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0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采用二氧化硅、过渡金属盐和沸石作添加物与硅橡胶共混,测定其共混膜的氧氮透气性。二氧化硅作为填料,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膜的渗透系数降低,且其粒度的大小对气体分子的扩散起重要作用。过渡金属盐使硅橡胶膜的渗透系数稍有增加,但对透气比无作用。不同孔径沸石的添加,明显改变共混膜的氧氮迭择透气性,提出了沸石的分子筛作用。  相似文献   
52.
选用硼酸三丁酯为硼化剂,利用格氏试剂法制备了2,6-二甲基苯硼酸,考察了温度、硼化试剂和反应物配比对产率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的合成条件:先由0.1mol2,6-二甲基溴苯与0.12mol镁在43℃反应1.5h制得格氏试剂(产率98.2%),然后与0.2mol硼酸三丁酯在-10℃下发生亲核取代,2h快速升温至20℃,经酸性水解得产品,分离后总产率由有机锂法的51%提高到72.2%,且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并对产品进行了核磁共振、质谱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53.
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酸异戊酯是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近似生梨和香蕉香甜气。天然品存在于椰子油、可可豆、苹果、香蕉、葡萄、草莓等中,是我国GB2760-8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以配制香蕉、菠萝、杏、樱桃和杂锦水果等型香精;也可用作提取天然香料的溶剂、乙酸纤维素的溶剂及增塑剂。通常它是在硫酸催化下由丁酸和异戊醉酯化反应而得[1,2],反应时间长,副反应多,对设备腐蚀严重,废水排放量大,后处理工艺复杂。为此,本实验选用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作为催化剂进行某些酸与异戊醇的酯化反应。 …  相似文献   
54.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汝琪  林进 《有机化学》2000,20(3):407-409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胺为催化剂合成了己二酸二乙酯,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酯化率优良。  相似文献   
55.
The signless Laplacian spread of a graph is defined to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rgest eigenvalue and the smallest eigenvalue of its signless Laplacian matrix. In this paper, we determine the first to llth largest signless Laplacian spectral radii in the class of bicyclic graphs with n vertices. Moreover, the unique bicyclic graph with the largest or the second largest signless Laplacian spread among the class of connected bicyclic graphs of order n is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6.
两个单桥连的双环戊二烯(C5Me4H)E(C5Me4H)(E=C6H4,(C6H42)分别与Re2(CO)10在均三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了2个双核配合物(E)[(η5-C5Me4)Re(CO)3]2(E=C6H41),(C6H4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配合物1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对2个配合物在芳香族化合物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7.
检测实验室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依据该体系有序运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并事前预防的机制,以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这个机制就是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简称"内审")。内审工作的水平体现了实验室内部管理的能力。作为一种内部管理机制,内审对实验室日常运作的顺利进行及质量安全的保证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内审工作,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验室内审工  相似文献   
58.
为了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过程中受灾点服务差异化需求的问题,建立了应急储备设施点的多级备用覆盖选址决策模型,即一个需求点由多个应急设施提供不同质量水平的服务,并考虑设施繁忙状态下由其他设施点提供服务的状况,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首次通过设计分段的染色体编码方式改进NSGA-II算法提升运算效率以更好地解决多目标选址决策问题,将改进方法下得到的Pareto解分布与NSGA-II算法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设施点的部署策略得到不同的空间布局方案。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改进NSGA-II算法在解决设施点多目标选址决策问题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用诱导效应指数讨论烷基在气相有机化合物中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钢  周玲妹 《大学化学》1995,10(5):44-46
应用诱导效应指数讨论了烷基的诱导效应方向,解释了低级脂肪醇在气相中酸性、碱性强弱次序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
中子是一种基本粒子.从1932年发现中子以来,对中子的基本性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来,由于高通量反应堆及其他强中子源的出现,冷中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中子基本性质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例如,超冷中子贮存技术的成功,为实验测量中子电偶极矩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从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以后,朗道等人又提出了宇称(P)、电荷(C)的联合守恒定理(即CP守恒),从而保证了宇称、电荷和时间(T)的联合守恒(CPT守恒).可是1964年克利斯坦森等所作的精密实验表明:当寿命约为10-8sec的中性KL0介子衰变成为两个介子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