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181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CNx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用一对石墨溅射靶,以N  相似文献   
82.
徐泽辉  房鼎业 《化学进展》2007,19(9):1413-1418
由于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水源的污染,它作为汽油添加剂的应用受到环保限制,并对其生产和应用前景带来消极影响。MTBE经裂解、二聚和加氢生产异辛烷成为国外现有MTBE装置转产的主要途径。本文对异丁烯二聚催化剂、反应活性位、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试图解释在异丁烯二聚时,加入的叔丁醇对二聚反应选择性提高的作用机理,为今后二聚反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煤焦部分气化、燃烧集成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热天平上进行了煤焦部分气化、燃烧的实验研究。所得到的三种不同煤焦 (神木、彬县、西山 )在不同温度 ,不同气化碳转化率下的部分气化 ,燃烧失重曲线表明 :煤种、气化碳转化率对燃烧失重均有影响。气化碳转化率越高 ,所得到的焦燃烧速率越小。同时从实验中得到 :正确选择气化碳转化率在进行部分气化、燃烧集成优化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4.
在加压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上对霍林河褐煤焦(HLH)、神木烟煤焦(SM)和晋城无烟煤焦(JC)与水蒸气/氢气混合气的加压气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对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大小分别随氢气分压、总压和煤阶的提高而增强,而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减弱;有氢气存在和无氢气存在时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都能用相同的动力学模型描述,有氢气存在时煤焦水蒸气气化的最终碳转化率低于纯水蒸气气化的最终碳转化率;氢气对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的抑制机理与氢气的分压范围有关,当氢气分压很低时,氢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氢气离解生成的氢原子占据煤焦表面活性位所致,而当氢气分压很高时,氢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氧交换反应的逆反应加强所致。  相似文献   
85.
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的冲量值分别为121.1~142.0、142.0~214.3、247.8~322.6和322.6~579.8kPams。  相似文献   
86.
吴仍茂  屠大维  黄志华  赵其杰 《光子学报》2014,38(11):2904-2908
从汽车前照近光灯GB4599-94标准出发,提出了一种LED近光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侧发光型LED为光源,以抛物面作为反射器设计的基础面,根据GB4599-94对近光灯的配光要求在ReflectorCAD中划分基础面,并合理调整各子面的面型数据,使光源经各子面反射后在配光屏上的光照分布满足配光要求.结果表明:采用400 lm侧发光LED和恰当的光学照明系统能完全满足GB4599-94标准对汽车前照近光灯光照分布的要求.限于400 lm侧发光LED尚未商品化,采用40.5 lm侧发光LED,通过10组LED-反射器模块叠加逼近此配光方案.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一含临界指数的p(x)-Laplace方程的Dirichlet边值问题,运用推广的集中紧致性原理,并结合山路引理得到了该问题非平凡弱解的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88.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doped Zn O bulks and nanotub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optical parameters of Zn O bulks are isotropic(especially in the high frequency region), while Zn O nanotubes exhibit anisotropic optical properties. N doping results show that Zn O bulks and nanotubes present more obvious anisotropies in the low-frequency region. Thereinto, the optical parameters of N-doped Zn O bulks along the [100] direction are greater than those along the [001] direction, while for N-doped nanotubes, the variable quantities of optical parameters along the [100] direction are less than those along the[001] direction. In addition, refractive index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dielectric constants,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Zn O bulks and nanotubes each contain an obvious spectral band in the deep ultraviolet(UV)(100 nm~ 300 nm). For each of N-doped Zn O bulks and nanotubes, a spectral peak appears in the UV and visible light region, showing that N doping can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 O.  相似文献   
89.
利用自制的铜基球形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中对模拟含氧煤层气进行了流化床催化燃烧脱氧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床层温度、催化剂粒径、空速对脱氧效率和CO2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床层温度使催化剂活性增强,进而提高催化脱氧效率。床层温度在450 ℃以上,脱氧效率可稳定保持在95%以上。较小的催化剂粒径降低了内扩散阻力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提高催化反应的CO2选择性。床层温度在450 ℃以下时,降低空速可提高氧气转化率,但温度高于450 ℃时,脱氧反应速率加快,空速变化对脱氧效率影响不明显。此外,通过调节CH4/Air比例模拟不同含氧量的煤层气,考察流化床反应器及催化剂对含氧煤层气中O2浓度变化的适应性。模拟含氧煤层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在5%~15%,该催化剂均表现出高的脱氧活性和选择性,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低于0.2%,CO2选择性高于98%。  相似文献   
90.
半焦的多循环气化活性及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工业流化床气化条件下多循环过程中半焦的气化活性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在快速反应固定床装置上,对三种不同煤阶的半焦进行了模拟多循环气化.通过残焦质量计算得到了循环次数对半焦碳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孔隙分析仪和XRD分析仪考察了半焦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低阶霍林河褐煤半焦的转化率增加,而神木烟煤和晋城无烟煤半焦的转化率降低.多循环过程中"冷淬"效应的存在使得半焦的BET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随循环次数呈"山形"趋势变化,而石墨化结构与转化率的变化趋势一致,是决定碳转化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