收集气体时,要求制取该气体的反应速度适中,同时视气体的密度不同可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烟法,不要将毛玻璃片取下,留一导气管恰好插入的缝隙以防烟逸出集气瓶过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