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3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建立了电堆积在线扫集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和槐定碱的新方法.考察了pH值、磷酸二氢钠浓度、CTAB浓度、电压、有机溶剂和进样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以20mmol/L磷酸二氢钠-0.8 mmol/L CTAB-100mmol/L Tris(含10%异丙醇,pH 8.9)为缓冲液,在进样电压-1...  相似文献   
132.
建立了在线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Sweeping-MEKC)测定金感胶囊中的绿原酸、脱水穿心莲内酯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新方法.考察了pH值、四硼酸钠浓度、硼酸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电压、有机溶剂和进样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12 mmol/L四硼酸钠-50 mmol/L硼酸-50 mmol/L SDS...  相似文献   
133.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负载铂二二氧化钌纳米颗粒的液相化学还原法.以Nafion为固定剂,将Pt-RuO2/MWNTs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备了一种无酶型葡萄糖传感器.实验表明: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葡萄糖响应电流明显,并且受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干扰小.本实验采用安培法测定葡萄糖,线性范围为2 0×10 3~1.0×10-2 mol/L(R~0.9965);灵敏度为119.26 μA cm-2(mmol/L)-1;检出限为1.25×10 -5 mol/L(信噪比为3);响应时间为4.8 s.PtRuO2/MWNTs修饰电极可作为性能良好的无酶型葡萄糖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4.
在卤素离子存在下,考察了富马酸酮替芬-Ru(bpy)32+体系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Br-对富马酸酮替芬-Ru(bpy)32+体系在金电极上发光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和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富马酸酮替芬检测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富马酸酮替芬在1.0×10-4~1.0×10-7mol/L浓度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counts)=1.73×108c+188.15(R2=0.9989),检出限(S/N=3)为4.29×10-8mol/L,连续平行测定富马酸酮替芬溶液(1×10-5mol/L)6次,发光强度的RSD为4.7%。回收率在99.5%~105.0%之间,RSD为2.3%(n=5)。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采用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Sweeping-MEKC)分离测定急支糖浆中的阿魏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0μm,有效柱长36cm),环境温度25℃,缓冲体系为20mmol/L NaH2PO4+8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12.5%乙腈(V/V)(pH=2.2),紫外检测波长225nm,运行分离电压-20kV,进样时间60s,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优化条件下,阿魏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均在15min内出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检出限分别为109.95μg/L、88.48μg/L和15.96μg/L。  相似文献   
136.
论述了国外基于微波上倍频、激光下变频、THz时域光谱三种典型太赫兹波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缩比测试系统的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采用固态器件、基于微波上倍频技术集成研制了宽带太赫兹低频端目标RCS测量系统,采用基于扫频的时域法RCS测量技术和小角度旋转目标雷达合成孔径(ISAR)成像方法对小目标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测量,获取了目标RCS和二维散射成像信息。  相似文献   
137.
建立了电堆积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测定中药虎杖中的大黄素、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新方法.对各种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研究,确立了中药虎杖中3种有效成分的最佳电堆积和分离条件,以甲醇为非水介质,30mmol/L NaAc-4 mmol/L NaOH-2 mmol/L CTAB溶液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为-25 kV,在220 nm波长下紫外检测.该法已应用于中药虎杖中大黄素、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同时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38.
胶束扫集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止咳露中的麻黄碱和可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胶束扫集毛细管电泳, 建立了快速测定止咳露中麻黄碱和可待因含量的方法, 并通过日间实验、柱间实验等对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胶束扫集电动色谱缓冲体系含60 mmol/L 十二烷基磺酸钠, 10 mmol/L NaH2PO4 (pH 2.20), 18%乙腈(V/V), 分离电压-14 kV, 测量波长200 nm. 讨论了pH、 SDS浓度、样品溶剂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优化条件下, 麻黄碱和可待因均在5 min内出峰, 方法检出限(μg/mL)、线性范围(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 麻黄碱 0.433、 1.73~27.7、 0.9997, 可待因0.833、 3.33~50.3、 0.9996, 回收率在96.7%~103.5%之间. 峰面积日内RSD≤4.2% (n=5), 日间RSD≤8.0% (n=5), 柱间实验RSD≤2.3% (n=3).  相似文献   
139.
联吡啶钌体系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克林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测定盐酸克林霉素的方法,并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致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硼酸(pH 8.0)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0 mV/s时,ECL的峰高与盐酸克林霉素浓度在1.0×10-5 ~1.0×10-4 mol/L和1.0×10-7 ~8.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counts)=465.00×105c-133.80(r=0.996 8)和I(counts)=20.333×106c+100.25(r=0.995 9).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7 mol/L(S/N=3).连续测定2.0×10-5 mol/L的盐酸克林霉素溶液10次,发光强度值的RSD为1.74%.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3% ~102%.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0.
关于“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的实验,《物理实验》杂志已登载过几篇文章,但都未对实验中测量电流表内阻所采用的“并联半值法”进行分析。我们利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实验室的条件,对这个实验,分别采用并联半值法、替代法对量程为5mA的电流表进行了测试比较,并做了一些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