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化学   248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1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61.
描述了北京谱仪桶部簇射计数器(BanelShowerCounter)的改进升级工作,改进后的桶部簇射计数器在能量分辨和位置分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对Bhabha事例进行离线刻度后,能量分辨好于21%,E,z向位置分辨小于3cm.  相似文献   
462.
Mo对猝冷Ni-Mo骨架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猝冷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Ni-Mo-Al合金,经碱处理活化后得到猝冷Ni-Mo骨架催化剂.以ICP,N2物理吸附,XRD,H2-TPD等手段对合金及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Mo含量的增加,合金中依次出现Ni16Mo10Al74,MoAl3物相,同时NiAl3相减少,Ni2Al3相增加.Mo的存在使合金中更多的铝被抽提,减少了催化剂中残留的Ni2Al3物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容和晶粒尺寸均随Mo含量增加而减小.将催化剂用于2-乙基蒽醌加氢反应,发现Mo加快了反应速率,同时抑制了降解产物的产生.在催化剂中Mo含量达到2.47wt%时,双氧水的得率可达到100%.结合M晶粒大小、表面吸附氢状态、Mo的化学态,进一步讨论了Mo对猝冷Ni-Mo骨架催化件能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463.
宗保宁  闵恩泽  董树忠  邓景发 《化学学报》1989,47(11):1052-1055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X射线衍射(XRD)和连续微型反应器等方法研究了以骤冷法制备的Ni-P非晶态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加氢活性。结果表明, 非晶态Ni-P对于苯乙烯催化加氢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优于晶态Ni-P, 更优于Ni片, 催化剂表面不同的预处理条件, 对反应活性影响很大。XPS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预处理条件下, 非晶态Ni-P被部分氧化;随着氧化态被还原, 反应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64.
本文提出利用SPT和西文W inflows制作中文软件封面的一种新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先在SPT下生成具有TIF格式的底稿,再用图像格式转换文件,使之转换成PCX格式或BMP格式,最后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进行艺术处理,生成中文软件封面.,其次,通过对BMP图像格式文件的分析,编制一个在应用程序中显示该中文软件封面的程序.  相似文献   
465.
食品致敏原事关食品安全,其检测技术的进步对于食物过敏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免疫学检测方法相比,高分辨质谱技术(HRMS)凭借高通量等特点,近些年在食品致敏蛋白检测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该文主要综述了基于HRMS技术的致敏蛋白检测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致敏蛋白的提取纯化、酶解以及基于HRMS的分析策略和数据采集模式,同时分析了HRMS在致敏蛋白检测方面存在的挑战,以期为促进致敏蛋白检测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6.
1Introduction Theanalysisofthermalcontactproblemshasrevealeawealthofinteresting phenomena.BeginningwithJ.R.Barberin1978[1],whopointedoutthatthesolutionof suchproblemsposescertaindifficulties,andcontinuingtothisday,numerousresearchers haveturnedtheirat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