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化学   355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115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20篇
物理学   3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模糊数运算的存在不可逆等问题,主要在于传统(正向)区间数严格限定所致.因此,提出了"反向区间数"的概念,利用该概念,能够给经典模糊分解定理、扩张原理新的表达形式.之后,分别以正(反)向区间为基础,分析模糊数的结构元表达形式,得到正(反)向区间对应结构元理论中单调增(减)函数.定义了反向区间数和反向区间数加、乘运算法则,利用结构元理论,证明了正、反向模糊数的加、乘运算解析表达式,得到了模糊方程解的判断定理.在保持传统运算法则不变的同时,对模糊数概念进行正(反)向的表述,并定义了二者的运算法则,这拓展了传统模糊数解的空间,进而解决模糊方程求解、不可逆等问题.通过算例看出,这两种表述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局部、温和及相对安全的治疗模式,在癌症精准治疗方面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光敏剂、光源以及氧气是光动力治疗的三个关键要素。首先,传统小分子光敏剂的吸收光谱大多在紫外或可见光区,且缺乏肿瘤靶向性和特异性,组织穿透深度不足且存在非特异性损伤。其次,光动力治疗效率依赖于外光源连续照射,易引发光毒性和组织损伤。另外,实体肿瘤组织处乏氧等微环境限制了光动力治疗效率。因此,提高光动力治疗效率的同时降低副作用,并实现深层组织的高效特异性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新型光动力治疗体系不断涌现,以期解决上述限制光动力治疗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从光动力治疗所需三要素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各类新型光动力治疗体系及其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4.
飞秒激光诱导硒化锌晶体表面自组织生长纳米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50 kHz高重复频率钛宝石飞秒激光聚焦到硒化锌晶体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飞秒激光辐照后晶体的表面结构。发现线偏振激光辐照的区域形成了自组织周期性纳米结构,其周期为160 nm左右,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激光的偏振方向调节纳米光栅结构的取向;当晶体相对于激光光束以10 mm/s速度移动,经激光扫描后,在晶体表面形成了长程类布拉格光栅。当飞秒激光光束为圆偏振光时,辐照区域形成均匀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95.
The title compound 3-(difluoromethyl)-1-methyl-N-((2-(trifluoromethyl)phenyl)-carbamoyl)-1 H-pyrazole-4-carboxamide(C_(14) H_(11) F_5 N_4 O_2)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1 H NMR, H RMS and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_1/n with a = 6.994(3), b = 13.860(6), c = 15.308(7) ?, β = 97.632(6)°, V = 1470.8(11) ?~3,Z = 4, the final R = 0.0692 and wR = 0.2108 for 398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Ⅰ 2σ(Ⅰ). The preliminary biological test shows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has moderate fung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Pseudomonas syringae.  相似文献   
96.
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作荧光探针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竞争反应.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 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发生猝灭, 根据Stern-Volmer方程及荧光寿命研究了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 结果表明, 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 即伊文思蓝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1.122×106 L/mol, 结合点数n=0.9935, 并确定了EB和BSA之间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当加入氨苄青霉素后, 牛血清白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恢复. 这表明氨苄青霉素与伊文思蓝对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竞争反应. 探讨了该竞争反应的相关机理, 求出了伊文思蓝与氨苄青霉素的结合常数为KEB-A=7.131×105 L/mol.  相似文献   
97.
朱卫红  王超  张霖琳  袁懋 《色谱》2023,(4):339-34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乙基黄原酸、异丙基黄原酸、正丁基黄原酸、异丁基黄原酸和戊基黄原酸等5种黄原酸的分析方法。水样经0.22μm亲水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进行分离,以氨水溶液(pH 11)-乙腈(9∶1, v/v)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通过将流动相氨水溶液的pH值增加到11,可有效抑制黄原酸色谱峰的拖尾现象,从而改善分离效果,并使丁基黄原酸同分异构体得到分离。水样保存条件确定为pH 11、4℃避光保存,在该条件下保存期限可延长至8 d。5种黄原酸在0.2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3~0.04μg/L,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2.1%和3.3%~4.1%。低、中、高加标水平(1.00、20.0、80.0μg/L)下的回收率分别为96.9%~133%、100%~107%和104%~112%,对应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3.0%、0....  相似文献   
98.
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有机溶剂的状态、装置特点和分配相的数目对液相微萃取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的操作模式,综述了基本原理、传质模型,总结了液相微萃取的影响因素和在毒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99.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分析物,联合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HG-AFS测定土壤中无机砷的分析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了样品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固液比等微波萃取条件,研究了共存离子对无机砷测定的干扰情况。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60.0μg/L,无机砷的检出限为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3%,样品回收率为93.0%~98.5%。用本法分析3个不同产地有代表性土壤中无机砷量。  相似文献   
100.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a new material, carbon atom wires (CAWs), another allotropic form of carbon based on sp hybrid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zone of inhibition, bacterial colonies and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The bacteria used in the research were Bacillus subtilis(ATCC9372), 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25923) and Proteus vulgaris(49102). A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CAWs exhibited well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bacteria tested. An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of pyrolytic carbon has been well recognized. The additional inherency of the new material against bacterial growth could be potentially utilized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