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核辐照对丹参粉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剂量核辐照的丹参粉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了它们红外光谱的异同。丹参粉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蔗糖、葡萄糖及含C=O的各种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低辐照剂量(不高于12kGy)处理的丹参粉的组成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几乎未发生变化;较高辐照剂量(等于或大于15kGy)处理的丹参粉的部分药用有效成分(丹酚酸、丹参素、丹参酮ⅡA 3种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已经发生了变化。表明采用适当剂量(不高于12kGy)的~(60)Coγ射线核辐照杀灭丹参粉中污染微生物和各种寄生虫卵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32.
刘萤  张蓉  崔凤云  韩深 《色谱》2018,36(6):541-546
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水果和肉中肉桂醛残留量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试样用乙酸乙酯溶液均质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炭黑(GCB)、C18固相吸附剂净化,在电子轰击电离(EI)源、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肉桂醛在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水果和鲜肉中肉桂醛的定量限分别为0.5 mg/kg和1.0 m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肉桂醛的加标回收率为81.9%~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8.6%。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水果和鲜肉中肉桂醛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3.
三聚氰胺结石与疑似三聚氰胺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三聚氰胺、尿酸、三聚氰胺结石和疑似三聚氰胺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根据它们的特征峰位、峰形的特点和三聚氰胺、尿酸、草酸钙的标准红外光谱比较, 推出三聚氰胺结石由尿酸、尿酸胺、草酸钙和三聚氰胺形成的混合性结石。疑似三聚氰胺结石是草酸钙结石。因此, 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为医学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微波加热法快速制备纳米银及其SERS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司民真  方炎  董刚  张鹏翔 《光子学报》2008,37(5):1034-1037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银及柠檬酸三钠混合后,用微波加热法根据加热时间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制备出了5个纳米银溶胶样品.用电泳仪、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这5个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加热时间短时,纳米银表面带正电,加热时间长时纳米银表面带负电,且加热时间长时吸收峰红移,纳米银尺寸增大.为测试该纳米银溶胶是否具有表面增强喇曼散射 (SERS)活性,选用了阳离子型分子碱性品红(Fuchsine basic )、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阴离子型分子苯甲酸(Benzoic acid),中性分子丫啶橙(Alcidine orange)、苏丹红(Sudan red)作为其SERS活性的测试分子,进行SERS研究.结果发现,所制备的纳米银除样品5对苏丹红分子无增强效应外,其余样品对所选分子都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5.
三维形貌测量的扫描相移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物体三维形貌测量中常用的光切法的主要优点是易于实现扫描测量大型物体表面,缺点是光刀中心位置难以精确确定;相移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用较宽的光栅提高测量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具有测量速度快和较好的抗静态噪声的能力,缺点是当待测范围较大时,采集图像的像差较大,不利于大型物面的测量.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出了一种扫描相移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长形大物面的形貌检测,而且又大大地减少了图像采集系统畸变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6.
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3种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对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Stoke位移都较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在丙酮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进行了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光致变色性能和较大的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137.
张蓉  肖尚友  徐红梅  黄锐  夏之宁 《分析化学》2006,34(10):1384-1388
研究了以麦芽糖为选择剂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方法。以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对映体的分离和定量测定为实例,考察了分离条件,在40%(m/m)麦芽糖、8.0×10-2mol/L磷酸盐运行缓冲液(pH5.0)中,分离电压20kV时,西酞普兰对映体分离度达2.3。测定S-( )-西酞普兰中R-(-)异构体的含量,在0.05~4.00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西酞普兰与S-( )-西酞普兰的检出限分别为0.0453g/L和0·0473g/L,线性相关系数均>0.9978。以荧光光谱法对西酞普兰与麦芽糖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并较系统地对拆分机理进行了研究。证明麦芽糖的手性识别能力与其浓度有关,当麦芽糖达到一定浓度后将形成聚集体,而麦芽糖的拆分作用就主要体现在其聚集体疏水空腔的立体作用上。  相似文献   
138.
云大真  云海  雷振坤 《光子学报》2006,35(7):1080-1085
基于影栅虚云纹场的概念,提出并实现了对形貌影栅云纹法利用计算机布置影栅云纹仪各种光场,自动生成高质量全场仿真影栅云纹图,建立了一种数字仿真形貌影栅云纹法自动测量和处理一体化实验系统(全文简称为实验系统).系统特别适合于作为形貌影栅云纹法误差分析的评估系统,对光场布置不同的影栅云纹仪及其对应的相移值近似程度不一样引起的初始系统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给出减少这种系统误差应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9.
纳米银的形貌对VB_2和YDD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 VB2 和 YDDS吸附在四种不同形状和线度的纳米银上的拉曼光谱 ,纳米银的形状和线度对同一和不同吸附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叙述用于大画幅(70m m )特种电影摄影机可旋转式取景器光学系统。该取景器采用别汉棱镜,使取景器在360°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景物像始终是正立的。给出光学系统的正像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